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行政管理 >> 邓小平理论 >> 正文

浅议邓小平的社会价值观


bsp;文化意识和“大同”理想追求的文化背景中演化道德评价,从而共产党人选择社会主义不是因为其生产力发展迅速,而是试图避免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社会分化,把平等甚至平均置于经济、社会发展之上。这一价值取向,使得中国共产党难以容忍过渡性形态及至社会主义社会中必然存在的某些不平等现象,从而导致建国初期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对忽视生产力的发展,加速生产关系的变革,以求尽快实现理想目标的“左”倾错误,使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严重挫折。 
    文革结束和时代主题的转换,为中国社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邓小平以其战略家的恢宏气魄和辩证思维,在历史和苏东剧变的深刻反思基础上,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历史课题。 
    与早期共产党的理论家不同,邓小平一开始就把社会主义的理想扎根于现实生活中,而不用理论来框定现实。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果断决定结束“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把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从阶级斗争为中心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移和80年代初时 “三步走”发展战略制定和实施,标志邓小平社会价值观的初步形成;十三大确立的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等社会转型全面展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框架初步形成,也标准邓小平社会价值观的正式形成并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价值;十四大前后,社会主义本质、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邓小平社会价值观已经成为规范和支配中国社会发展的走向和制度设计内在尺度。这一过程中,邓小平始终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他把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放在生产力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上,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共同富裕为目标来规范和设计社会主义制度,从而在平等与发展、公平与效率等价值序列的选择中,把发展视“硬道理”,把稳定视为社会发展的基本保障,从而确立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蓝图。 
    任何社会体制的构建都是以一定的价值观念为基底的,并由这种价值观念赋予其“合理性”意义。共产党人社会价值选择由平等向发展的转变,必然使旧的社会体制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 同时也为“市场化”为特征的社会体制的建设了提供了“合理性”的依据。因此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兴起,很大程度上取决中国共产党人社会价值观的转变,从而对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设计、构建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观念的东西是不能改变世界的,但它可以改变人,而人是可以改变世界的。”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说邓小平社会价值观为特色社会主义的构建提出了“合理性”的支撑,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构建和发展,同时也失去了邓小平理论本身的发展。 

    三、邓小平社会价值观的特点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构想,体现了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价值观。与早期社会主义思想先驱和各国共产党人的社会价值观相比,这一社会价值观都表现出鲜明的特色: 

    第一,邓小平社会价值观的精髓——实事求是、讲求实效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和邓小平价值观的精髓。实事求是内在地要求讲求实效。针对“文化大革命”的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及其产生的“假、大、空”等弊端,邓小平鲜明地提出凡事都要讲求实效,“看效果”,“拿事实来说话”。因而,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追问及由此而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如“三步走”发展战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都深刻体现着实事求是的光芒。“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是讲求实效的真实写照。 

    第二,邓小平社会价值观的目标——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共同富裕 
    建国初期,特别是社会主义初步建设和探索过程,囿于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社会发展阶段认识上的偏差,中国共产党人把应加快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要精力转向了利用革命胜利的有利形势,不断变革生产关系,大搞阶级斗争,以求尽快实现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纯洁美好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理想。没有意识到,现代化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真正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社会发展的基础之上的。 
    邓小平特色社会主义的构想,则是把实现现代化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主要目标,而不是把建立纯之又纯的社会主义作为价值目标。由此,在社会主义体制的设计和社会行为的选择上,以及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过程中,实现现代化和共同富裕成为规范共产党人一切行为的根本尺度。 

    第三,邓小平社会价值观的评价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 
    价值目标的调整、价值取向的转换,必然引起评判标准的根本性变化。在传统社会主义时期,是以姓“资”还是姓“社”为标准来评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决定取舍的基本立场是社会主义的还是资本主义的,“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这一标准制约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邓小平同志依据对社会主义的理解,深刻指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一标准的提出,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改变了我们闭关锁国的状态,为学习世界行进技术、文化和管理模式,开拓社会主义的新领域、社会发展的具体形式提供理论和实践的依据,成为新时期价值观念体系的价值标准和评判尺度。 
    总之,邓小平社会价值观是完整的观念体系,体现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和设想,指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范着21世纪乃至中国未来的社会发展方向。 

;

参考文献: 
    1、 于凤政:理想与现实之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 孙正聿:哲学修养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 
    3、 薛汉伟:制度设计与变迁,转引自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04年第1期 
   4、 薛汉伟: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到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 两课在线 

《浅议邓小平的社会价值观(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4491.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邓小平理论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