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不能容忍任何形式的懒惰
一个人的弱项恰恰是要完成任务需要克服的最大障碍。这时,我们不能再“选择性懒惰”从而“选择性逃避”
文科的不学理,理科的对文字工作避而远之,这种在学校曾存在的“偏科”现象,在企业中也有诸多表现:从事营销的对技术点不感冒,技术人员对市场不敏感。
因为职位的不同而形成的“主管的嘴下属的腿”,说的就是主管和下属各发挥强化岗位要求,致使趋势差别越来越明显,主管能出口成章,但是腿越来越懒。下属因为在话语权上的弱势,有些就慢慢懒于动脑懒于发言,只带着耳朵听命,带着腿复命了。
有些主管管理风格因简单而粗暴,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下属的长处不是视而不见,是根本不知道,也懒得去学习了解员工长处的方法,致使先进的管理方法学不到只会维持简单和粗暴。
这类现象我统一归称为“选择性懒惰”,这种“懒惰”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因为一个人一旦给自己的强项定位,就会越来越加强其强项,而使其在某方面的弱项遭到忽略,最后的结果使那项弱项成为“惰性元素”。
彼得·圣吉在他的著作《第五项修炼》中,描述了“富者愈富基模”:两个活动同时进行,表现成绩相似,但为有限的资源而竞争,开始时其中一方甲因得到稍微多点的资源而表现的较好,便占有较多的优势去争取更多的资源,无意中产生了一个“增强环路”,于是表现愈来愈好;而使另一方乙陷入资源愈来愈少,表现也愈来愈差的反方向的“增强环路”,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给甲多一份资源就相当于给乙少一份资源,一旦人们发现给甲多一份资源后,甲的工作会更加努力,效益更好,而乙会越来越弱势,最后陷入挣扎求生甚至被淘汰的结局。
这种“富者愈富基模”同样适用于人对于自身能力的分配——“强者愈强基模”,每个人身上至少存在着七种智力,即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动觉智力、交往──交流智力、自知──自省智力。这些智力表现在每个人身上各有强弱,当人们有意识地愿意加强某种能力时,他就会变得很“勤快”,自己不愿意干某类事情时,他就“懒惰”得很,甚至会滋生躲避心理,这样日久天长,形成了一个人某方面的强项,也形成了一个人某方面的弱项,这种强弱之分是在一个人主观意识下形成的,所以称之为“选择性懒惰”。
搞清楚这种心态对于我们的工作和管理很有益处,当我们选择一个岗位负责起一份工作,当我们要突破“现在的我”成长时,有些工作是可以根据个人的特长扬长避短的,但有些是根本不可能挑选,一个人的弱项恰恰是要完成任务需要克服的最大障碍。这时,我们不能再“选择性懒惰”从而“选择性逃避”——这是你的工作、你的饭碗,是赖以生存赖以养家糊口安身立命的职业专业,你不能懒,并且由不得你懒,你必须逼迫自己,激发自己某项能力的“惰性元素”,花大力气在弱项方面“选择性勤快”,完善并强化弱项,调动起“惰性”的积极性以达到完成任务的目的。
早期创业时我本讷言,在德州上一个电视节目,录制时由于结结巴巴,录了很多遍都不成功,口才是我的一个弱项。但做企业需要推销,需要给客户介绍产品,需要把创始人的梦想传输给员工,我就有意识地练习,自己亲自推销太阳能热水器400多台,最后不光我自己讲起来头头是道,并带出大批的“小黄鸣”。现在我在大学讲课,虽然比不上华洋建设集团董事局主席严介和妙语如珠的演讲,但比起曾经的“我”,已是天壤之别了。
对于管理者首先应该及时发现和纠偏自身的“选择性懒惰”,另外要把它运用到管理当中。认识到“选择性懒惰”是能够改变的,在某方面弱项的员工是可以改变的,有意识地针对员工的弱项制定培训计划,强化训练,并给予员工以“你们能行”的鼓励,从主观意识上改造员工,从而达到团队整体的能力提升。
《老板不能容忍任何形式的懒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