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法律论文 >> 刑法毕业论文 >> 正文

论劫持航空器罪及其惩治


定进行国内管辖。这首先就涉及 到刑事管辖权的问题。
  (一)刑事管辖权的确立
  1.有权行使管辖权的国家和地区
  根据三个反劫机公约的规定,以下国家或地区对劫持航空器犯罪均有管辖权:
  (1)犯罪地国。这是国际犯罪刑事管辖上最基本的原则,其理论根据乃是国家主权原则 。而何谓犯罪地国,《东京公约》曾规定“罪行在该国领土上具有后果”(第4条),换 言之,是以结果发生地国作为犯罪地国。不过,在其后的《蒙特利尔公约》中又规定, “罪行是在该国领土内发生的”(第5条)即具有刑事管辖权。这表明,《蒙特利尔公约 》取消了《东京公约》中以犯罪结果发生地国作为犯罪地国标准的做法,而采目前国际 上通行的行为发生地、结果发生地及行为影响地国作为犯罪地国。(2)航空器登记国。 《东京公约》第4条与《海牙公约》第5条均规定,如果劫持航空器的“罪行是在该国登 记的航空器内发生的”,登记国可以实施管辖权;《蒙特利尔公约》进一步指出,登记 国有权对所登记的航空器行使一贯的管辖权,无论是在飞行中还是使用过程中,也无论 飞临或降落于何地,登记国始终拥有管辖权(第4条)。(3)航空器及嫌犯降落地国。《蒙 特利尔公约》第5条规定,如发生了犯罪行为的航空器在该国降落时被指称的罪犯仍在 航空器内,则嫌疑犯降落地国有权对劫机行为实施管辖。(4)出现地国或航空器承租人 主要营业地国。《海牙公约》第4条与《蒙特利尔公约》第5条均规定,如果劫机罪行是 在租来时不带机组的航空器内发生的,而承租人的主要营业地,或如承租人没有这种营 业地,则其永久居所地,对劫机行为具有刑事管辖权。(5)普遍管辖原则。《海牙公约 》第4条第2款与《蒙特利尔公约》第5条第2款规定,凡在本国境内发现劫机犯的公约缔 约国,没有按照公约之规定将劫机犯引渡给有关国家的,同样应该采取必要措施,对劫 机犯罪行使管辖权。
  2.管辖权冲突的处理
  在劫机犯罪的管辖权发生冲突之时如何适用管辖权,更具体说,以上五种管辖地国中 的哪一国有权优先行使管辖权?这是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为此,我们不妨对以上管辖地国作为优先情况的可能性进行一一分析。首先,普遍原 则作为解决刑法空间效力的一种基本原则是基于世界主义的考虑,它的适用总是作为属 人或属地原则的补充原则适用,它具有管辖权适用上的兜底性,即只有当别的原则适用 不了时方才适用。然而,兜底性原则不宜作为管辖权的优先原则予以适用。因为讨论优 先管辖原则是决定在众多的管辖原则之中何者优先的问题,而不是当所有原则适用不了 时,何者保底的问题。尤其是当行使普遍管辖原则的国家与劫机犯罪之间并无紧密的联 系时,势必会引起劫机犯罪受害国或航空器登记国等与之有密切联系的有权管辖国家的 不满,以至于劫机事件难以和平解决。
  其次,出现地国或航空器承租人主要营业地国也不宜作为优先管辖地国。根据前述劫 机犯罪的刑事管辖权体系分析,出现地国首先排除是航空器的降落地国。那么,所谓的 出现地国就应该是指航空器所经过或者飞行中途临时降落地。而这样的出现地在一架航 空器的行使中完全可能是多个。如确定出现地国作为优先管辖国,则仍存在它们之间管 辖权的争议问题,从而仍然无法确定劫机犯罪的管辖。至于承租人主要营业地国,如发 生劫机行为,航空器承租人主要营业地可能既没有从中遭受经营上的损害,又比航空器 登记国与航空器之间的关系要弱,以之为优先适用地国,势必会引起相关国家的反对。 同时,如果承租人主要营业地国也不是犯罪地发生国时如何取证并抓捕罪犯,都成为问 题。
  再次,航空器及嫌犯降落地国。一般而言,航空器降落地国多为劫机犯罪分子所刻意 选择的结果。他们选择的根据多是某一国对劫机犯罪的打击是否严厉。被劫机犯罪分子 选中的航空器降

落地,虽然不能说是劫机者的天堂,但至少也是对劫机行为政策比较宽 松的国家。这些国家是否真正愿意对劫机犯行使管辖权,本身就是一大问题。即使有时 在形式上进行了审判,可能很快又假以政治上的理由,对劫机犯进行保护。在国际政治 关系复杂、政治气候仍然恶劣的今天,显然不宜以该原则作为优先适用原则。
  最后,关于犯罪地国。笔者以为,该原则是最不适宜作为优先管辖权的国家。什么是 犯罪行为的发生地,根据已成定论的刑法适用效力之通说,无论犯罪行为的发生地或是 犯罪结果的发生地,甚至于犯罪行为经过地(影响地),都是犯罪地。这样,当犯罪行为 、行为经过地及结果发生地均不是同一个国家或地区时,则仍然存在冲突,其中究竟哪 一个国家有权优先行使管辖权,仍不明确。如果确立犯罪地国为劫机犯罪管辖权的优先 适用国,则等于没有确立。再者,即使行为发生地、结果地及影响地均为一地,同样也 存在难以确立这“一地”究竟为何“地”的问题。譬如如果航空器在欧洲大陆上空飞行 ,而欧洲各小国林立,很容易造成对行为发生地认定上的歧义,进而徒生疑问。
  综合以上分析,笔者以为,应该赋予航空器登记国优先管辖的权利。
  第一,将航空器登记国作为优先管辖地国符合反劫机公约之旨意。《东京公约》第4条 将航空器登记国之管辖列为刑事管辖权的首项,足见公约对登记国管辖的重视,以之为 优先管辖权国是对公约精神的贯彻。
  第二,符合国际社会对于劫机犯罪刑事管辖权问题的普遍认知态度。关于航空器上的 犯罪是登记国还是降落地国享有优先管辖权,海牙会议就此展开过讨论。波兰、前苏联 与加纳的提案合并构成一项联合提案,认为航空器登记国应优先享有管辖权。加纳对该 提案理由作了简要说明,“公约(草案)确定下列国家对犯罪拥有竞合管辖权,即1.登记 国;2.机内载有犯罪人的航空器降落地国。”如果这一提案被采纳,则公约应增设如下 规定,即“对同一犯罪,管辖权发生冲突时,以航空器登记国优先享有之”。(注:张 明楷:《刑法的基础观念》,中国检察出版社1995年版,第278页。)虽然这项提案后来 遭到了否决,但是,提案提出的本身,一则表明了国际社会对管辖冲突问题的重视,再 则表明了将航空器登记国作为管辖权优先国同样为国际社会公约成员国所赞同。这在一 定程度上也为推行登记国优先管辖权提供了可行性。
  第三,登记在一国的航空器,如果在激烈的国际航空竞争中为乘客等选乘,则体现了 搭乘者对该国航空安全与法律保障的信赖,一旦发生劫机行为,搭乘者有权要求航空器 登记国履行保护义务。“如不适用航空器登记国之法律加以制裁,将与本国法律依航空 运送契约对旅客的运送及保护义务有违,并损及世人对该民航运输之信心。”而且,劫 机行为发生后,“航空器登记国本身所受损害最大,多半会对劫机犯施以其应得之刑罚 ,而不致发生因劫机犯之行为是否源于政治动机而放弃追诉,或起诉而不处罚之情形。 ”(注:郑正忠:《劫机犯罪之研究》,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329、321 页。)
  第四,航空器登记国较之其他有管辖权地国容易认定。与其他有权对劫机犯罪行使管 辖权的国家,如犯罪地国、出现地国等往往有多个的复杂情况不同,航空器登记国只能 是某一个主权国家,不可能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航空器登记国的情况。因此,以之作 为劫机犯罪的优先管辖地国容易认定,也不会发生多个具有同样情况的管辖国之间的争 议问题。
  (二)惩治规则
  《海牙公约》第7条和《蒙特利尔公约》第7条都规定:“凡在其境内发现所称案犯的 缔约国,如不将他引渡,则不论犯罪是否发生在其境内,必须毫无例外地为起诉目的, 将案件送交其主管当局,该当局应以与本国法中任何严重性质普通罪的同样方式,作出 决定。”这就是著名的“或起诉或引渡”原则。它要求各缔约国如果不把其在领土内发 现的被指称的罪犯引渡给有关国家,就必须将案件交给主管当局起诉,而且该当局必须 “以与本国法中任何严重性质普通罪的同样方式”作出处理。这样规定的主要意图是“ 不受这种罪行的任何政治方面的影响”,防止任何危害国际航空的犯罪分子漏网。
  航空器登记国或其他拥有管辖权的国家如果要行使对劫机犯罪的管辖权,当劫机犯在 其境内时,不存在疑问。当劫机犯在境外时,就必须根据国际法上的引渡程序,将劫机 犯引渡至本国领域,以便行使刑事管辖权。在引渡程序进行中,因为涉及请求国与被请 求国,甚至多国之间司法管辖权的问题,并且引渡本身又是国家或国际

论劫持航空器罪及其惩治(第4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6901.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刑法毕业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