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探讨
用的地区多为边远贫困地区,社会效益显著,但经济效益不高,更需要国家和各级政 府的激励和支持。
4、投入太少
八十年代以来,国家为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采取了事业费补贴、研究与发展补贴、投资贴息和项目补贴等政策。但是,同国外比较,我国政府对可再生能源的投入太少。迄今为止,我国可再生能源建设项目还没有规范地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和计划,成为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投入过少,缺乏足够的开发与研究,不少关键性设备不得不进口,如大中型风机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导致发展缓慢,产业化、商品化程度低。
5、生产规模小,成本高
大部分厂家生产规模小、过于分散,集约化程度低,工艺落后,产品质量不稳定,经济效益不高。目前,我国太阳能热水器厂已发展到500多家,但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厂家只有31家,真正达到经济规模的还很少。近两年,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销路很好,不少地方大量建设玻璃真空管生产厂,由于受资金限制,规模都不大,原材料来源不稳定,经济效益不高,质量也难以保证。节能炉
6、缺少产品质量标准至质量监测系统 目前,可再生能源产品品种已发展到100多种,但产品没有形成系列,质量参差不齐,又缺少必要的产品质量标准及质量监测系统,使消费者缺乏对产品的信心,产品规范化、系列化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
三、思路
“十五”期间我委的工作将继续以“乘风计划”、“光明工程”和“百县建设”为主线,围绕转变政府职能,从宏观调控的角度出发,制订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优惠政策,规范市场竟争行为,促讲国产化发展,努力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工业中的比重,改善我国能源结构,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1、实施“乘风计划”,加速风电设备国产化步伐
“乘风计划”旨在采取技贸结合的形式,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实现300KW、600KW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的国产化,加速风电场的建设。
“乘风计划”是从国家宏观规划的角度出发、面向国内外市场发展风力发电的一个战略性计划。“乘风计划”预期要达到的目标是,在“十五”期间,实现风机国产化率60%~80%以上。其方式可采取合资或合作引进技术,通过消化吸收,达到自主开发、自行设计、制造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十五”期间建设150万kW的风电场。
2、实施“光明工程”计划,利用可再生能源解决无电问题
为了贯彻“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的精神,响应国际社会的倡议,给边远无电地区的人民送去“光明和温暖”,通过实施“中国光明工程”,到2005年利用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为800万人口供上电,使他们达到人均拥有发电容量100KW的水平:为彻底解决无电 问题做出贡献。
3、秸秆气化
根据1998年的统计,中国各类农作物秸秆的年产量约为6亿吨(玉米秸秆2.24亿吨、小麦秸秆1.40亿吨、水稻秸秆1.15亿吨),可收集利用的约为4.8亿吨,其中用于造肥还田和畜牧饥料2.5亿吨,用于造纸等工业原料的0.5亿吨,农民收集用于炊事、取暖等生活燃料1.8亿吨。每年尚有1.2亿吨的剩余农作物秸秆没有利用,只能在田间焚烧。
秸秆气化示范工程项目已在委领导的支持下,在山东莱州集中50个村统一进行建设,1998年底已全部通过验收。今年我委与科技部合作继续进行完善化并计划支持少数示范工程。
4、百县农村能源综合建设
已经开展的百县农村能源综合建设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一项具有经济、社会、环境等综合效益的系统工程。为了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提高农业质量的精神,在“十五”期间,除了继续对“六五”以来的百县综合建设跟踪服务,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农村能源综合建设成果外,根据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 继续开展三种类型的县级农村能源综合建设工作。这三种类型是:脱贫温饱型,小康型;富裕示范型。三种类型共选择100个县。与此同时,配合小城镇建设和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力争使农村能源综合建设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四、目标
在可再生能源方面,从1996年到2015年发展的总目标是:提高转换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大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新技术、新工艺有大的突破,国内外已成熟技术要实现大规模、现代化生产,形成比较完善的生产体系和服务体系;实际使用数量要达到3—9亿吨标准煤以上(包括生物质能传统利用方式的利用量),为保护环境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做出贡献,这个目标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从1996年到2000年,通过强化科技研制和试点示范工作,使多数可再生能源技术接近或赶上世界先讲水平,其中一些成熟的实用技术要尽快形成产业,扩大应用,进入市场,逐步改变生物质能传统的低效利用方式,发挥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作用,为解决边远地区和海岛等无电地区的用电问题作出贡献。全国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总量达到2.3亿吨标准煤左右。第二阶段从2001年到2015年,全面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技术,建立起先进的工业体系和科研体系,主要技术项目基本上均要求达到规模生产水平,各类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总量达到3亿标准煤。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主要任务是要 《“十五”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探讨(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6990.html
4、投入太少
八十年代以来,国家为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采取了事业费补贴、研究与发展补贴、投资贴息和项目补贴等政策。但是,同国外比较,我国政府对可再生能源的投入太少。迄今为止,我国可再生能源建设项目还没有规范地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和计划,成为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投入过少,缺乏足够的开发与研究,不少关键性设备不得不进口,如大中型风机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导致发展缓慢,产业化、商品化程度低。
5、生产规模小,成本高
大部分厂家生产规模小、过于分散,集约化程度低,工艺落后,产品质量不稳定,经济效益不高。目前,我国太阳能热水器厂已发展到500多家,但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厂家只有31家,真正达到经济规模的还很少。近两年,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销路很好,不少地方大量建设玻璃真空管生产厂,由于受资金限制,规模都不大,原材料来源不稳定,经济效益不高,质量也难以保证。节能炉
具生产厂全国有上千家,年销售万台以上的寥寥无几。大中型风电机组国产化计划刚刚起步,形成规模尚需必要的支持。
6、缺少产品质量标准至质量监测系统 目前,可再生能源产品品种已发展到100多种,但产品没有形成系列,质量参差不齐,又缺少必要的产品质量标准及质量监测系统,使消费者缺乏对产品的信心,产品规范化、系列化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
三、思路
“十五”期间我委的工作将继续以“乘风计划”、“光明工程”和“百县建设”为主线,围绕转变政府职能,从宏观调控的角度出发,制订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优惠政策,规范市场竟争行为,促讲国产化发展,努力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工业中的比重,改善我国能源结构,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1、实施“乘风计划”,加速风电设备国产化步伐
“乘风计划”旨在采取技贸结合的形式,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实现300KW、600KW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的国产化,加速风电场的建设。
“乘风计划”是从国家宏观规划的角度出发、面向国内外市场发展风力发电的一个战略性计划。“乘风计划”预期要达到的目标是,在“十五”期间,实现风机国产化率60%~80%以上。其方式可采取合资或合作引进技术,通过消化吸收,达到自主开发、自行设计、制造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十五”期间建设150万kW的风电场。
2、实施“光明工程”计划,利用可再生能源解决无电问题
为了贯彻“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的精神,响应国际社会的倡议,给边远无电地区的人民送去“光明和温暖”,通过实施“中国光明工程”,到2005年利用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为800万人口供上电,使他们达到人均拥有发电容量100KW的水平:为彻底解决无电 问题做出贡献。
3、秸秆气化
根据1998年的统计,中国各类农作物秸秆的年产量约为6亿吨(玉米秸秆2.24亿吨、小麦秸秆1.40亿吨、水稻秸秆1.15亿吨),可收集利用的约为4.8亿吨,其中用于造肥还田和畜牧饥料2.5亿吨,用于造纸等工业原料的0.5亿吨,农民收集用于炊事、取暖等生活燃料1.8亿吨。每年尚有1.2亿吨的剩余农作物秸秆没有利用,只能在田间焚烧。
秸秆气化示范工程项目已在委领导的支持下,在山东莱州集中50个村统一进行建设,1998年底已全部通过验收。今年我委与科技部合作继续进行完善化并计划支持少数示范工程。
4、百县农村能源综合建设
已经开展的百县农村能源综合建设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一项具有经济、社会、环境等综合效益的系统工程。为了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提高农业质量的精神,在“十五”期间,除了继续对“六五”以来的百县综合建设跟踪服务,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农村能源综合建设成果外,根据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 继续开展三种类型的县级农村能源综合建设工作。这三种类型是:脱贫温饱型,小康型;富裕示范型。三种类型共选择100个县。与此同时,配合小城镇建设和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力争使农村能源综合建设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四、目标
在可再生能源方面,从1996年到2015年发展的总目标是:提高转换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大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新技术、新工艺有大的突破,国内外已成熟技术要实现大规模、现代化生产,形成比较完善的生产体系和服务体系;实际使用数量要达到3—9亿吨标准煤以上(包括生物质能传统利用方式的利用量),为保护环境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做出贡献,这个目标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从1996年到2000年,通过强化科技研制和试点示范工作,使多数可再生能源技术接近或赶上世界先讲水平,其中一些成熟的实用技术要尽快形成产业,扩大应用,进入市场,逐步改变生物质能传统的低效利用方式,发挥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作用,为解决边远地区和海岛等无电地区的用电问题作出贡献。全国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总量达到2.3亿吨标准煤左右。第二阶段从2001年到2015年,全面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技术,建立起先进的工业体系和科研体系,主要技术项目基本上均要求达到规模生产水平,各类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总量达到3亿标准煤。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主要任务是要 《“十五”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探讨(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