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对当代犯罪中观、微观规律的实证研究
1993 2094 76.3% 651 23.7% 1114 3859 100%
1996 2232 70.8% 922 29.2% 1358 4512 100%
1999 1579 72.9% 586 27.1% 1204 3369 100%
表3表明,在1996、1999两年,属于郊县户口的罪犯比重大大高于1990、1993两年的调 查,可以说明农村人口犯罪呈严重的趋势。
另据1996、1999年两年统计,全部罪犯(含流动人口)的职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按 所占比重由大到小排列为:务农农民、城市工人、务工农民、城市个体户、城市散工、 无照做小生意者、城市服务行业人员、城市商业行业人员、城乡国家干部和其它城市职 业。其中务农农民在1996年占43.0%,在1999年占52.3%,所占比重相当大,这与大量农 村流动人口犯罪和天津市农民犯罪增加有关;城市工人所占比重在两个年度都超过10% ,也不可忽视。两个年度进行比较,城市商业行业人员、城市服务行业人员犯罪在比重 上有较大幅度增长。随着“入世”,除农村劳动力会大量涌入城市外,城市第三产业就 业人员也会大幅度增加,相应地他们的犯罪也可能增加。
二、犯罪类型和目的变化规律
(一)主要罪名分布
在4次调查中,我们对1.6万名罪犯的主要罪名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排列在前3位的罪 名呈现不变中有变的情况,见表4。
表4 罪名分布 单位:人
年度 第一位 第二位 第三位 前三位合计
1990 盗窃罪 53.9% 抢劫罪 11.6% 强奸罪 8.2% 73.7%
1993 盗窃罪 52.2% 抢劫罪 11.5% 强奸罪 9.3% 73.0%
1996 盗窃罪 50.0% 抢劫罪 12.0% 强奸罪 6.7% 68.7%
1999 盗窃罪 31.8% 抢劫罪 18.3% 强奸罪 8.5% 58.6%
如表所示,4年调查结果表明排在第1位的均是盗窃罪,排在第2位的均是抢劫罪,排在 第3位的,1990、1993、1996年是强奸罪,1999年改变为伤害罪。即使是4年都占前两位 的盗窃罪和抢劫罪,实际上也有变化,一是盗窃罪的比例明显逐年下降,二是抢劫罪的 比例明显上升。还有一个变化,就是前3项的合计百分比由73.7%逐年下降至58.6%,4年 中下降了15个百分点,这一下降说明近年来,犯罪罪名向前3位集中的趋势减缓,换言 之,犯罪的罪名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二)犯罪类型分布
为了从总体上了解不同犯罪类型的变化趋势,我们将比较常见46项刑事犯罪罪名又分 成财产犯罪、杀伤犯罪、性犯罪、经济犯罪、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和其他犯罪六大类,然 后,按类别进行统计分析,见表5。
表5 犯罪类型分布 单位:人
年度 财产犯罪 杀伤犯罪 性犯罪 经济犯罪
1990 2950 69.7% 391 9.2% 457 10.8% 206 4.9%
1993 2683 69.5% 427 11.1% 510 13.2% 132 3.4%
1996 3182 70.6% 520 11.5% 482 10.7% 101 2.2%
1999 2167 64.4% 539 16.0% 329 9.8% 178 5.3%
表5(续) 单位:人
年度 危害公共安全犯罪 其他犯罪 无效个案 合度
1990 未调查 未调查 22 5.3% 36 4266 100%
1993 28 0.7% 79 2.0% 0 3859 100%
1996 79 1.8% 133 3.0% 15 4512 100%
1999 97 2.9% 56 1.7% 3 3369 100%
统计表明,财产犯罪所占比重在4年中始终占第一位,但呈现波动下降趋势。而杀伤犯 罪却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上升了6.8个百分点。说明犯罪呈重化倾向,危害性更大。此 外,性犯罪
在波动中下降,而经济犯罪则在波动中上升。可以预见,加入世贸组织后经 济犯罪的种类和数量将会进一步增加,成为主要的犯罪形式。
(三)犯罪目的变化
表6 犯罪目的分布 单位:人
年度 为了报复 为了钱财 为了性满足 为了朋友 为了制造政治影响
1990 356 8.8% 2263 56.1% 262 6.5% 677 16.8% 14 0.3%
1993 326 8.6% 2572 67.6% 385 10.1% 300 7.9% 3 0.1%
1996 434 9.8% 3069 79.0% 422 9.5% 277 5.1% 1 0.0%
1999 354 10.6% 2393 71.6% 274 8.2% 185 5.5% 3 0.1%
表6(续) 单位:人
年度 恶作剧 其他 无效个案 合计
1990 202 5.0% 257 6.4% 235 4266 100%
1993 138 3.6% 79 2.1% 56 3859 100%
1996 95 2.1% 197 4.4% 67 《重视对当代犯罪中观、微观规律的实证研究(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