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区道路网络深化规划研究
3.道路交通需求与评价
2010年,市区高峰小时机动车出行量为50.6万辆,平均出行距离12km,道路交通量为607万车公里,道路网络容量为858万车公里,路网交通负荷为0.71。其中内环路以内区域,高峰小时出行量为10.2万辆,道路交通量为63.4万车公里,道路网络容量为75.8万车公里,路网交通负荷为1.0,呈饱和状态。高(快)速路交通量占38.5%,道路负荷为0.65,而主干道占41%,道路负荷为0.89。总体上路网服务水平可以接受,但内环路以内范围需进行交通需求管理控制,通过发展公共交通,优化交通方式结构,满足交通需求。
表5 市区道路交通量预测(单位:公里、万车公里/小时)
Tab .5 Forecast of the traffic volumes in the urban area of Guangzhou
七、道路网络规划
1.道路系统组成
广州市区城市道路系统:由10条城市高速路、18条城市快速路、32条交通性主干道形成的主骨架网络和由生活性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形成的次要网络,及30个城市出入口、244座立交所组成的城市道路系统。规划道路长度4424km,道路面积146km,道路网密度为5.6km/km,道路面积率为18.5%。
其中华南北路以南城市主要发展地区,规划道路长度3107km,道路面积96km,道路网密度为6.8km/km,道路面积率为21%。基本达到了国家道路规划设计规范指标的上限(规范:道路网密度5.4-7.1km/km,200万以上城市道路面积率为20%)。
2.道路系统布局
城市道路系统布局:将形成二个环、二个半环、八条联络线、十五条放射线组成的环路加放射线的城市高(快)速路骨架网络,及由“十六横、十六纵”组成的方格网状的城市交通性主干路所补充的城市道路系统布局。规划道路长度905km,道路面积5152万m。
3.道路系统结构
表6 城市主要发展地区道路规划主要指标
Tab.6 Main index of the urban road planning in major developing areas of the city 广州市华南路以南区域为城市主要发展用地,范围为599km;
扣除白云山风景区、山地、珠江、果园保护区和花卉基地,道路规划指标统计范围为457km。
4.道路网络空间分布
表7 城市规划道路长度按空间组团分布主要指标
Tab.7 Main index of the length of the planned urban roads distributed in spatial
developing groups
 
;东翼组团 -- 东、南至市区边界,西至东环高速、大观路,北至广汕路;
新市组团 -- 东至白云山西侧、南至北环高速,西至市区边界,北至华南北路;
龙洞组团 -- 东至大观路,南至北环高速,西至白云山西侧,北至华南北路及龙凤分区;
南部边缘 -- 东、南、西至市区边界,北至环城高速;
江高组团 -- 东至新广从、京珠高速、沙太路,南至华南北路,西、北至市区边界。
《广州市区道路网络深化规划研究(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