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春》观后感 已是长安四月末
《致青春》观后感 已是长安四月末
四月末的斜阳余晖脉脉,照射着长安古城的万间宫阙。这时候激发起的豪情壮志,多想效慕列子乘奔御风而行。蓦然回首,来西安又已半年。时间就这样无情的从身边溜走,留下一段段回忆在记忆深处。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艾略特说,四月最残忍;但林徽因却用人间四月天形容她至爱的人。这其间的分别或许可以说得清楚,但就算说清楚,我也不能说更赞同谁。因为不论他们的感触如何,还是我的情绪怎样,这个四月总是要过去了。
现在,大三末的日子将近,大学的四分之三即将终结,所以总有“胜地不常,盛宴难再”的感触。这本是逝者如斯而不得不的感叹,但如今说起来却是有点苍凉的了。人好像就是这样,当时间尚多的时候不去珍惜,但到一段岁月将要结束之时却又感慨纷纭。想来虽然正常,但总觉得并不是最好的态度。可是,究竟应该如何去把握一段生活,这恐怕是并不能有完满答案的话题吧。
这个四月,仿佛突然间就长大了不少。因为经历的事情不一样,所以人的态度也就不一样起来了。虽然种种都像是一种挑战,但种种也是在逐渐地宣布告别的日子就要临近了。或者,告别可能意味着新的开始,但它首先意味着人将告别目前的一切。也许有时候前者比较令人期待,但更多的时候人是会因为后者而觉伤感的。这种伤感,或许并不是出于某种对行将过去的事物的留恋。
我倒觉得,对事物的无常性感知愈深,愈会引生这种莫名的伤感。但换一个视角来看,既然已经知道这无常,那么留恋反倒没有意思起来了。但人之为人并不是因为不懂得这无常性,而是因为对这无常性有很多情绪,时常沉溺在某种感情中不能自已。正是因为并不能控制,所以才借由这些情绪升华了自己。这些话说出来简单,但要真正去了解,恐怕是难之又难吧。
26号下午,三个女生一同去电影院观看《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首映,在周围浓郁的爆米花香味和同伴的窃窃私语中,去年我追了许久的辛夷坞的小说的同名电影终于在130分钟里上映结束,当片尾曲中王菲磁性的歌声在150多人的放映厅上空回旋时,我只能单纯地挪动一下因为坐了许久而麻木的双脚随着人流走出去而已。一场青春的戏码的散场,却没有赚到我一滴眼泪,情感似乎真似古井无波,吹不起半点涟漪。
由于早已对辛大的作品情节耳熟能详,所以对虽然经过改编并删减却仍然逃脱不掉自己的意料之中的情节而没有太多惊和喜,就语言风格而言,自己还是喜欢原著上面的话语,会使自己心灵百折千回地随之吟诵,搬到荧幕上时已经略显生硬,对各种不和谐已经不想再去吐槽,也许是我自己太安静了,所以总觉得刚开始的郑微有点歇斯底里的像个疯子。作为观众的我只是自始至终的淡定,貌合神离,连初始的一小时内引起爆发阵阵笑声的场景都无法吸引全部的注意力,只有在郑微冲上台去唱《红日》的时候才会有些许动容,那个画面是整部电影给我印象最深的部分,也感觉是改编最出彩的地方,不管是与原著中的《爱的初体验》还是《爱的代价》而言,一曲在名字上并不讨巧的《红日》却用磅礴的歌词和青春的声音唱出了无畏的女孩对感情的炽热追逐——
“命运就算颠沛流离
命运就算曲折离奇
命运就算恐吓着你做人没趣味
别流泪心酸更不应舍弃
我愿能一生永远陪伴你
一生之中兜兜转转那会看清楚
彷徨时我也试过独坐一角像是没协助
在某年那幼小的我
跌倒过几多几多落泪在雨夜滂沱
一生之中弯弯曲曲我也要走过
从何时有你有你伴我给我热烈地拍和
像红日之火燃点真的我
结伴行千山也定能踏过……”
回来后听到很多人都在兴高采烈地讨论着剧情,有些人“哭了又笑,笑了又哭,”又有些人在刷屏状态大发感慨,只有我一直维持现状不发一言,却始终无法安稳睡着——
是真的没感觉吗?
转身即天涯,我们只能挥手作别年少时的那个“玉面小飞龙”。我知道她们终将要离开我,一转身,便是个诀别,今后都不会再见。即使多年后的梦里,当我们再次遇见那个曾经深深爱过的陈孝正,也只能说一声,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对不对?
青春终将腐朽,曲终人散时,才发现爱是那样铭心,而伤害却也同样刻骨。那个曾经如此飞扬跋扈的小飞龙,那个曾经如此孤傲冷峻的阿正,那棵老槐树,那本《安徒生童话》,那场7年的失约,那个陪你一起走过青春的阮阮,那个一生中最亮的月光,统统都将被埋葬。
“回不去的地方叫故乡,到不了的地方叫远方。”——
正如故乡是用来怀念的,青春就是用来追忆的,当你怀揣着它时,它一文不值,只有将它耗尽后,再回过头看,一切才有了意义――爱过我们的人和伤害过我们的人,都是我们青春存在的意义。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可以在郑微身上找到自己当年的影子,每个年轻的女孩都会遇到自己生命中的阵孝正,而每一个陈孝正都要在经历过失去后才会蜕变成林静,而每个郑微在长大后都知道林静才是最终最好的选择。
年轻时候的我们是如此的义无反顾,可以为了一句话,一个笑,一种感觉,而去拼命的追逐,付出,并且不计成本,不求回报,这些经过岁月的沉淀以后都将成为自己美好的记忆——
“想当初我也曾是为爱痴狂过的人呢!”
而后来呢?随着长大,我们随之而来的只有惶恐,和不得不随波逐流,现实的世俗和势利已经磨去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棱角。为什么人们都喜欢带着面具生活,小心翼翼的试探,锱铢必较的投资,连感情都似乎不能例外,于是开始抱怨真爱难求,可是你又是抱着如何的一种心境寻真爱而来呢?
不由想起《101次求婚》里黄渤在梦想秀上深情演唱的歌——
“这是我的爱情宣言
我要告诉全世界
我相信婴儿的眼睛
我不信说谎的心
我相信硷硷的泪水
我不信甜甜的柔情”
诚如《致青春》电影里台词所说,成长的恐怖就是要你变成你曾经厌恶过的人的样子。成长的代价则就是要失去一些东西,而那些东西当时不觉得有什么珍贵,若干年后,过尽千帆才明白这些将不会在以后的人生路上再次出现。可是没关系,每个人的成长之路都是如此,但愿我们失去后会懂得好好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因为那些都是用青春,用眼泪,用心碎换来的。在未来的日子里,有过去的记忆温暖于心,甜蜜也好,痛苦也罢,都是存在过的证据。我的青春,你来过。虽然没有陪我走下去,但我是如此庆幸,在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里,有你来过的痕迹,久久都不曾退去。这就够了。希望你日后想起,也会会心一笑,我们曾经的傻里傻气,一如一曲许嵩的《素颜》。
写到这里,不由想说,我的青春年华,我的欢声笑语,我的誓言哭泣,我的伤痕累累,我的诀别离去,如同一幕幕黑白电影,慢慢变得清晰,再慢慢得灰飞烟灭。过去是如此的浓墨重彩,如今看来却只剩黑白。
很多我们以为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事情,就在我们念念不忘的日子里,被我们遗忘了,那些曾经以为念念不忘的事情就在我们念念不忘的过程里,被我们遗忘了。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如果情感和岁月也能轻轻撕碎,扔到海中,那么,我愿意从此就在海底沉默,你的言语,我爱听,却不懂得,我的沉默,你愿见,却不明白。
有人说,这个世界上最残忍的一句话,不是对不起,也不是我恨你,而是,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就是这样最简单的一句话,生生的将两个原本亲密的人隔为疏离。
没有经历过的人,永远都不明白,那是怎样的一种切肤之痛。
有人偏爱阮阮,那样的女孩,我想是大多数人喜欢的吧。爱情在她心里,是绚烂的烟花,一次就耗尽了生命,但是谁又有勇气抵挡那花开般的美丽呢?她在电影上死去的场景相比原著是要幸运些的,和前男友一起再去听SUEDE乐队的演唱会,而且已经看到那人在门口等她而不是原著中的失约,却不期然被疾驰而来的车撞飞而又翩然落下,如一只带血的蝴蝶——
她是路过人间的天使。
可是当时看到阮阮死而哭的人呢?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现在,我不喜欢西安的下雨天,因为我是没有伞的孩子。自己的心情一直讳莫如深,经过层层深埋似已历时久久长出片片青苔的斑驳流离,却是终究没有找到可以温暖我零下一度的心的阳光。如同曾经萌发的一同观影的期冀,最终亦只是梦想被扼杀于摇篮之间而破灭的泡沫而已。
已是长安四月末,
陌上花开缓缓行,
芳菲欲尽无才思,
谁是人间四月天。 《《致青春》观后感 已是长安四月末》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832.html
四月末的斜阳余晖脉脉,照射着长安古城的万间宫阙。这时候激发起的豪情壮志,多想效慕列子乘奔御风而行。蓦然回首,来西安又已半年。时间就这样无情的从身边溜走,留下一段段回忆在记忆深处。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艾略特说,四月最残忍;但林徽因却用人间四月天形容她至爱的人。这其间的分别或许可以说得清楚,但就算说清楚,我也不能说更赞同谁。因为不论他们的感触如何,还是我的情绪怎样,这个四月总是要过去了。
现在,大三末的日子将近,大学的四分之三即将终结,所以总有“胜地不常,盛宴难再”的感触。这本是逝者如斯而不得不的感叹,但如今说起来却是有点苍凉的了。人好像就是这样,当时间尚多的时候不去珍惜,但到一段岁月将要结束之时却又感慨纷纭。想来虽然正常,但总觉得并不是最好的态度。可是,究竟应该如何去把握一段生活,这恐怕是并不能有完满答案的话题吧。
这个四月,仿佛突然间就长大了不少。因为经历的事情不一样,所以人的态度也就不一样起来了。虽然种种都像是一种挑战,但种种也是在逐渐地宣布告别的日子就要临近了。或者,告别可能意味着新的开始,但它首先意味着人将告别目前的一切。也许有时候前者比较令人期待,但更多的时候人是会因为后者而觉伤感的。这种伤感,或许并不是出于某种对行将过去的事物的留恋。
我倒觉得,对事物的无常性感知愈深,愈会引生这种莫名的伤感。但换一个视角来看,既然已经知道这无常,那么留恋反倒没有意思起来了。但人之为人并不是因为不懂得这无常性,而是因为对这无常性有很多情绪,时常沉溺在某种感情中不能自已。正是因为并不能控制,所以才借由这些情绪升华了自己。这些话说出来简单,但要真正去了解,恐怕是难之又难吧。
26号下午,三个女生一同去电影院观看《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首映,在周围浓郁的爆米花香味和同伴的窃窃私语中,去年我追了许久的辛夷坞的小说的同名电影终于在130分钟里上映结束,当片尾曲中王菲磁性的歌声在150多人的放映厅上空回旋时,我只能单纯地挪动一下因为坐了许久而麻木的双脚随着人流走出去而已。一场青春的戏码的散场,却没有赚到我一滴眼泪,情感似乎真似古井无波,吹不起半点涟漪。
由于早已对辛大的作品情节耳熟能详,所以对虽然经过改编并删减却仍然逃脱不掉自己的意料之中的情节而没有太多惊和喜,就语言风格而言,自己还是喜欢原著上面的话语,会使自己心灵百折千回地随之吟诵,搬到荧幕上时已经略显生硬,对各种不和谐已经不想再去吐槽,也许是我自己太安静了,所以总觉得刚开始的郑微有点歇斯底里的像个疯子。作为观众的我只是自始至终的淡定,貌合神离,连初始的一小时内引起爆发阵阵笑声的场景都无法吸引全部的注意力,只有在郑微冲上台去唱《红日》的时候才会有些许动容,那个画面是整部电影给我印象最深的部分,也感觉是改编最出彩的地方,不管是与原著中的《爱的初体验》还是《爱的代价》而言,一曲在名字上并不讨巧的《红日》却用磅礴的歌词和青春的声音唱出了无畏的女孩对感情的炽热追逐——
“命运就算颠沛流离
命运就算曲折离奇
命运就算恐吓着你做人没趣味
别流泪心酸更不应舍弃
我愿能一生永远陪伴你
一生之中兜兜转转那会看清楚
彷徨时我也试过独坐一角像是没协助
在某年那幼小的我
跌倒过几多几多落泪在雨夜滂沱
一生之中弯弯曲曲我也要走过
从何时有你有你伴我给我热烈地拍和
像红日之火燃点真的我
结伴行千山也定能踏过……”
回来后听到很多人都在兴高采烈地讨论着剧情,有些人“哭了又笑,笑了又哭,”又有些人在刷屏状态大发感慨,只有我一直维持现状不发一言,却始终无法安稳睡着——
是真的没感觉吗?
转身即天涯,我们只能挥手作别年少时的那个“玉面小飞龙”。我知道她们终将要离开我,一转身,便是个诀别,今后都不会再见。即使多年后的梦里,当我们再次遇见那个曾经深深爱过的陈孝正,也只能说一声,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对不对?
青春终将腐朽,曲终人散时,才发现爱是那样铭心,而伤害却也同样刻骨。那个曾经如此飞扬跋扈的小飞龙,那个曾经如此孤傲冷峻的阿正,那棵老槐树,那本《安徒生童话》,那场7年的失约,那个陪你一起走过青春的阮阮,那个一生中最亮的月光,统统都将被埋葬。
“回不去的地方叫故乡,到不了的地方叫远方。”——
正如故乡是用来怀念的,青春就是用来追忆的,当你怀揣着它时,它一文不值,只有将它耗尽后,再回过头看,一切才有了意义――爱过我们的人和伤害过我们的人,都是我们青春存在的意义。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可以在郑微身上找到自己当年的影子,每个年轻的女孩都会遇到自己生命中的阵孝正,而每一个陈孝正都要在经历过失去后才会蜕变成林静,而每个郑微在长大后都知道林静才是最终最好的选择。
年轻时候的我们是如此的义无反顾,可以为了一句话,一个笑,一种感觉,而去拼命的追逐,付出,并且不计成本,不求回报,这些经过岁月的沉淀以后都将成为自己美好的记忆——
“想当初我也曾是为爱痴狂过的人呢!”
而后来呢?随着长大,我们随之而来的只有惶恐,和不得不随波逐流,现实的世俗和势利已经磨去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棱角。为什么人们都喜欢带着面具生活,小心翼翼的试探,锱铢必较的投资,连感情都似乎不能例外,于是开始抱怨真爱难求,可是你又是抱着如何的一种心境寻真爱而来呢?
不由想起《101次求婚》里黄渤在梦想秀上深情演唱的歌——
“这是我的爱情宣言
我要告诉全世界
我相信婴儿的眼睛
我不信说谎的心
我相信硷硷的泪水
我不信甜甜的柔情”
诚如《致青春》电影里台词所说,成长的恐怖就是要你变成你曾经厌恶过的人的样子。成长的代价则就是要失去一些东西,而那些东西当时不觉得有什么珍贵,若干年后,过尽千帆才明白这些将不会在以后的人生路上再次出现。可是没关系,每个人的成长之路都是如此,但愿我们失去后会懂得好好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因为那些都是用青春,用眼泪,用心碎换来的。在未来的日子里,有过去的记忆温暖于心,甜蜜也好,痛苦也罢,都是存在过的证据。我的青春,你来过。虽然没有陪我走下去,但我是如此庆幸,在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里,有你来过的痕迹,久久都不曾退去。这就够了。希望你日后想起,也会会心一笑,我们曾经的傻里傻气,一如一曲许嵩的《素颜》。
写到这里,不由想说,我的青春年华,我的欢声笑语,我的誓言哭泣,我的伤痕累累,我的诀别离去,如同一幕幕黑白电影,慢慢变得清晰,再慢慢得灰飞烟灭。过去是如此的浓墨重彩,如今看来却只剩黑白。
很多我们以为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事情,就在我们念念不忘的日子里,被我们遗忘了,那些曾经以为念念不忘的事情就在我们念念不忘的过程里,被我们遗忘了。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如果情感和岁月也能轻轻撕碎,扔到海中,那么,我愿意从此就在海底沉默,你的言语,我爱听,却不懂得,我的沉默,你愿见,却不明白。
有人说,这个世界上最残忍的一句话,不是对不起,也不是我恨你,而是,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就是这样最简单的一句话,生生的将两个原本亲密的人隔为疏离。
没有经历过的人,永远都不明白,那是怎样的一种切肤之痛。
有人偏爱阮阮,那样的女孩,我想是大多数人喜欢的吧。爱情在她心里,是绚烂的烟花,一次就耗尽了生命,但是谁又有勇气抵挡那花开般的美丽呢?她在电影上死去的场景相比原著是要幸运些的,和前男友一起再去听SUEDE乐队的演唱会,而且已经看到那人在门口等她而不是原著中的失约,却不期然被疾驰而来的车撞飞而又翩然落下,如一只带血的蝴蝶——
她是路过人间的天使。
可是当时看到阮阮死而哭的人呢?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现在,我不喜欢西安的下雨天,因为我是没有伞的孩子。自己的心情一直讳莫如深,经过层层深埋似已历时久久长出片片青苔的斑驳流离,却是终究没有找到可以温暖我零下一度的心的阳光。如同曾经萌发的一同观影的期冀,最终亦只是梦想被扼杀于摇篮之间而破灭的泡沫而已。
已是长安四月末,
陌上花开缓缓行,
芳菲欲尽无才思,
谁是人间四月天。 《《致青春》观后感 已是长安四月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