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关系之辨
本对此表示深刻反省。”(第8版)此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结束、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65周年纪念日,日本首相菅直人公开坦言日本二战期间给多国人民带来战争痛苦并深刻反省,对抚平战争遗留的创伤或许会起一些作用。但是朝鲜外务省发言人2010年8月20日在平壤发表谈话称“日本首相在最近发表的谈话中却只对韩国表示反省和道歉”,“要求日本立即就过去的罪行向朝鲜道歉并进行赔偿。”(第8版)日本的一次对外“坦言”缘何招致朝鲜方面的严肃抵制?其中原因耐人寻味,但是,这跟日本否认历史、不善于软实力资源的开发存在着直接而紧密的关系。
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与硬实力相互影响、日益不可分离。约瑟夫·奈认为:“硬实力和软实力有时相互扶持,有时相互干扰。”[3](第24页)“美国应对全球信息时代新威胁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自身的军事和经济实力,还取决于其文化和价值观所代表的软权力,也取决于美国的政策是否让其他国家感到自己的意见受到了尊重、自己的权利得到了关注。”(第10页)诚然,军事实力、经济实力是硬实力,但这两者依然可以衍生出软实力。用于进攻的军事实力是硬实力,然而当它被用于国际救援时立即衍生出软实力来。“‘软权力’是同‘硬权力’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补充的。”(译者序言第10页)
在国家实力的实际运用中,软实力和硬实力往往不是单独而是交织在一起使用并发挥作用的。软实力既可以与硬实力因素中的所有方面结合起来整体运用,也可以与硬实力因素中的某些或某个方面结合起来分别运用。任何一项军事活动、经济建设项目必然要受到其背后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等软实力因素的支配和影响。但是,“软实力与硬实力之间不是简单的互补关系。若两者和谐发展,则相互扶持;若两者非和谐发展,则相互干扰乃至破坏。”(第154页)
美国在推翻伊拉克萨达姆政权的过程中,其硬实力的发挥得到普遍的肯认。然而,美国的国家形象却因布什政府不惜对内采取欺骗性舆论手段、对外强硬执行“单边主义”冒险政策而遭受损害,软实力也严重受损,这对美国的长远利益必定产生负面影响。
三、硬实力与软实力的甄别
人类社会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和进化的历史过程,人们的认识水平也是一个由肤浅到深邃的历史性的渐进过程。人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软实力与硬实力认识与开发的不同历史表征着二者之间的差异。
国家软力量的来源决定着它的构成要素,在约瑟夫·奈看来,“国家的软力量主要来自三种资源:文化(在能对他国产生吸引力的地方起作用)、政治价值观(当它在海内外都能真正实践这些价值时)及外交政策(当政策被视为具有合法性及道德威信时)。”(第11页)因此,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构成要素至少包括“政治制度的吸引力、价值观的感召力、文化的感染力、外交的说服力以及领导人与国民形象的魅力和亲和力”[14](第15版)。
从硬实力的定义应该看得出来,硬实力构成要素至少体现在以下几方面:资源(如土地面积、人口、自然资源)、军事力量、经济力量和科技力量等。
软实力与硬实力构成要素的差别决定着二者各自发挥作用的主体存在着差别,决定着软实力与硬实力建设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与途径的不同,影响着软实力与硬实力建设所需周期的差别,同时也影响着一个国家软实力与硬实力发展程度的差别。
当然,软实力与硬实力构成要素之间存在的差别并非绝对的差别,并不是说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其实,在一定的条件下,软实力的构成要素可以对硬实力产生很大的影响,硬实力的构成要素也能够对软实力起到很大的制约作用。
一般来说,硬实力建没周期较短,可以在短时间内见到成效。而软实力的实施效果远比硬实力慢。政府通过硬实力,例如军事力量来实施威慑和进行战斗,可以在短期内取得预期结果。经济力量通常也是这样“直来直去”。而软实力,例如“吸引力通常具有扩散效应,产生的是一般性的影响,而非某种具体易测的行为”(第15页),因而软实力的建设需要很长的时间,运作起来难度也较大,“软力量的众多重要资源均非政府所能掌控,其效果极大地依赖于受方的接受度,此外,软力量往往通过塑造政策环境间接地运作,有时要花数年的时间才能产生预期结果。”(第110页)
另外,作用方式的差异是我们考察软实力与硬实力区别的一个重要视角。正如约瑟夫·奈所说:“了解硬力量与软力量区别的方式之一就是考虑你为达到目的可选用的各种方式。”(第6页)“软力量使用的是不同的手段(既非武力,亦非金钱)来促进合作,即由共同的价值观产生的吸引力,及为实现这些价值观做贡献的正义感和责任心。”(第7页)
在国际社会中,一个国家的硬实力的作用方式往往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军事力量主要通过恐吓、武力等手段并以胁迫、阻碍或者保护的行为,并通过强制性外交、战争、同盟等诸如此类的政府政策呈现出来;经济力量通过交易、制裁等主要手段并以引诱、胁迫等行为,通过援助、贿赂、制裁等政府政策得以体现出来。然而,软力量主要体现为以文化价值观为核心的吸引、设定议程等等的政府和民间行为,依赖于价值观、文化、政策、机构体制等主要手段,往往通过公共外交、多变和双边外交等政府政策而表现出来(第29页)。
正是因为软实力与硬实力的作用方式存在差异,所以,正确使用软实力相对具有优越性。正如约瑟夫·奈所说:“如果一个国家借助机构和规则来鼓励别的国家按照它喜欢的方式来形式或者自制,那么它就用不着太多昂贵的胡萝卜和大棒。”“如果国家能使其力量在其他人眼中合法化,它们所遭遇的有违其愿的阻力就要少得多。”(第10页)
在纷繁复杂的国际事件巾,不同的力量所作用的结果可能不同;同样的力量因为使用的方式不同所招致的结果可能会大相径庭。我们应该认识到,拥有强大的力量并不一定意味着你能够达成所愿,这正如我们所熟知的“最好的投入并不一定能得到最好的产出”的悖论一样,美国在各种资源优势上要远远超过越南,但越南战争最终还是以美国败北而告终;作为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的美国,同样未能防止“9.11”事件的发生。约瑟夫·奈曾警告美国人说,“但若我们形式傲慢,破坏了深层次价值的真正含义,吸引力就会变成排斥力。”(第2页)历史是最有说服力的证人——据有关“欧洲民意调查显示,美国对伊拉克开战的方式使9.11事件后对美国的同情和良好祝愿一扫而 《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关系之辨(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9516.html
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与硬实力相互影响、日益不可分离。约瑟夫·奈认为:“硬实力和软实力有时相互扶持,有时相互干扰。”[3](第24页)“美国应对全球信息时代新威胁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自身的军事和经济实力,还取决于其文化和价值观所代表的软权力,也取决于美国的政策是否让其他国家感到自己的意见受到了尊重、自己的权利得到了关注。”(第10页)诚然,军事实力、经济实力是硬实力,但这两者依然可以衍生出软实力。用于进攻的军事实力是硬实力,然而当它被用于国际救援时立即衍生出软实力来。“‘软权力’是同‘硬权力’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补充的。”(译者序言第10页)
在国家实力的实际运用中,软实力和硬实力往往不是单独而是交织在一起使用并发挥作用的。软实力既可以与硬实力因素中的所有方面结合起来整体运用,也可以与硬实力因素中的某些或某个方面结合起来分别运用。任何一项军事活动、经济建设项目必然要受到其背后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等软实力因素的支配和影响。但是,“软实力与硬实力之间不是简单的互补关系。若两者和谐发展,则相互扶持;若两者非和谐发展,则相互干扰乃至破坏。”(第154页)
美国在推翻伊拉克萨达姆政权的过程中,其硬实力的发挥得到普遍的肯认。然而,美国的国家形象却因布什政府不惜对内采取欺骗性舆论手段、对外强硬执行“单边主义”冒险政策而遭受损害,软实力也严重受损,这对美国的长远利益必定产生负面影响。
三、硬实力与软实力的甄别
人类社会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和进化的历史过程,人们的认识水平也是一个由肤浅到深邃的历史性的渐进过程。人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软实力与硬实力认识与开发的不同历史表征着二者之间的差异。
国家软力量的来源决定着它的构成要素,在约瑟夫·奈看来,“国家的软力量主要来自三种资源:文化(在能对他国产生吸引力的地方起作用)、政治价值观(当它在海内外都能真正实践这些价值时)及外交政策(当政策被视为具有合法性及道德威信时)。”(第11页)因此,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构成要素至少包括“政治制度的吸引力、价值观的感召力、文化的感染力、外交的说服力以及领导人与国民形象的魅力和亲和力”[14](第15版)。
从硬实力的定义应该看得出来,硬实力构成要素至少体现在以下几方面:资源(如土地面积、人口、自然资源)、军事力量、经济力量和科技力量等。
软实力与硬实力构成要素的差别决定着二者各自发挥作用的主体存在着差别,决定着软实力与硬实力建设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与途径的不同,影响着软实力与硬实力建设所需周期的差别,同时也影响着一个国家软实力与硬实力发展程度的差别。
当然,软实力与硬实力构成要素之间存在的差别并非绝对的差别,并不是说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其实,在一定的条件下,软实力的构成要素可以对硬实力产生很大的影响,硬实力的构成要素也能够对软实力起到很大的制约作用。
一般来说,硬实力建没周期较短,可以在短时间内见到成效。而软实力的实施效果远比硬实力慢。政府通过硬实力,例如军事力量来实施威慑和进行战斗,可以在短期内取得预期结果。经济力量通常也是这样“直来直去”。而软实力,例如“吸引力通常具有扩散效应,产生的是一般性的影响,而非某种具体易测的行为”(第15页),因而软实力的建设需要很长的时间,运作起来难度也较大,“软力量的众多重要资源均非政府所能掌控,其效果极大地依赖于受方的接受度,此外,软力量往往通过塑造政策环境间接地运作,有时要花数年的时间才能产生预期结果。”(第110页)
另外,作用方式的差异是我们考察软实力与硬实力区别的一个重要视角。正如约瑟夫·奈所说:“了解硬力量与软力量区别的方式之一就是考虑你为达到目的可选用的各种方式。”(第6页)“软力量使用的是不同的手段(既非武力,亦非金钱)来促进合作,即由共同的价值观产生的吸引力,及为实现这些价值观做贡献的正义感和责任心。”(第7页)
在国际社会中,一个国家的硬实力的作用方式往往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军事力量主要通过恐吓、武力等手段并以胁迫、阻碍或者保护的行为,并通过强制性外交、战争、同盟等诸如此类的政府政策呈现出来;经济力量通过交易、制裁等主要手段并以引诱、胁迫等行为,通过援助、贿赂、制裁等政府政策得以体现出来。然而,软力量主要体现为以文化价值观为核心的吸引、设定议程等等的政府和民间行为,依赖于价值观、文化、政策、机构体制等主要手段,往往通过公共外交、多变和双边外交等政府政策而表现出来(第29页)。
正是因为软实力与硬实力的作用方式存在差异,所以,正确使用软实力相对具有优越性。正如约瑟夫·奈所说:“如果一个国家借助机构和规则来鼓励别的国家按照它喜欢的方式来形式或者自制,那么它就用不着太多昂贵的胡萝卜和大棒。”“如果国家能使其力量在其他人眼中合法化,它们所遭遇的有违其愿的阻力就要少得多。”(第10页)
在纷繁复杂的国际事件巾,不同的力量所作用的结果可能不同;同样的力量因为使用的方式不同所招致的结果可能会大相径庭。我们应该认识到,拥有强大的力量并不一定意味着你能够达成所愿,这正如我们所熟知的“最好的投入并不一定能得到最好的产出”的悖论一样,美国在各种资源优势上要远远超过越南,但越南战争最终还是以美国败北而告终;作为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的美国,同样未能防止“9.11”事件的发生。约瑟夫·奈曾警告美国人说,“但若我们形式傲慢,破坏了深层次价值的真正含义,吸引力就会变成排斥力。”(第2页)历史是最有说服力的证人——据有关“欧洲民意调查显示,美国对伊拉克开战的方式使9.11事件后对美国的同情和良好祝愿一扫而 《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关系之辨(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