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市场供求分析与对策
一、 物流市场需求分析
1999年3月,中国仓储协会委托某咨询机构对中国物流市场进行了一次典型调查。调查范围覆盖全国,调查对象主要是家电、电子、日化、食品等行业的450家大中型工业企业,其中80%的企业产品销售全国或全球。经一个月的信函调查与面对而调查,收回90多份问卷。以下是这90多家企业的物流情况分析:
(一) 认为物流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程度:
(二) 很高 占7.9%
较高 占34.2%
一般 占48.7%
较低 占6.6%
很低 占2.6%
(二) 物流费用占产品销售费用的比例:
15%以下 51.5%
15-30% 38.2%
30-60% 8.8%
60%以上 1.5%
(三) 各种物流费用的构成比例: 主要的物流费用 构成比例 企业干线运输
40-60% 32.4%
60-80% 25%
80%以上 11.8%
仓储 40-60% 16.2%
60-80% 5.9%
包装 40-60% 7.4%
(四) 承担工业企业物流任务的主体:
全部委托第三方 52%
自理与委托相结合 68.8%
其中:委托比例在30%以下 42.3%
30-60% 36.5%
60%以上 21.2%
其中:委托的内容:
单纯运输 45.1%
单纯仓储 2.8%
运输与仓储 22.5%
综合物流 29.6%
(五) 企业目前采取的运输方式:
公路运输 63.3%
铁路运输 48.1%
多式联运 22.8%
航空运输 15.2%
水运 5.1% (是多项选择,有重复,合计不是100%)
(六) 工业企业对目前物流运作状况的认可情况
对自理方式不满意的 16.9%
满意的 83.1%
对委托方式不满意的 30.8%
满意的 69.2%
不满意的原因依次是:成本高;反应慢;产品破损多。
满意的原因依次是:成本低;反应快。
(七) 工业企业理想中的物流企业应具备的条件
依次为:全国网络化运输(门到门)
低风险低货损率
24小时服务
多式联运
(八) 有45.3%的企业正在寻找新的物流代理商
其中:75%的企业选择新型物流公司
3.1%企业选择纯仓储企业
其中:64.3%的企业希望新的物流商提供综合物流服务
28.6%的企业希望提供干线运输
7.2%的企业希望提供分销服务
结论:
1. 工业企业由过去对单纯仓储、运输的需求,开始逐步发展到对包括仓储在内的综合物流的需求:
2. 工业企业由过去对"大而全"、"小而全"、自办物流的追求与认可,开始逐步发展到寻求合格的第三方物流商;
3. 从工业企业对物流的需求和对目前物流运作质量的满意程度分析,中国的物流业发展才刚刚起步,任重而道远、潜力巨大。
二、物流服务供应状况分析
(一)历史沿革:
计划经济时期,商品流通的方针是为生产服务、为人民生活服务,流通是生产的"蓄水池",工业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绝大多数由流通企业进行销售、储存、运输。流通分为内贸与外贸,内贸又分为商业、物资、粮食、供销社等多个系统,每个系统中又分为批发、零售与储运企业。进入流通领域的商品,主要由各系统内专业储运公司及有关的批发公司进行仓储、运输业务,并且储运公司是根据批发公司的销售要求进行储运。
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工业自销、零售自采"的格局发展很快,商品储运体制出现重大变化:一方面,生产企业直接在市场上寻找仓储、运输企业,由此带动了非流通部门的储运企业与非国有储运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原来的国有流通储运企业由依托批发企业开展储运业务,发展到直接依托生产、零售企业开展储运业务,面对生产企业不断提高的要求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国有储运企业出现诸多不适应,遇到严重挑战。
九十年代以来,商业、物资、外贸等国家流通行政主管部门为推动国有流通储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储运企业的经营观念正在发生转变,服务功能与服务质量有了较大提高,但仍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以商业系统为例:
1992年商业部组织了2家大型储运企业和5家中小型储运与批发企业分别进行物流中心与配送中心试点,但由于各种原因,试点工作没有取得预期效果;
1995年以来,伴随着我国连锁商业的发展,商品的统一配送成为紧迫任务。国内贸易为了引导连锁商业健康、规范地发展,避免重复建设,先后召开了有储运企业与连锁商业企业参加的配送中心发展研讨会,协调储运与连锁企业充分利用现有物流设施开展社会化配送;成立内贸部商品物流配送中心发展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对有关社会化配送中心与大型边锁商业企业内部的配送中心的健康发展进行协调、指导与咨询。但由于各种原因,也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二)对目前现状的分析
1. 流通系统的国有储运公司拥有大量的物流设施,经 《中国物流市场供求分析与对策》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69936.html
1999年3月,中国仓储协会委托某咨询机构对中国物流市场进行了一次典型调查。调查范围覆盖全国,调查对象主要是家电、电子、日化、食品等行业的450家大中型工业企业,其中80%的企业产品销售全国或全球。经一个月的信函调查与面对而调查,收回90多份问卷。以下是这90多家企业的物流情况分析:
(一) 认为物流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程度:
(二) 很高 占7.9%
较高 占34.2%
一般 占48.7%
较低 占6.6%
很低 占2.6%
(二) 物流费用占产品销售费用的比例:
15%以下 51.5%
15-30% 38.2%
30-60% 8.8%
60%以上 1.5%
(三) 各种物流费用的构成比例: 主要的物流费用 构成比例 企业干线运输
40-60% 32.4%
60-80% 25%
80%以上 11.8%
仓储 40-60% 16.2%
60-80% 5.9%
包装 40-60% 7.4%
(四) 承担工业企业物流任务的主体:
全部委托第三方 52%
自理与委托相结合 68.8%
其中:委托比例在30%以下 42.3%
30-60% 36.5%
60%以上 21.2%
其中:委托的内容:
单纯运输 45.1%
单纯仓储 2.8%
运输与仓储 22.5%
综合物流 29.6%
(五) 企业目前采取的运输方式:
公路运输 63.3%
铁路运输 48.1%
多式联运 22.8%
航空运输 15.2%
水运 5.1% (是多项选择,有重复,合计不是100%)
(六) 工业企业对目前物流运作状况的认可情况
对自理方式不满意的 16.9%
满意的 83.1%
对委托方式不满意的 30.8%
满意的 69.2%
不满意的原因依次是:成本高;反应慢;产品破损多。
满意的原因依次是:成本低;反应快。
(七) 工业企业理想中的物流企业应具备的条件
依次为:全国网络化运输(门到门)
低风险低货损率
24小时服务
多式联运
(八) 有45.3%的企业正在寻找新的物流代理商
其中:75%的企业选择新型物流公司
3.1%企业选择纯仓储企业
其中:64.3%的企业希望新的物流商提供综合物流服务
28.6%的企业希望提供干线运输
7.2%的企业希望提供分销服务
结论:
1. 工业企业由过去对单纯仓储、运输的需求,开始逐步发展到对包括仓储在内的综合物流的需求:
2. 工业企业由过去对"大而全"、"小而全"、自办物流的追求与认可,开始逐步发展到寻求合格的第三方物流商;
3. 从工业企业对物流的需求和对目前物流运作质量的满意程度分析,中国的物流业发展才刚刚起步,任重而道远、潜力巨大。
二、物流服务供应状况分析
(一)历史沿革:
计划经济时期,商品流通的方针是为生产服务、为人民生活服务,流通是生产的"蓄水池",工业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绝大多数由流通企业进行销售、储存、运输。流通分为内贸与外贸,内贸又分为商业、物资、粮食、供销社等多个系统,每个系统中又分为批发、零售与储运企业。进入流通领域的商品,主要由各系统内专业储运公司及有关的批发公司进行仓储、运输业务,并且储运公司是根据批发公司的销售要求进行储运。
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工业自销、零售自采"的格局发展很快,商品储运体制出现重大变化:一方面,生产企业直接在市场上寻找仓储、运输企业,由此带动了非流通部门的储运企业与非国有储运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原来的国有流通储运企业由依托批发企业开展储运业务,发展到直接依托生产、零售企业开展储运业务,面对生产企业不断提高的要求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国有储运企业出现诸多不适应,遇到严重挑战。
九十年代以来,商业、物资、外贸等国家流通行政主管部门为推动国有流通储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储运企业的经营观念正在发生转变,服务功能与服务质量有了较大提高,但仍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以商业系统为例:
1992年商业部组织了2家大型储运企业和5家中小型储运与批发企业分别进行物流中心与配送中心试点,但由于各种原因,试点工作没有取得预期效果;
1995年以来,伴随着我国连锁商业的发展,商品的统一配送成为紧迫任务。国内贸易为了引导连锁商业健康、规范地发展,避免重复建设,先后召开了有储运企业与连锁商业企业参加的配送中心发展研讨会,协调储运与连锁企业充分利用现有物流设施开展社会化配送;成立内贸部商品物流配送中心发展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对有关社会化配送中心与大型边锁商业企业内部的配送中心的健康发展进行协调、指导与咨询。但由于各种原因,也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二)对目前现状的分析
1. 流通系统的国有储运公司拥有大量的物流设施,经 《中国物流市场供求分析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