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物流理念发展物流产业
要知道物流的定义,更要理解给出定义的背景和思维方式,要知道定义所代表的是什么,物流的概念统领的是什么,以及企业进入物流产业和开发物流服务新品种的途径和方法。对物流理念的把握于物流产业的发展更为重要。具体来说,就是要理解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运营方式的变化和这种变化对企业竞争战略态势的影响。
物流是个大概念。许多学者都认为或承认对物流存在不一致的看法。企业界则常常感到物流的概念过于宽泛而不易操作。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对“物流学”的术语标准化工作相对滞后使得有时缺乏研讨的共同平台;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国学的“物流”或“综合物流”与西学的“后勤”或“商业后勤”(区别于军事后勤)在语义上还是存在较大的差异,前者使人很自然的把物流看成是对一种状态的描述而少有支持、服务、响应、从属以及战略的意义;再一方面则是物流服务的运作几乎涉及到所有产业并要求这些产业进行物流化调整;第四个也是最重要的方面是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尤其是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经济”的浮现和发展使得几乎所有的经济和管理理念都在不断丰富之中。
当然,物流不是一个“筐”。如果一个概念以及由此所引发的产业是无所不包的话,就会因为没有特定的作业范畴而很快失去生命力。
正如世界银行运输专家兰布洛克所说:中国的物流产业“要在发展的初期就与国际接轨,不能自成一套”。
四、从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物流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存货的流动和储存的过程,是信息传递的过程,是满足客户需求的过程,是若干功能协调运作的过程,是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效益的过程,因此,物流也是一个规划、管理和控制的过程。
具体来说,物流的基本理念包含如下一些内容:
1,物流是制造商的产品工艺流程通过物料采购和实物分配这两个功能性活动分别向其供应商和客户两个方向的纵向延伸所构造的一体化供应链。因此,物流也是以制造商为中心即以产品的生产制造和市场营销为主线,以相关信息流协调供应商和客户行为的协作性竞争体系或市场竞争共同体。物流企业是服务供应商。
2,物流管理的核心是在供应链中流动的存货。所以物流管理在本质上是对存货资产的管理。这是企业理解物流体系,把握物流过程的关键所在。一般来说,企业存货的价值要占企业资产总额的25%左右,占企业流动资产的50%以上。因此,控制存货的数量,形态和分布,提高存货的流动性就成了企业可追求的“第三利润源泉”。所以也有学者从企业资产运营的角度,把物流解释为是对供应链中各种形态的存货进行有效协调,管理和控制的过程。因此,物流企业必须为制造商的存货管理提供解决方案。
3,物流系统的功能目标是满足客户需求。因此,从客户服务的角度来说,也有学者把物流定义为:要以正确的成本和正确的条件,去保证正确的客户在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地点,对正确的产品的可得性,即物流的7Rs概念。所谓产品的可得性,就是在客户想要得到产品时可能面临的时间和空间的距离问题。实际上,产品的可得性不仅是对物流系统功能评价的首要指标,也是物流系统优化的最主要目标。
4,存货资产必须在运动中创造价值而又不能不包含必要的停顿,因此物流管理的两个最主要的范畴,也是对产品的客户可得性影响最大的两个物流功能环节就是运输和储存。对一般制造业来说,运输成本要占物流总成本的45%左右,而存货维持成本则要占物流总成本的37%左右。所以,许多人也常把物流等同于一般的仓储和运输业务。
5,存货资产的移动是由许多功能性活动共同参与并逐步完成的。正是这些功能性活动构成了物流系统运行的基本模块。所以,任何能够提供这些功能服务的企业都可以作为物流业者加入到物流产业中去。物流服务具有可传递性。
6,由于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物流系统是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手段,故把波特教授有关《竞争战略》“价值链”的概念引入物流的系统管理,形成了“供应链”或“增值链”的概念。所以也常把物流过程称为一体化供应链。实际上,物流系统的竞争优势主要就取决于它的一体化程度。
7,企业是赢利性组织。物流系统管理的首要技术经济问题,也是系统管理的总体目标,就是以尽可能低的物流总成本支出来满足既定的客户服务水平,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企业的利润率。
那么,物流理念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呢?就是功能整合。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对前述的各种功能性活动进行统筹的安排和协调。王之泰教授在95年出版的《现代物流学》一书中明确指出:“包含在物流之中的新见解,是一点即破的,——就是将包装、运输、装卸、搬运、保管等等过去看来相互无关之举,用物流两个字统一起来”。
战术的整合变成了战略的决策。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客户正是通过功能的整合实现优势互补而结成策略联盟的。
五、物流服 《用物流理念发展物流产业(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70333.html
物流是个大概念。许多学者都认为或承认对物流存在不一致的看法。企业界则常常感到物流的概念过于宽泛而不易操作。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对“物流学”的术语标准化工作相对滞后使得有时缺乏研讨的共同平台;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国学的“物流”或“综合物流”与西学的“后勤”或“商业后勤”(区别于军事后勤)在语义上还是存在较大的差异,前者使人很自然的把物流看成是对一种状态的描述而少有支持、服务、响应、从属以及战略的意义;再一方面则是物流服务的运作几乎涉及到所有产业并要求这些产业进行物流化调整;第四个也是最重要的方面是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尤其是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经济”的浮现和发展使得几乎所有的经济和管理理念都在不断丰富之中。
当然,物流不是一个“筐”。如果一个概念以及由此所引发的产业是无所不包的话,就会因为没有特定的作业范畴而很快失去生命力。
正如世界银行运输专家兰布洛克所说:中国的物流产业“要在发展的初期就与国际接轨,不能自成一套”。
四、从
企业运营的的角度来解读物流的理念按照目前被普遍认同的由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在1985年所下的定义:“物流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的,为提高原料,在制品,制成品以及相关信息从供应到消费的流动和储存的效率和效益而对其进行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相应的物流功能性活动则包括:需求预测,订单处理,客户服务,分销配送,物料采购,存货控制,交通运输,仓库管理,工业包装,物资搬运,工厂和仓库或配送中心的选址,零配件和技术服务支持,退货处理,废弃物和报废产品的回收处理等。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物流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存货的流动和储存的过程,是信息传递的过程,是满足客户需求的过程,是若干功能协调运作的过程,是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效益的过程,因此,物流也是一个规划、管理和控制的过程。
具体来说,物流的基本理念包含如下一些内容:
1,物流是制造商的产品工艺流程通过物料采购和实物分配这两个功能性活动分别向其供应商和客户两个方向的纵向延伸所构造的一体化供应链。因此,物流也是以制造商为中心即以产品的生产制造和市场营销为主线,以相关信息流协调供应商和客户行为的协作性竞争体系或市场竞争共同体。物流企业是服务供应商。
2,物流管理的核心是在供应链中流动的存货。所以物流管理在本质上是对存货资产的管理。这是企业理解物流体系,把握物流过程的关键所在。一般来说,企业存货的价值要占企业资产总额的25%左右,占企业流动资产的50%以上。因此,控制存货的数量,形态和分布,提高存货的流动性就成了企业可追求的“第三利润源泉”。所以也有学者从企业资产运营的角度,把物流解释为是对供应链中各种形态的存货进行有效协调,管理和控制的过程。因此,物流企业必须为制造商的存货管理提供解决方案。
3,物流系统的功能目标是满足客户需求。因此,从客户服务的角度来说,也有学者把物流定义为:要以正确的成本和正确的条件,去保证正确的客户在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地点,对正确的产品的可得性,即物流的7Rs概念。所谓产品的可得性,就是在客户想要得到产品时可能面临的时间和空间的距离问题。实际上,产品的可得性不仅是对物流系统功能评价的首要指标,也是物流系统优化的最主要目标。
4,存货资产必须在运动中创造价值而又不能不包含必要的停顿,因此物流管理的两个最主要的范畴,也是对产品的客户可得性影响最大的两个物流功能环节就是运输和储存。对一般制造业来说,运输成本要占物流总成本的45%左右,而存货维持成本则要占物流总成本的37%左右。所以,许多人也常把物流等同于一般的仓储和运输业务。
5,存货资产的移动是由许多功能性活动共同参与并逐步完成的。正是这些功能性活动构成了物流系统运行的基本模块。所以,任何能够提供这些功能服务的企业都可以作为物流业者加入到物流产业中去。物流服务具有可传递性。
6,由于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物流系统是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手段,故把波特教授有关《竞争战略》“价值链”的概念引入物流的系统管理,形成了“供应链”或“增值链”的概念。所以也常把物流过程称为一体化供应链。实际上,物流系统的竞争优势主要就取决于它的一体化程度。
7,企业是赢利性组织。物流系统管理的首要技术经济问题,也是系统管理的总体目标,就是以尽可能低的物流总成本支出来满足既定的客户服务水平,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企业的利润率。
那么,物流理念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呢?就是功能整合。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对前述的各种功能性活动进行统筹的安排和协调。王之泰教授在95年出版的《现代物流学》一书中明确指出:“包含在物流之中的新见解,是一点即破的,——就是将包装、运输、装卸、搬运、保管等等过去看来相互无关之举,用物流两个字统一起来”。
战术的整合变成了战略的决策。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客户正是通过功能的整合实现优势互补而结成策略联盟的。
五、物流服 《用物流理念发展物流产业(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