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创新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作者/王海瑛
中国共产党榆树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王海瑛
近年来,榆树市委围绕人才强市战略,瞄准现代化农业大市发展目标,通过创新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为打造“天下第一粮仓”助力。
一、创建“四式”领导体系,凝聚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合力
从机构组建、投入保障、思路谋划和舆论宣传着手,不断创新农村实用人才的组织领导体系建设。
一是创建“梯次联抓”体系。把农村实用人才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在市委、基层党委和村级党组织三个层面成立了组织领导机构,实行“一把手”负总责,相关领导干部逐级、逐岗落实任务责任,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梯次联抓”机构体系,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保障。
二是创建“三投保障”体系。一投精力。把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纳入市、乡、村三级中心工作,集中各级领导力量和精力,做到“一把手”经常过问,主管领导深入研究,具体工作人员狠抓落实。二投政策。对农村实用人才给予重奖重用。每年市里拿出200 万元资金,用于补贴和奖励农村优秀实用人才。同时,对李航、邵建廷等12 名农村实用人才进行了提职重用,树立了“有为才有位”的人才成长导向。三投资金。每年投入1000 余万元的人才工作专项资金,用于项目开发、人才培养和工作运行等经费投入,为人才工作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撑。
三是创建人才规划体系。实施了村党组织书记“三个五选任计划”(即每年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选任5 名副乡镇长、招录5 名公务员、选聘5 名事业编制干部),已有张军、李传国等5 名村书记通过公开选聘转录为不同层次的“公职”干部;启动了“3+1”干部人才储备培养工程,即利用未来5 年时间,储备培养乡局级正职85 名、副职300 名、村级后备干部1164 名,储备优秀专业人才400 名。目前根据人才发展的途径和成长特点,已经采取“三荐一考”的形式扎实启动。
四是创建舆论宣传体系。依托两台一港主渠道进行“阵地式”宣传,利用各级会议进行“传导式”宣传,通过典型选树进行“辐射式”宣传,扎实创建“横向联动、纵向贯通、立体交叉、全面覆盖”的舆论宣传体系,积极营造有利于农村实用人才成长的舆论氛围。
二、创建“五+四”培育模式,增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内力
针对以往农村实用人才总量不足、质量不优,尤其在县域经济发展上作用不强等客观问题,创建了农村实用人才“五+四”培育模式。
“五”,即“五培训”模式。一是专家帮带培训。每年投入100 万元资金,聘请省内外行业专家帮带教学。今年,就有50 余名专家在五棵树、弓棚、太安等乡镇建立了蔬菜、马铃薯等产业项目专家大院和示范园区。二是院校深造培训。依托“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和乡村干部学历教育,通过出台《扶持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毕业学员回乡创业的优惠政策》助推,调动了适龄青年院校学习深造和返乡创业积极性。涌现出臧小舟、张宏等一批返乡大学生创业带富骨干,产生了毛树千、张胜利等一批返乡大学生“村官”。目前,全市有“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毕业生555 人,其中156人拥有创业项目、80 人领办了各类新经济组织、246 人当选为村干部,成为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三是职教中心统一培训。对职教中心的功能、师资和教学任务等不断进行整合和完善,并加大资金和设施投入力度,充分发挥了职教中心培训人才的主阵地作用。近年来,每年都承办10余期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每年培训人员都超过5000 人次。四是市场需求培训。立足每年有40 万人外出务工的实际情况,根据用工方的招工要求,市乡两级通过聘请域内外专家,对输出者进行岗前有针对性的集中培训。五是远程网络培训。依托全市28 个乡镇街、388 个村的远程教育站点,由市人才办牵头,市直涉农部门配合,围绕棚膜蔬菜种植、精品畜牧养殖等农村生产实用技术内容,编制乡土教材,刻录教学光碟,进行网络远程培训。为推广实用技术、推介实用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起到了催化剂作用。
“四”,即“四引进”方法。在人才引进上,我们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加大了柔性引进人才力度。一是高薪聘任式引进。近年来,通过为域外高精尖人才购置公寓、配置轿车,并给予高薪待遇等措施,先后引进国家和省级专家18 人,成立了榆树市专家智囊团;把长春市500 名博士生智力资源引进榆树,组建了工作站,充分发挥了高层次人才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二是筑巢引凤式引进。根据人才要求,积极提供个性化服务。为了成功引进拥有8项国家技术专利的域外园艺特产业专家戴永和韩凤,由市政府投资100 万元,为他们建立了蔬菜生产高科技示范园区,为北方冬季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打造了巨大引擎。三是校地合作式引进。通过与国家、省市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建立合作联系,引进了65 名中国农科院、省农大等农业专家。通过科研攻关,拉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四是请进流动式引进。根据产业发展需求,通过请进域外专家在电视台开办讲座,走进田间地头、工厂车间,进行巡回指导,有效破解了农民生产难题。
三、创建“三项特色”载体,激发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活力
为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引带作用,榆树市立足实际,创建了“三项特色”载体。
一是建设了“三大人才高地”。在上级组织部门的高度重视下,通过采取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等有针对性的措施,扎实推进了吉林省粮食深加工人才高地、蔬菜产业人才高地、酒业人才高地建设,“孵化”了一批粮食深加工、园艺和酒业等乡土精英人才。目前,通过“三大人才高地”建设,引进中粮、帝斯曼等大中型企业20 余家,各类人才200 多人,吸纳当地实用人才1000 多人,创经济效益上千万元。
二是实施了“三个人才项目”。通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深化落实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采取思想引导、政策扶持、技术培训等措施,全面实施了“产业支书”、“致富能手”和“专业人才”项目。目前,全市拥有产业支书370 人、致富能手
《创新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