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管理学——司法改革过程中孕育出来的新学科/韦群林法律论文网
有能力独立、中立的司法权体系当中,如何进行组织构建、人事管理、诉讼运行管理,弘扬司法公正、司法效率的主题,“完善以审判为中心的审判流程管理制度,确保审判工作高效运行”;“完善以法官管理为中心的法官队伍管理制度”;加强“审判工作宏观指导机制、审判流程管理机制、审判质量管理机制、执行工作管理、队伍管理机制、综合协调和后勤保障机制”的管理[8] 等等微观司法管理问题。
在宏、微观司法管理的比重上,随着政治文明建设水平的提高与司法制度的完善,应减少前者、加大后者。换言之,应以问题为中心,动态、合理调整两者的合理比重。
三、司法管理学研究课题刍议
司法管理关注的领域广泛而深刻,进行列举肯定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但是,一个用心而认真的描述,哪怕显得很不成熟,总会有助于学科建设和研究的深化。
按照笔者粗浅的管见,中国特色的司法管理学似乎不能忽视以下内容:
1、司法权的独立性、中立性等特征及如何通过政治制度的构建,实现司法权独立运行的制度条件。着重研究司法与政治、司法与宗教、司法与政党、司法与立法、司法与行政、司法与军队、司法与舆论、司法与仲裁、司法与非司法调解、司法与国内司法权的国际让渡及其他公共权力的关系、区别和分界线,弄清独立的司法权的最低限度,明确合理的司法审查的范围等特点在宏观、宪法层面上完成司法独立、中立的制度设计与实现。包括司法人权、司法主权、司法文化、司法心理、司法目标、司法管理主体、客体、司法资源的开发、司法改革等等宏观内容。要体现司法民有、民治、民享的主权在民思想和司法保障人权、司法实现正义的本体价值和理念,肃清司法“阶级斗争工具论”的流毒。管理层次上,处于“宏观”、“哲学”、“制度”的高度。
2、在完成司法权的划分以后,研究如何完成司法组织的设置与构建。比较
及选择一元与二元司法制度(如美国的联邦与州两套司法系统)、统一与分散(如在普通法院以外设置宪法法院、行政法院)的司法制度、与行政区相同与差别的司法系统、层级不同的司法组织的幅度、上下级司法组织的关系如何等内容,尤其是理清检察权与司法权的关系,选择司法组织的模式与层次。
3、司法官员的任职资格、职业保障和监督等司法人力资源管理。
4、包括宪法诉讼在内的诉讼制度设计,包括受案范围、审判模式、审级、
证据制度、司法鉴定的地位、错误判决的救济与限度、司法不作为情况下的诉权保障、司法执行的模式、对仲裁、公证、外国裁判的监督和支持等等内容。
5、司法监督及危机管理。
6、司法财务、行政管理。
7、微观司法管理,包括微观司法组织内行为,如组织机构设置、财务后勤
支持、司法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司法领导、司法司法腐败防治等;组织外功能和行为,主要是诉讼功能的发挥和裁判公正目标的实现。同时,研究审判为中心、审判流程管理、审判质量管理机制、执行工作管理、队伍管理机制、综合协调和后勤保障机制等。关于这方面,可以大力借鉴、移植其国外的先进的司法科学管理经验与做法,提高我国微观司法管理水平。
8、司法管理的比较研究。
四、结束语
从砸烂司法到恢复司法,仅仅是开始、仅仅是形式、仅仅是在表面上没有将其砸烂。问题的关键是让司法成为司法,让其真真行使独立的判断权,发挥社会矛盾“减压阀”、社会正义的最后屏障的应有作用,而不是将其沦为政治的婢女、党派的工具、行政的附庸、地方的保镖、民怨的激素(出现具体的纠纷一般不会导致动乱,但纠纷总体得不到公正的司法解决、让民众只好于草莽之间寻求“正义”,却往往会嬗变为社会动乱)和转业、退伍军人的安置所。正是对司法权运行现状的不满,正是这种改变现状的强烈诉求,才在20世纪末的中国引发了“司法改革”,并在全社会各阶层澎湃地发散着激情和希望。但激情的司法改革如果最终不收敛于制度化建设的司法管理,则其当初的目标未必能够实现——至少是难以有效率地实现。
--------------------------------------------------------------------------------------------
韦群林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电路48弄20号204室 13917514808 rinoceros@163.com
上海市华达律师事务所律师、法学硕士、南京理工大学司法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
--------------------------------------------------------------------------------------------
注解:
[1] 参见贺卫方:《中国司法管理制度的两个问题》,注解一当中的说明。该文原载《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7期,后经《新华文摘》1998年第3期转载,并在国际互连网多家网站上流传。
[2]如吴肇基主编的《公共管理学》(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第六章“公共司法管理”、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小组编的《美英德法四国司法制度概况》(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张学军主编的《检察管理学》等等;此外,最高人民法院肖扬院长2003年12月15日在题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更有力的司法保障》讲话及 2004年3月10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所作的《完善司法管理,加强队伍建设》工作报告当中,完善司法管理、实现裁判公正、提高审判效率成了反复强调的内容;另我国知名诉讼法学专家、海南大学校长、南京理工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谭世贵教授也从2004年开始招收、指导“司法管理”研究方向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中国的“民主摇篮”北京大学也建立了高水平的“政府管理学院”;等等。
[3]2004年3月29日搜索。
[4]蔡定剑著:《历史与变革——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历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第32-35页。
[5]同注解1。
[6]李龙主编:《西方法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第2版,第38-39页。
[7]王利明著:《司法改革研究》(修订本),法律出版社,2001年1月第2版,第
[8]肖扬:《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04年第1期,第11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71148.html
在宏、微观司法管理的比重上,随着政治文明建设水平的提高与司法制度的完善,应减少前者、加大后者。换言之,应以问题为中心,动态、合理调整两者的合理比重。
三、司法管理学研究课题刍议
司法管理关注的领域广泛而深刻,进行列举肯定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但是,一个用心而认真的描述,哪怕显得很不成熟,总会有助于学科建设和研究的深化。
按照笔者粗浅的管见,中国特色的司法管理学似乎不能忽视以下内容:
1、司法权的独立性、中立性等特征及如何通过政治制度的构建,实现司法权独立运行的制度条件。着重研究司法与政治、司法与宗教、司法与政党、司法与立法、司法与行政、司法与军队、司法与舆论、司法与仲裁、司法与非司法调解、司法与国内司法权的国际让渡及其他公共权力的关系、区别和分界线,弄清独立的司法权的最低限度,明确合理的司法审查的范围等特点在宏观、宪法层面上完成司法独立、中立的制度设计与实现。包括司法人权、司法主权、司法文化、司法心理、司法目标、司法管理主体、客体、司法资源的开发、司法改革等等宏观内容。要体现司法民有、民治、民享的主权在民思想和司法保障人权、司法实现正义的本体价值和理念,肃清司法“阶级斗争工具论”的流毒。管理层次上,处于“宏观”、“哲学”、“制度”的高度。
2、在完成司法权的划分以后,研究如何完成司法组织的设置与构建。比较
及选择一元与二元司法制度(如美国的联邦与州两套司法系统)、统一与分散(如在普通法院以外设置宪法法院、行政法院)的司法制度、与行政区相同与差别的司法系统、层级不同的司法组织的幅度、上下级司法组织的关系如何等内容,尤其是理清检察权与司法权的关系,选择司法组织的模式与层次。
3、司法官员的任职资格、职业保障和监督等司法人力资源管理。
4、包括宪法诉讼在内的诉讼制度设计,包括受案范围、审判模式、审级、
证据制度、司法鉴定的地位、错误判决的救济与限度、司法不作为情况下的诉权保障、司法执行的模式、对仲裁、公证、外国裁判的监督和支持等等内容。
5、司法监督及危机管理。
6、司法财务、行政管理。
7、微观司法管理,包括微观司法组织内行为,如组织机构设置、财务后勤
支持、司法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司法领导、司法司法腐败防治等;组织外功能和行为,主要是诉讼功能的发挥和裁判公正目标的实现。同时,研究审判为中心、审判流程管理、审判质量管理机制、执行工作管理、队伍管理机制、综合协调和后勤保障机制等。关于这方面,可以大力借鉴、移植其国外的先进的司法科学管理经验与做法,提高我国微观司法管理水平。
8、司法管理的比较研究。
四、结束语
从砸烂司法到恢复司法,仅仅是开始、仅仅是形式、仅仅是在表面上没有将其砸烂。问题的关键是让司法成为司法,让其真真行使独立的判断权,发挥社会矛盾“减压阀”、社会正义的最后屏障的应有作用,而不是将其沦为政治的婢女、党派的工具、行政的附庸、地方的保镖、民怨的激素(出现具体的纠纷一般不会导致动乱,但纠纷总体得不到公正的司法解决、让民众只好于草莽之间寻求“正义”,却往往会嬗变为社会动乱)和转业、退伍军人的安置所。正是对司法权运行现状的不满,正是这种改变现状的强烈诉求,才在20世纪末的中国引发了“司法改革”,并在全社会各阶层澎湃地发散着激情和希望。但激情的司法改革如果最终不收敛于制度化建设的司法管理,则其当初的目标未必能够实现——至少是难以有效率地实现。
--------------------------------------------------------------------------------------------
韦群林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电路48弄20号204室 13917514808 rinoceros@163.com
上海市华达律师事务所律师、法学硕士、南京理工大学司法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
--------------------------------------------------------------------------------------------
注解:
[1] 参见贺卫方:《中国司法管理制度的两个问题》,注解一当中的说明。该文原载《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7期,后经《新华文摘》1998年第3期转载,并在国际互连网多家网站上流传。
[2]如吴肇基主编的《公共管理学》(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第六章“公共司法管理”、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小组编的《美英德法四国司法制度概况》(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张学军主编的《检察管理学》等等;此外,最高人民法院肖扬院长2003年12月15日在题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更有力的司法保障》讲话及 2004年3月10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所作的《完善司法管理,加强队伍建设》工作报告当中,完善司法管理、实现裁判公正、提高审判效率成了反复强调的内容;另我国知名诉讼法学专家、海南大学校长、南京理工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谭世贵教授也从2004年开始招收、指导“司法管理”研究方向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中国的“民主摇篮”北京大学也建立了高水平的“政府管理学院”;等等。
[3]2004年3月29日搜索。
[4]蔡定剑著:《历史与变革——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历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第32-35页。
[5]同注解1。
[6]李龙主编:《西方法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第2版,第38-39页。
[7]王利明著:《司法改革研究》(修订本),法律出版社,2001年1月第2版,第
92-97页。
[8]肖扬:《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04年第1期,第11页。
《司法管理学——司法改革过程中孕育出来的新学科/韦群林法律论文网(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