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理工论文 >> 电子通信论文 >> 正文

基于77E58的高速行式热敏打印机控制板的研制


一点行的时间为:0.765+1+0.667=2.43ms,打印速度为410点行/秒;用先进的控制模式,打印每一点行的时间为:1+0.667=1.667ms,打印速度为599点行/秒。由此可见,控制模式对打印速度影响很大。
  
  3硬件设计
  
  本打印机控制板的硬件总体框图如图3所示。整个电路主要由主控电路、走纸电机控制及打印头状态检测电路、打印头保护电路及头温测量电路组成。
  
  3.1主控电路
  
  主控电路由微处理器、IMP810复位芯片、62256静态存储器、29C040FLASH、XC9536CPLD、Max232串行接口芯片组成。
  
  考虑到价格及采购的便易,本控制板采用Winbond的高速微处理器77E58,77E58的时钟频率为40MHz,每个机器周期为4时钟周期。控制程序、ASCII字符的字型码(24×12)以及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及中国电信的图标存放在77E58的内部32K字节的FLASH中,32K的62256静态存储器主要作为接收数据缓冲区,512K的29C040存放24×24点阵的国标一、二级汉字字库及1~3区的字符。XC9536实现的功能主要有:扩展77E58地址线以访问29C040、并行接口数据的锁存及控制、部分热敏头控制信号的产生等。
  
  图4走纸电机控制电路
  
  将内存的点行缓冲区的数据输出到打印头的移位寄存器中,可以有不同的方式。一种是用外加74LS166移位寄存器,但这种方法会导致外围电路复杂;第二种可采用DSP控制器本身的串行同步口进行传送。本控制板直接采用单片机的I/O口线,用软件移位的方法,将要打印的字节数据转换为串行数据移到打印头的寄存器中。本控制板采用先进的控制方式,即利用行式热敏打印机的双缓冲寄存器结构,在给打印头加热时,CPU进行数据转换和数据传输。采用40MHz的77E58,传送576个点数据(72字节)的时间小于打印头的加热时间(一般为1ms左右),故这种方法既接口简单又不影响打印速度。
  
  3.2走纸电机控制电路
  
  LTP2342走纸电机采用的是双极斩波驱动的步进电机,本控制板采用三菱公司的步进电机专用驱动电路M54646来驱动走纸电机,控制电路如图4所示。M54646为恒流斩波驱动的步进电机控制芯片,通过控制VR脚的电压控制供给步进电机的电流。一般来说,供给的电流越大,步进电机的力矩越大,但走纸噪音也越大。在能带动打印纸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较小的供电电流。通过VR1与VR2的组合,可以给54646提供不同的基准电压VR,从而给走纸电机提供不同的供电电流。
  
  3.3打印头保护及头温测量电路
  
  对打印头的保护是打印机控制板好坏的重要标志。由于行式热敏打印机对发热元件的加热时间都是毫秒级,如果对发热元件连续加热超过1秒,将会烧坏打印头,因此对打印头的保护必须及时、可靠。
  
  从行式打印机的原理图中可以看出,要使发热元件加热,除寄存器中数据点为高外,还必须将头电压Vp接到供电电源且DST脚为低电平。只要任一条件不满足,就不可能给打印头加热,也就不会烧坏打印头。一般电路都是用单片机控制DST及Vp电源,如果单片机正常工作,则可以保护打印头,但如果单片机本身损坏,就很可能烧坏打印头。本电路采用了双重保护电路,DST由单片机控制,对Vp的控制则采用一种独立于单片机的保护电路。保护电路如图5所示。图中打印头的电源Vp是通过开关管连接到供电电源,对开关管的控制是通过一个可重触发的单稳触发器?穴74HC123?雪进行的。当在触发器的2脚加入一个脉冲时,触发器就会控制开关管导通一定时间,导通时间由C39和R34决定。如果不在导通时间内,再在2脚继续加入触发脉冲,则开关管关断。开始上电时由复位信号加到触发器的3脚,使开关管关断。这样如果单片机损坏,则不可能复位后在2脚产生脉冲信号,开关管也就不可能导通。这种双重保护电路大大提高了保护打印头的可靠性,在本控制板的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保护效果。
  
  图5打印头保护及头温测量电路
  
  由于对头温检测的精度要求不是很高,本电路采用软件的方法实现A/D转换。打印头的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连到TH脚,温度越高,TH电位越高。转换前将TEMP脚置低,转换时将TEMP脚置高,这样就通过电阻R22对电容C13进行充电。单片机每隔一定时间采集一次TE_MPO状态,这样温度越高,比较器输出电位翻转的时间越长,从而采集的数据越大。
  
  4软件设计
  
  软件的主要功能是接收来自主机通过串口或并口

《基于77E58的高速行式热敏打印机控制板的研制(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71368.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电子通信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