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民营化背景下关于我国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的若干思考
逆民营化背景下关于我国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的若干思考
谭新雨,甄旭雷(云南师范大学 历史与行政学院,昆明 650500)
摘 要:近年来在我国公共服务提供的过程中出现了若干难题,而西方逆民营化趋势呈现出了逆民营化发展的新取向,因此,我们可以将市场经济对公共服务的内在要求作为东西方共同逻辑支点,采取动态选择服务提供方式、强化政府责任、多方提供服务、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协调机制等有效举措。
关键词:逆民营化;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均等化
中图分类号:D6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3-0011-02
一、国外逆民营化概述
(一)逆民营化理论
逆民营化是指公共部门(政府)将承包给私营部门的公共服务收归公共部门(政府)所有,并重新由政府提供的过程[1]。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政府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朝着逆民营化方向发展,这种逆民营化趋势的发展反映了政府公共服务模式的剧变,也表明了新公共管理改革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二)国外逆民营化现象
美国最著名的例子是9·11事件之后,美国将28000名机场安全人员从私人承包商那里转到联邦系统[2]。在新西兰,私有化后12年的新西兰航空公司被重新收为国有[3]154-157。另外,加拿大的民营化也出现了逆民营化趋势。玻利维亚争取社会主义运动总统候选人埃沃·莫拉莱斯以超过半数的高得票率直接当选,之后宣布将实施一系列社会改革,彻底摒弃新自由主义和私有化的经济政策,把天然气等能源工业企业收归国有。委内瑞拉也正积极在能源、电讯和制造业领域推行国有化,先后将一批跨国公司拥有的企业重新收归国有[4]。
(三)国外逆民营化成因简析
1.民营化实践过程中的失败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民营化的负面效应越来越明显,例如,美国的财产分布情况是,5%的人占有58%的财产,10%的人占有70%的财产。在社会各阶层的收入增长率方面,在过去20多年里,高收入者收入增长率高,而80%的普通工薪阶层的收入增长呈负值[5]4。2007年,工薪收入者中,1%的高收入者的收入占所有工资收入的23%,是1928年以来最高值[6]。
2.新公共行政理论的兴起
首先,新公共管理运动遇到了巨大挫折,各国都在深思进行第二轮改革,注重政府的整体治理,主张强化政府的领导能力和管理能力。因此,在这种背景下,收回外包的服务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另外,公共行政理论由90年代对市场作用的一味崇尚发展至90年代中期以后对政府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的重新重视,寻求政府与市场的平衡。
3.政府追求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从追求效率到以公平为主,追求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政府把公共服务外包给企业,是本着维护社会公平的目的。然而,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注重的是效率和经济效益。因此,在民营化过程中,企业为了实现效益最大化,偏离了最初目标,这样也就破坏了政府外包公共服务的初衷,导致了逆民营化现象的产生发展。
二、我国民营化改革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剖析
(一)中国民营化发展现状
在企业改革方面,进行政企分开,公司实行股份制,主张市场竞争。
在教育事业方面,在高校,为了提高高校后勤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随着政府一系列鼓励政策和法规的颁布实施,许多高校引进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和经营了一批后勤设施项目。
从农村民营化的形式看,基本是以租赁的形式出现。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深化了农村的改革,并提出农户在承包期内可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完善流转办法,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济。
另外,在医疗卫生领域、公交领域等,也均出现了民营化现象。
(二)我国民营化发展过程中凸显的问题及成因
第一,公共服务均等化受到威胁,严重影响到社会不公平。由于政府将公共服务项目外包给企业,企业本身就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在公共服务提供的过程中,企业会选择容易获利的项目,进行积极供给;对于那些不能获利或较少获利但又不得不提供的公共服务,则选择消极供给。
第二,容易形成垄断,公共服务质量不高。在我国诸多公共服务项目的民营化过程中,政府和企业达成协议,企业以政策优惠等条件取得公共服务项目的经营权之后,公共服务的提供方由企业承担,而这往往由一方企业进行提供,容易形成新的私人垄断现象,缺乏竞争机制。
第三,腐败和政府寻租行为滋生。(管理科学论文 fanwen.oyaya.net)在公共服务项目招标过程中,企业为了获取政策优惠或经营垄断,往往以行贿或者较高代价来取得该项公共服务的经营权;另一方面,从经济人假设出发思考,政府在具有公共性的同时,也具有自利性,在公共政府在公共服务项目外包招标的过程中设租, 《逆民营化背景下关于我国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的若干思考》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71738.html
谭新雨,甄旭雷(云南师范大学 历史与行政学院,昆明 650500)
摘 要:近年来在我国公共服务提供的过程中出现了若干难题,而西方逆民营化趋势呈现出了逆民营化发展的新取向,因此,我们可以将市场经济对公共服务的内在要求作为东西方共同逻辑支点,采取动态选择服务提供方式、强化政府责任、多方提供服务、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协调机制等有效举措。
关键词:逆民营化;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均等化
中图分类号:D6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3-0011-02
一、国外逆民营化概述
(一)逆民营化理论
逆民营化是指公共部门(政府)将承包给私营部门的公共服务收归公共部门(政府)所有,并重新由政府提供的过程[1]。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政府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朝着逆民营化方向发展,这种逆民营化趋势的发展反映了政府公共服务模式的剧变,也表明了新公共管理改革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二)国外逆民营化现象
美国最著名的例子是9·11事件之后,美国将28000名机场安全人员从私人承包商那里转到联邦系统[2]。在新西兰,私有化后12年的新西兰航空公司被重新收为国有[3]154-157。另外,加拿大的民营化也出现了逆民营化趋势。玻利维亚争取社会主义运动总统候选人埃沃·莫拉莱斯以超过半数的高得票率直接当选,之后宣布将实施一系列社会改革,彻底摒弃新自由主义和私有化的经济政策,把天然气等能源工业企业收归国有。委内瑞拉也正积极在能源、电讯和制造业领域推行国有化,先后将一批跨国公司拥有的企业重新收归国有[4]。
(三)国外逆民营化成因简析
1.民营化实践过程中的失败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民营化的负面效应越来越明显,例如,美国的财产分布情况是,5%的人占有58%的财产,10%的人占有70%的财产。在社会各阶层的收入增长率方面,在过去20多年里,高收入者收入增长率高,而80%的普通工薪阶层的收入增长呈负值[5]4。2007年,工薪收入者中,1%的高收入者的收入占所有工资收入的23%,是1928年以来最高值[6]。
2.新公共行政理论的兴起
首先,新公共管理运动遇到了巨大挫折,各国都在深思进行第二轮改革,注重政府的整体治理,主张强化政府的领导能力和管理能力。因此,在这种背景下,收回外包的服务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另外,公共行政理论由90年代对市场作用的一味崇尚发展至90年代中期以后对政府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的重新重视,寻求政府与市场的平衡。
3.政府追求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从追求效率到以公平为主,追求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政府把公共服务外包给企业,是本着维护社会公平的目的。然而,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注重的是效率和经济效益。因此,在民营化过程中,企业为了实现效益最大化,偏离了最初目标,这样也就破坏了政府外包公共服务的初衷,导致了逆民营化现象的产生发展。
二、我国民营化改革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剖析
(一)中国民营化发展现状
在企业改革方面,进行政企分开,公司实行股份制,主张市场竞争。
在教育事业方面,在高校,为了提高高校后勤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随着政府一系列鼓励政策和法规的颁布实施,许多高校引进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和经营了一批后勤设施项目。
从农村民营化的形式看,基本是以租赁的形式出现。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深化了农村的改革,并提出农户在承包期内可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完善流转办法,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济。
另外,在医疗卫生领域、公交领域等,也均出现了民营化现象。
(二)我国民营化发展过程中凸显的问题及成因
第一,公共服务均等化受到威胁,严重影响到社会不公平。由于政府将公共服务项目外包给企业,企业本身就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在公共服务提供的过程中,企业会选择容易获利的项目,进行积极供给;对于那些不能获利或较少获利但又不得不提供的公共服务,则选择消极供给。
第二,容易形成垄断,公共服务质量不高。在我国诸多公共服务项目的民营化过程中,政府和企业达成协议,企业以政策优惠等条件取得公共服务项目的经营权之后,公共服务的提供方由企业承担,而这往往由一方企业进行提供,容易形成新的私人垄断现象,缺乏竞争机制。
第三,腐败和政府寻租行为滋生。(管理科学论文 fanwen.oyaya.net)在公共服务项目招标过程中,企业为了获取政策优惠或经营垄断,往往以行贿或者较高代价来取得该项公共服务的经营权;另一方面,从经济人假设出发思考,政府在具有公共性的同时,也具有自利性,在公共政府在公共服务项目外包招标的过程中设租, 《逆民营化背景下关于我国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