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理工论文 >> 电子通信论文 >> 正文

中间件技术研究


,可以配置到包括Windows平台在内的任何服务器端环境中去。缺点是缺少一系列的接口支持,技术进入门槛高,开发起来的难度大。
  
  3.3MicrosoftDNA2000
  
  MicrosoftDNA2000(DistributedinterNetApplications)是Microsoft在推出Windows2000系列操作系统平台基础上,在扩展了分布计算模型以及改造BackOffice系列服务器端分布计算产品后发布的新的分布计算体系结构和规范。
  
  在服务器端,DNA2000提供了ASP、COM、Cluster等的应用支持。目前,DNA2000在技术结构上有着巨大的优越性。一方面,由于Microsoft是操作系统平台厂商,因此DNA2000技术得到了底层操作系统平台的强大支持;另一方面,由于Microsoft的操作系统平台应用广泛,因此在实际应用中,DNA2000得到了众多应用开发商的采用和支持。
  
  DNA2000融合了当今最先进的分布计算理论和思想,如事务处理、可伸缩性、异步消息队列、集群等内容。DNA使得开发可以基于Microsoft平台的服务器构件应用,其中,如数据库事务服务、异步通讯服务和安全服务等,都由底层的分布对象系统提供。
  
  以Microsoft为首的DCOM/COM/COM+阵营,从DDE,OLE到ActiveX等,提供了中间件开发的基础,如VC,VB,Delphi等都支持DCOM,包括OLEDB在内新的数据库存取技术,随着Windows2000的发布,Microsoft的DCOM/COM/COM+技术,在DNA2000分布计算结构基础上,展现了一个全新的分布构件应用模型。首先,DCOM/COM/COM+的构件仍然采用普通的COM(ComponentObjectModel)模型。COM最初作为Microsof
  
  
  
  t桌面系统的构件技术,主要为本地的OLE应用服务,但是随着Mi-crosoft服务器操作系统NT和DCOM的发布,COM通过底层的远程支持使得构件技术延伸到了分布应用领域。DCOM/COM/COM+更将其扩充为面向服务器端分布应用的业务逻辑中间件。通过COM+的相关服务设施,如负载均衡、内存数据库、对象池、构件管理与配置等等,DCOM/COM/COM+将COM、DCOM、MTS的功能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概念、功能强的构件应用体系结构。而且,DNA2000是单一厂家提供的分布对象构件模型,开发者使用的是同一厂家提供的系列开发工具,这比组合多家开发工具更有吸引力,不足是依赖于Mi-crosoft的操作系统平台,因而在其它开发系统平台如(Unix、Linux)上不能发挥作用。
  
  4中间件技术的发展趋势
  
  4.1网格技术
  
  中间件技术当前所面临的重大挑战是要在互联网这个复杂的分布式系统中构建应用程序。许多计算机专家认为,将整个互联网的各种资源全部整合在一起,为用户提供统一的服务,是相当困难甚至难以实现的。当然,对于具体的应用领域,具体的网络区域,用中间件技术将其中的各种资源整合在一起还是相当有前景的。目前方兴未艾的网格(GRID)技术实质上即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的中间件系统,可同时运用网络中所有的CPU、存储器、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资源,用户通过PC、手机或PDA,可从互联网上获取来自全球的资源,互联网将变成一个虚拟的、强大的计算平台。网格的重要特征是对资源的共享和管理,包括:(1)计算资源。启动程序,监测、控制进程运行;对分配给进程的资源的管理机制;查询功能,确定硬、软件状态、相关负载信息和队列状态等。(2)存储资源。上载、下载文件;对分配给数据传输的资源(空间、磁盘带宽、网络带宽、CPU)的管理机制,确定可用空间、带宽使用率等相关负载信息。(3)网络资源。提供控制分配给网络传输的资源的管理机制;查询网络状态和负载的功能。(4)代码库。管理源码和目标码的机制。另外,网格系统还应包括:①网格特有事务所需要的通信和认证协议,通信协议允许资源之间交换数据,功能包括传输、寻径和名字服务。建立在通信协议之上的认证协议为确认用户和资源的身份提供加密安全机制。②管理一组相关联的资源集合,并负责资源集合之间的交互,包括:目录服务、合作分配资源任务调度服务、监控诊断服务、数据复制服务、支持网格的编程、软件发现服务、团体授权服务等。
  
  4.2面向移动计算
  
  移动计算问题可以具体展开为三个方面:①用户移动。无论用户处在什么位置,都能为其提供一致的工作环境,包括用户的配置信息和他所“订阅”的

《中间件技术研究(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72026.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电子通信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