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生态法律文化的现代价值
春、孟冬时节对水资源要实施通衢、修堤防等措施。
封建社会后期,因人口增长、战争、自然灾害等原因,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明清政府虽迫于人口压力,多次推行“弛禁”政策,但在风调雨顺年间,也都不忘规定应按照月令“时禁”,“不违农时”,保护动植物生长,维护生活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如,《大清律例》卷三十九载:“凡不修河防及修而失时者,提调官吏各笞五十;……若不修圩岸及修而失时者,笞三十。”雍正二年,清世宗下令:“仍严禁非时之斧斤”,即严禁在树木生长期砍伐之。
总之,作为人与自然关系的主流思想,“天人合一”的内涵在历史演变中虽然经历了不断论证和丰富的过程,但其主脉与中心未变。它超越了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既尊重人的利益、人的价值,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又强调自然的利益和价值,尊重自然规律,追求人与自然共生与和谐发展。尤其是其“时禁”内容所包含的生态保护和资源持续利用的朴素思想,至今看来仍具有积极意义。
二、传统社会生态道德教化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礼法结合”、“德主刑辅”、“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基本特征,从传统生态保护意识的培养和生态法律的实施关系上看,道德教化占据着重要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现代社会而言,传统生态道德教化为我们构建环境道德与环境法律的良性互动,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
(一)传统生态伦理道德教化培养了朴素的生态保护意识
中国古代的仁人志士和开明君主,不仅大力倡导“天人和德”、“民胞物与”、“节用爱物”等思想,宣扬“取之以时”、“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等伦理道德原则,而且还将这些生态伦理道德思想贯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如古代流传的诸如“网开三面”、“面革断罟”等劝导人们保护自然的传说和“三驱礼”的狩猎传统,东汉以后在儒道两教影响下盛行的“不杀生”、“放生”等习俗,以及在有识之士中倡导的“饮食起居、黜奢崇俭”等行为规范等。这些传说和典故,强化了占主流地位的生态道德观,至少在统治阶级内部起到了示范作用。为了以道德教化开启民智,《淮南子》详尽地阐述了自然界万物相生相长的客观规律,充溢着朴素的唯物观和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如教育人们遵循自然规律,依照一定的农事节令进行生产活动,才能“喻覆育,万物群生,润于草木而侵于金石,禽兽硕大,毫毛润泽,羽翼奋也”。一方面规劝人们的生产活动不能违背自然界及自身的规律,否则就会事与愿违,因为“各用于其所适,施之于其所宜”;另一方面提出统治者必须爱护民力,切不可随意大兴土木,“民春以力耕,暑以强耘,秋以收敛,冬间无事,以伐木而积之,负轭而浮之河,是用民不得休息也”。为保持资源可持续利用,《吕氏春秋·义尝》教导人们不要进行毁灭性开发使用:“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坟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种种事例说明,一些以宣扬礼义和道德教化为目的的传统经典文献,强化了统治者的生态意识,对当时及后世的生态保护法律和资源利用实践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二)生态道德习俗为民间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基本依据
如果说,上述事例还只是古代帝王和上层有识人士的生态道德观念和教化,尚不足以说明古代生态道德教化的全貌及整体作用,那么,盛行于各民族中间的不同民俗,则可充分说明生态道德教化在保护传统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方面的突出作用。由于农业生活方式和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古代各民族对自然生存环境的依赖性都很强。在他们的观念中,基本上都有“敬天”、“崇天”的意识,以至对周围的动物、植物、山水、火等形成强烈的崇拜、敬畏之感,而这种观念则具体构成了各民族朴素的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观。尤其是在少数民族生活地区,以采集渔猎、以畜牧或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完全或主要依赖自然资源维持生计和民族延续,因而对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思想无不贯穿在他们的行为之中。即便是处于以森林为核心的生态系统中,并以刀耕火种为生产方式的民族,他们在与森林的长期相处过程中,也会通过不断认识森林与生态系统、自然生态与农业生态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们对生态的伦理义务,把这种认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从而合理地调整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所以,作为民间道德规范重要表现形式的各类民间风俗,基本上都与山林保护、动物保护等有着直接关系。如,藏族各部落以佛教“十善法”为基础的民间习俗中规定:“要相信因果报应,杜绝杀生;严禁猎取禽兽,保护草场水源;禁止乱挖药材,乱伐树木。”西双版纳的傣族祖代流传下来的傣文抄本《布双郎》中,有关于自然生态保护环境的训条,“不要砍菩提树”,“不要改动田埂”,“不要砍龙树”等。瑶族传统社会中调整村寨群众行为规范的各种“石牌”,其“料令”的条款基本上都有封山育林,禁止乱砍、乱猎、乱捕及保护水利设施等方面的内容,并有相应的奖罚条款。鄂伦春人对于狩猎有很多规矩,如不打正在交配中的野兽,以便动物繁衍后代,对于成双成对地生活在一起的鸿雁、鸳鸯也不能捕猎。在秋季鹿交尾期,打公鹿群时会放走一只公鹿,以利于种群的繁衍。侗族的“款约”,通过各户户主定期或不定期地聚会,集体议定有关生产、生活及社会风俗、道德等有关事项,在此基础上形成规则,其内容多涉及封山育林、保护林木、保护水源和水利设施及禁渔禁猎等,并有相应的惩处条款。
历史证明,中国传统社会无论在国家层面上还是在民间层面上,都将道德教化作为环境保护的最重要的手段和途径。无论是统治者宣扬的生态道德标准,还是各民族自身形成的民族生态道德规范,都为传统社会生态环境的平衡与恢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当今社会的环境问题虽然与传统农业社会在形式、程度上有很大差异,但是加强环境危机教育、提高人们的环境道德素质、培养自觉的环境保护意识,仍然是环境保护的关键性举措,也是环境法律有效发挥作用、环境道德与环境法律良性互动的保障。
三、传统生态保护二元互动模式的现代价值
我国传统社会有关生态资源保护的法律形式不仅有国家法律、帝王诏令、地方禁令,还有各种各样存在于族规族训、乡规民约中的民间生态规约,因而表现为多样化的结构和国家法与民间法二元互动的模式。
(一)国家生态法与民间生态保护规约的基本形式
中国传统社会没有“环境保护”一词,也缺乏专门的生态保护法律。其生态资源保护内容,在国家法层面上,一般涵盖于各代律典和帝王诏令之中。如最早的“禹之禁”是关于夏季休渔、春季禁伐的规定;《秦律》之“田律”、西汉《二年律令》之“田律”,规定对生物的保护以及对禁苑的规定;《唐律疏议》以及《唐六典》对水资源的保护规定等。各代君主发布 《中国传统生态法律文化的现代价值(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73711.html
封建社会后期,因人口增长、战争、自然灾害等原因,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明清政府虽迫于人口压力,多次推行“弛禁”政策,但在风调雨顺年间,也都不忘规定应按照月令“时禁”,“不违农时”,保护动植物生长,维护生活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如,《大清律例》卷三十九载:“凡不修河防及修而失时者,提调官吏各笞五十;……若不修圩岸及修而失时者,笞三十。”雍正二年,清世宗下令:“仍严禁非时之斧斤”,即严禁在树木生长期砍伐之。
总之,作为人与自然关系的主流思想,“天人合一”的内涵在历史演变中虽然经历了不断论证和丰富的过程,但其主脉与中心未变。它超越了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既尊重人的利益、人的价值,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又强调自然的利益和价值,尊重自然规律,追求人与自然共生与和谐发展。尤其是其“时禁”内容所包含的生态保护和资源持续利用的朴素思想,至今看来仍具有积极意义。
二、传统社会生态道德教化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礼法结合”、“德主刑辅”、“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基本特征,从传统生态保护意识的培养和生态法律的实施关系上看,道德教化占据着重要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现代社会而言,传统生态道德教化为我们构建环境道德与环境法律的良性互动,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
(一)传统生态伦理道德教化培养了朴素的生态保护意识
中国古代的仁人志士和开明君主,不仅大力倡导“天人和德”、“民胞物与”、“节用爱物”等思想,宣扬“取之以时”、“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等伦理道德原则,而且还将这些生态伦理道德思想贯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如古代流传的诸如“网开三面”、“面革断罟”等劝导人们保护自然的传说和“三驱礼”的狩猎传统,东汉以后在儒道两教影响下盛行的“不杀生”、“放生”等习俗,以及在有识之士中倡导的“饮食起居、黜奢崇俭”等行为规范等。这些传说和典故,强化了占主流地位的生态道德观,至少在统治阶级内部起到了示范作用。为了以道德教化开启民智,《淮南子》详尽地阐述了自然界万物相生相长的客观规律,充溢着朴素的唯物观和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如教育人们遵循自然规律,依照一定的农事节令进行生产活动,才能“喻覆育,万物群生,润于草木而侵于金石,禽兽硕大,毫毛润泽,羽翼奋也”。一方面规劝人们的生产活动不能违背自然界及自身的规律,否则就会事与愿违,因为“各用于其所适,施之于其所宜”;另一方面提出统治者必须爱护民力,切不可随意大兴土木,“民春以力耕,暑以强耘,秋以收敛,冬间无事,以伐木而积之,负轭而浮之河,是用民不得休息也”。为保持资源可持续利用,《吕氏春秋·义尝》教导人们不要进行毁灭性开发使用:“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坟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种种事例说明,一些以宣扬礼义和道德教化为目的的传统经典文献,强化了统治者的生态意识,对当时及后世的生态保护法律和资源利用实践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二)生态道德习俗为民间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基本依据
如果说,上述事例还只是古代帝王和上层有识人士的生态道德观念和教化,尚不足以说明古代生态道德教化的全貌及整体作用,那么,盛行于各民族中间的不同民俗,则可充分说明生态道德教化在保护传统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方面的突出作用。由于农业生活方式和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古代各民族对自然生存环境的依赖性都很强。在他们的观念中,基本上都有“敬天”、“崇天”的意识,以至对周围的动物、植物、山水、火等形成强烈的崇拜、敬畏之感,而这种观念则具体构成了各民族朴素的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观。尤其是在少数民族生活地区,以采集渔猎、以畜牧或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完全或主要依赖自然资源维持生计和民族延续,因而对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思想无不贯穿在他们的行为之中。即便是处于以森林为核心的生态系统中,并以刀耕火种为生产方式的民族,他们在与森林的长期相处过程中,也会通过不断认识森林与生态系统、自然生态与农业生态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们对生态的伦理义务,把这种认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从而合理地调整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所以,作为民间道德规范重要表现形式的各类民间风俗,基本上都与山林保护、动物保护等有着直接关系。如,藏族各部落以佛教“十善法”为基础的民间习俗中规定:“要相信因果报应,杜绝杀生;严禁猎取禽兽,保护草场水源;禁止乱挖药材,乱伐树木。”西双版纳的傣族祖代流传下来的傣文抄本《布双郎》中,有关于自然生态保护环境的训条,“不要砍菩提树”,“不要改动田埂”,“不要砍龙树”等。瑶族传统社会中调整村寨群众行为规范的各种“石牌”,其“料令”的条款基本上都有封山育林,禁止乱砍、乱猎、乱捕及保护水利设施等方面的内容,并有相应的奖罚条款。鄂伦春人对于狩猎有很多规矩,如不打正在交配中的野兽,以便动物繁衍后代,对于成双成对地生活在一起的鸿雁、鸳鸯也不能捕猎。在秋季鹿交尾期,打公鹿群时会放走一只公鹿,以利于种群的繁衍。侗族的“款约”,通过各户户主定期或不定期地聚会,集体议定有关生产、生活及社会风俗、道德等有关事项,在此基础上形成规则,其内容多涉及封山育林、保护林木、保护水源和水利设施及禁渔禁猎等,并有相应的惩处条款。
历史证明,中国传统社会无论在国家层面上还是在民间层面上,都将道德教化作为环境保护的最重要的手段和途径。无论是统治者宣扬的生态道德标准,还是各民族自身形成的民族生态道德规范,都为传统社会生态环境的平衡与恢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当今社会的环境问题虽然与传统农业社会在形式、程度上有很大差异,但是加强环境危机教育、提高人们的环境道德素质、培养自觉的环境保护意识,仍然是环境保护的关键性举措,也是环境法律有效发挥作用、环境道德与环境法律良性互动的保障。
三、传统生态保护二元互动模式的现代价值
我国传统社会有关生态资源保护的法律形式不仅有国家法律、帝王诏令、地方禁令,还有各种各样存在于族规族训、乡规民约中的民间生态规约,因而表现为多样化的结构和国家法与民间法二元互动的模式。
(一)国家生态法与民间生态保护规约的基本形式
中国传统社会没有“环境保护”一词,也缺乏专门的生态保护法律。其生态资源保护内容,在国家法层面上,一般涵盖于各代律典和帝王诏令之中。如最早的“禹之禁”是关于夏季休渔、春季禁伐的规定;《秦律》之“田律”、西汉《二年律令》之“田律”,规定对生物的保护以及对禁苑的规定;《唐律疏议》以及《唐六典》对水资源的保护规定等。各代君主发布 《中国传统生态法律文化的现代价值(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