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发展/王孟康
展社会——国家的法制现代化’,是由外部刺激引发或外部力量直接促成的传导性的社会变迁过程。这样的法律变迁有一个很大的时代落差,即我们不是在西方工业文明方兴未艾之际来实现由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的法治化,而是在西方工业文明已经高度发达,以至于出现某种弊端和危机,并开始向后工业文明过渡之时才开始进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28这样,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面临着本土化和国际化(以西化为主要特征)等诸多因素影响,从“法制”到“法治”的发展,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提出了重构自身法治文明的要求,同时,促使社会主义国家在接受先进法治文明之后,结合本国实际进行再定位。
⑴社会主义法治的社会基础。“大家普遍认为,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是法治的经济基础,民主政治是法治的政治基础,理性文化是法治的文化基础。”○29由于“中国领导倡导的国家社会主义法治融入了下列因素: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即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并且市场的成分在逐步增加,但较之其他经济制度,国有企业具有更重要的地位;在对人权的理解上强调稳定,主张集体权利优于个人权利,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基本的权利。”可以看出,其社会基础包含如下因素:
a.“市场经济是法治社会的基础性推进力量。1987年以来实行改革开放,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终于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而且在实践中有了显著成效,这是法治社会形成、发展的最具基础性、广泛性、深刻性和现代性的强大动力源泉。”○31
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的最有力政治保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不会有社会主义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其仍然是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协商合作是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的政治基础。
c.中西人文精神的合璧:重构法治的精神基础。毛泽东同志曾在五十年前说过,“被束缚的个性如得不到解放,就没有民主主义,也就没有社会主义。”○32这启示我们:包括社会主义法治在内的一切制度都是以彻底解放人作为最高宗旨的,也表明了社会主义法治与人文精神相辅相成、相依相生的关系。黑格尔也说:“历史对一个民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们靠了历史,才能意识到他们自己的法律、礼节、风格和事功上的发展历程,法律所表现的风格、礼节和设备,在本质上是民族生存的永久的东西。”○33社会主义中国在法制建设中,在反思自身历史的同时,在人文精神方面,应吸取西方之长,以补己之短,达到精神文化及理性文化的交融。
2.社会主义法治的标准和要求。总体而言,要树立法律至上的权威,使法律成为治理社会的主要手段,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从立法上讲,建立民主科学合理的立法秩序,立法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和现代法律的基本精神,建构一个部门齐全、结构严谨、内部和谐的完备的法律体系;从行政执法讲,政府要依法行政,尊重民权,接受监督;从司法讲,要保证司法独立,确保司法公正。从法律文化上讲,要有先进的法学理论,公民要有良好的法律意识,最核心的是:
a.法律至上原则。法律至上,即为“任何个人与法律相比,法律都具有更高的权威。”○34其构成包括“内在品质要件:公民权利神圣和外在形式要件:规则至上。”○35法律至上原则是内在品质要件和外在形式要件的统一。有学者更指出:法律的形式合理性比法律的实质合理性更重要,奉行严格规则主义应是法治建设的首要任务。○36所以,法律至上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理应置于首要位置。所有符合人民共同利益,符合宪法精神的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任何党派、社会组织都必须接受法律法规约束,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不允许有超越法律之外的特权与个人。
b.权力制约原则。在国家机关之间建立分权和相互制约的机制是现代法治国家普遍实行的一项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权力制约的理论不能不深入研究并吸取其合理的因素,“邓小平同志说:斯大林严重破坏社会主义法制。毛泽东同志讲过,这样的事件在英、美、法这样的西方国家不可能发生。邓小平同志一方面讲了我们不搞西方‘三权分立’那一套,另一方面也讲了党权与政权要分开。权力不宜过分集中。”○37无论是成克杰、胡长清,还是广西玉林四个市委书记“前腐后继”,从制度上看无不是因为权力太大,没有制约机制造成的。所以,在“法制”向“法治”的转型中,应该对权力的监督机制进行必要的调整。
c.司法独立原则。司法独立是现代法治的共同特征。其含义是赋予法官以不受任何组织和个人的干涉的独立的自由裁判权。在“法制”的背景条件下,虽然赋予司法机关以独立的地位,但实际上司法机关成为其他国家机关的附庸,在人事任免、财政制约的情况下,司法机关的职能无法依法发挥,这在一定程度上滋长了其他国家机关的特权思想。在“法治”的背景下,应当建立以公民权利为本位的司法制度,同时,对一切由法官说了算的职权主义司法制度依法进行监督,防止司法专横。
从终极意义上讲,作为一种表征进步与文明的治国方略的法治,既是一种理想,也是一个过程,并无所谓好坏良莠之分,唯一有所区别的只是我们践行的差异。由于社会主义的法制建设是一个渐进行的发展历程,既要革除人治意识的心理障碍,又要结合社会的广泛参与,革除人治意识的心理障碍、法治观念和权利意识的增强等仍有一个时间的期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这也为以后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出了新的问题。但我们仍有理由相信,在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下的法治进程会有序展开。
参考文献及注释:
①
②④《法理学•宪法》舒国滢、周叶中编审法律出版社2001版
第95、102页
③《法理学》李龙主编 武汉大学1996年版 第214页、第239-240页
⑤[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吴寿彭译:《政治学》商务出版社1983年版 第199页
⑥《法理学》葛洪义主编 中国政法大学1999年版 第258页
⑦《法理学》蒋晓伟主编 同济大学1999年版 第266-269页
⑧⑨《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版 第516-517页
⑩《苏共亡党十年祭》黄苇町 载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共产党》2002年第3期 第95页
○11○14《迈向民主与法治的国家》刘作翔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第126页、第138-145
○12《法治论》王人博 程燎原著 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7月第2版 第292-294页
○13《二十年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夏禹龙、顾肖融主编 重庆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第2页
○15○21《邓小平文选》第2卷 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第146、332页
○16《略论中国法制现代化的理论指导》沈晶 载于《行政与法》2002年第1期 第25页
○17○18《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中国法理学》张文显 载于《法商研究》2001年第1期 第35-36
○19○20《论作为治国方略的德治》焦国成 载于《中哦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第6
○22○23○24○25《现代社会中的法律》(中译本)[美]昂格尔著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第2、78、86、96页
○26《美国学者论中国法律传统》(中译本[美]高道蕴等编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导言
○27《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法治》杜宴林 原载《法制与社会发展》(长春)转引在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02年第4期 第27页
○29《中国法治与行政立法改革》[美]裴文睿 载《法商研究》2001年第5期 第139页
○31《我国法治社会形成中的主要因素分析》刘瀚 原载于《中国共产党天津市委党校学报》转引在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0 《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发展/王孟康(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74491.html
⑴社会主义法治的社会基础。“大家普遍认为,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是法治的经济基础,民主政治是法治的政治基础,理性文化是法治的文化基础。”○29由于“中国领导倡导的国家社会主义法治融入了下列因素: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即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并且市场的成分在逐步增加,但较之其他经济制度,国有企业具有更重要的地位;在对人权的理解上强调稳定,主张集体权利优于个人权利,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基本的权利。”可以看出,其社会基础包含如下因素:
a.“市场经济是法治社会的基础性推进力量。1987年以来实行改革开放,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终于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而且在实践中有了显著成效,这是法治社会形成、发展的最具基础性、广泛性、深刻性和现代性的强大动力源泉。”○31
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的最有力政治保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不会有社会主义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其仍然是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协商合作是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的政治基础。
c.中西人文精神的合璧:重构法治的精神基础。毛泽东同志曾在五十年前说过,“被束缚的个性如得不到解放,就没有民主主义,也就没有社会主义。”○32这启示我们:包括社会主义法治在内的一切制度都是以彻底解放人作为最高宗旨的,也表明了社会主义法治与人文精神相辅相成、相依相生的关系。黑格尔也说:“历史对一个民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们靠了历史,才能意识到他们自己的法律、礼节、风格和事功上的发展历程,法律所表现的风格、礼节和设备,在本质上是民族生存的永久的东西。”○33社会主义中国在法制建设中,在反思自身历史的同时,在人文精神方面,应吸取西方之长,以补己之短,达到精神文化及理性文化的交融。
2.社会主义法治的标准和要求。总体而言,要树立法律至上的权威,使法律成为治理社会的主要手段,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从立法上讲,建立民主科学合理的立法秩序,立法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和现代法律的基本精神,建构一个部门齐全、结构严谨、内部和谐的完备的法律体系;从行政执法讲,政府要依法行政,尊重民权,接受监督;从司法讲,要保证司法独立,确保司法公正。从法律文化上讲,要有先进的法学理论,公民要有良好的法律意识,最核心的是:
a.法律至上原则。法律至上,即为“任何个人与法律相比,法律都具有更高的权威。”○34其构成包括“内在品质要件:公民权利神圣和外在形式要件:规则至上。”○35法律至上原则是内在品质要件和外在形式要件的统一。有学者更指出:法律的形式合理性比法律的实质合理性更重要,奉行严格规则主义应是法治建设的首要任务。○36所以,法律至上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理应置于首要位置。所有符合人民共同利益,符合宪法精神的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任何党派、社会组织都必须接受法律法规约束,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不允许有超越法律之外的特权与个人。
b.权力制约原则。在国家机关之间建立分权和相互制约的机制是现代法治国家普遍实行的一项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权力制约的理论不能不深入研究并吸取其合理的因素,“邓小平同志说:斯大林严重破坏社会主义法制。毛泽东同志讲过,这样的事件在英、美、法这样的西方国家不可能发生。邓小平同志一方面讲了我们不搞西方‘三权分立’那一套,另一方面也讲了党权与政权要分开。权力不宜过分集中。”○37无论是成克杰、胡长清,还是广西玉林四个市委书记“前腐后继”,从制度上看无不是因为权力太大,没有制约机制造成的。所以,在“法制”向“法治”的转型中,应该对权力的监督机制进行必要的调整。
c.司法独立原则。司法独立是现代法治的共同特征。其含义是赋予法官以不受任何组织和个人的干涉的独立的自由裁判权。在“法制”的背景条件下,虽然赋予司法机关以独立的地位,但实际上司法机关成为其他国家机关的附庸,在人事任免、财政制约的情况下,司法机关的职能无法依法发挥,这在一定程度上滋长了其他国家机关的特权思想。在“法治”的背景下,应当建立以公民权利为本位的司法制度,同时,对一切由法官说了算的职权主义司法制度依法进行监督,防止司法专横。
从终极意义上讲,作为一种表征进步与文明的治国方略的法治,既是一种理想,也是一个过程,并无所谓好坏良莠之分,唯一有所区别的只是我们践行的差异。由于社会主义的法制建设是一个渐进行的发展历程,既要革除人治意识的心理障碍,又要结合社会的广泛参与,革除人治意识的心理障碍、法治观念和权利意识的增强等仍有一个时间的期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这也为以后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出了新的问题。但我们仍有理由相信,在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下的法治进程会有序展开。
参考文献及注释:
①
《从法制到法治》程燎原,法律出版社2000版
②④《法理学•宪法》舒国滢、周叶中编审法律出版社2001版
第95、102页
③《法理学》李龙主编 武汉大学1996年版 第214页、第239-240页
⑤[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吴寿彭译:《政治学》商务出版社1983年版 第199页
⑥《法理学》葛洪义主编 中国政法大学1999年版 第258页
⑦《法理学》蒋晓伟主编 同济大学1999年版 第266-269页
⑧⑨《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版 第516-517页
⑩《苏共亡党十年祭》黄苇町 载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共产党》2002年第3期 第95页
○11○14《迈向民主与法治的国家》刘作翔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第126页、第138-145
○12《法治论》王人博 程燎原著 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7月第2版 第292-294页
○13《二十年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夏禹龙、顾肖融主编 重庆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第2页
○15○21《邓小平文选》第2卷 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第146、332页
○16《略论中国法制现代化的理论指导》沈晶 载于《行政与法》2002年第1期 第25页
○17○18《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中国法理学》张文显 载于《法商研究》2001年第1期 第35-36
○19○20《论作为治国方略的德治》焦国成 载于《中哦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第6
○22○23○24○25《现代社会中的法律》(中译本)[美]昂格尔著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第2、78、86、96页
○26《美国学者论中国法律传统》(中译本[美]高道蕴等编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导言
○27《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法治》杜宴林 原载《法制与社会发展》(长春)转引在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02年第4期 第27页
○29《中国法治与行政立法改革》[美]裴文睿 载《法商研究》2001年第5期 第139页
○31《我国法治社会形成中的主要因素分析》刘瀚 原载于《中国共产党天津市委党校学报》转引在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0 《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发展/王孟康(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