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架构的社会网路:社会学研究的新领域
」。他要法国人民认清如果任其发展,则下一代的法国人民将无法以法文去思考、去沟通、去感觉、去祈祷。一言以蔽之,法国席拉克总统所戒慎恐惧的乃是「文化帝国主义」藉网际网路的便利,更将大行其道。于此,免不了要回顾思考一下我们台湾自己的状况。不幸地,至少到目前为止,我们的主政当局似乎仍未意识到这个问题的迫切性与严重性。
最后一个问题,同时也是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如果当代社会中的网民具有某些特定的特徵,而且这些特徵会对社会造成影响或冲击。则当代人类社会是否已面临了因量变而生质变的时刻了?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要能够确切掌握网民在当代社会人群中所占的比例。如前所论,我们目前仅知网民约略是以年加倍的速率扩增中,但全世界到底有多少网民,或是个不同的社会中包括有多少的网民,则因种种因素,尚难以加以精确估计。另外一个必须加以正视、思考的重要问题是:是否所有的平民(citizens)都拥有同等的机会成为网民(Netizens)?抑或是平民中具有某些特质(无论社会的或个人的)的人,才能具有优先成为网民的特权?凡此,都是关心当代人类社会变迁趋势的社会学者们,所需加以思虑、研究的课题。
三、个人与组织关系的重构
前面提到由于电脑之间的连锁连线,逐渐形成了电脑架构的社会网络。随著此「电脑架构之社会网络」的发展,这个由电脑架构而成的「社会网络」也浮现了至少三层的社会意义:其一、即使从未谋面,网民之间也可能因为彼此间的趣味相投、志同道合,逐渐发展出「友谊」、「伙伴」、甚至「情侣」、「配偶」等等原本只有在真实的社会网络中,仰赖面对面的互动与沟通才能建立起来的默契或亲密关系。透过这样的「默契」或「亲密关系」,「陌生」的网民之间不但可以交换讯息、互通有无,也能从中获取「社会支持」与「归属感」,甚或从中获取了「自我认同」。只是这种关系的建立,往往只是片面的,网民往往不需暴露太多的自我真实面貌,即能在网民社群中进行「社交活动」。其二、当代社会中的白领工作者,可藉此网路之便进行「电脑支持的团队合作工作」(computer-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 CSCW)而不受空间距离的阻碍。与此同时,这些白领工作所任职之企业母体,亦可藉此进行复杂工作任务分工的整合,并藉此减少营运成本与来回的旅程和时间,可谓一举数得。其三、当代社会中的各阶层的上班族或低阶工作者,亦可藉此网络而兼得工作与家务两顾之利。一方面可在近旁照顾子女家人,同时共享家园之乐趣,另一方面亦可藉网路进行日常的工作任务赚钱养家;而这些工作者的上一层管理人员亦可透过网路来进行工作品质的监控。如此一来,这些人员的企业母体,即不需费心为一名员工张罗工作场所或办公处所。因此,企业本身既可大幅降低在这方面的营运成本,同时又提高了生产力。
本文导言里所提到的:个人从其工作宿命中彻底解放出来的预言,在此「电脑架构的社会网络」中似乎见到了一些曙光。但吾人若进一步思考以上所列之三层意义,事实上,这些命题或许只是一些乐观之人在「人性乃是自动自发且积极向善向上」的假设下,过于天真的想像。虽是如此,但如果我们把这些命题当作研究假设,于此则社会学者们可以检证的是:个人与组织之间关系的重构,在「电脑所架构之社会网路」的前提下,是否真的会是如上所言的是单一向度地(Monotone)往积极正面的方向发展?还是它会朝另一个消极负面的方向进展?还是另外有一些隐匿而尚未被发掘的关键因素(结构的或社会心理的),才是主导电脑架构之社会网路的发展方向的主因。这些都是当代的社会学者所面临之最迫切的,而且必须加以解决的课题。
四、沟通方式
由网民所构成之「电脑社群」的沟通方式与一般平民所构成之「社会社群」的沟通方式,其最大的不同之处乃在于:一般平民的沟通方式是亲身参与的沟通(in - person communication),而网民的「沟通方式」则是完全依赖电脑网路传达的沟通(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电脑网路传达的沟通方式,先天上缺乏所谓的「社会面貌」(social presence)此一在传统的亲身参与沟通方式中最重要的质素。举凡沟通参与者口语的音色
换言之,电脑网路传达的沟通方式,虽然缺乏「社会面貌的接触」此种只有在亲身参与的面对面沟通时才会有的特性;但却似乎更能够鼓励沟通参与者在参与沟通之时更为积极勇敢直言不讳、更为自由主动,甚而更有创意。但是电脑网路传达的沟通方式,真的是如此完美无缺吗?实际上却也未必见得。早期的研究往往也发现:电脑网路传达的沟通方式,常常也令沟通参与者更勇于在「大庭广众」(当然不是彼此面对面的)前互相以极端或攻击性的语言相互较量(Kiesler et. al.,1984; Keisler,Seigel,and McGuire,198 《电脑架构的社会网路:社会学研究的新领域(第4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74586.html
最后一个问题,同时也是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如果当代社会中的网民具有某些特定的特徵,而且这些特徵会对社会造成影响或冲击。则当代人类社会是否已面临了因量变而生质变的时刻了?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要能够确切掌握网民在当代社会人群中所占的比例。如前所论,我们目前仅知网民约略是以年加倍的速率扩增中,但全世界到底有多少网民,或是个不同的社会中包括有多少的网民,则因种种因素,尚难以加以精确估计。另外一个必须加以正视、思考的重要问题是:是否所有的平民(citizens)都拥有同等的机会成为网民(Netizens)?抑或是平民中具有某些特质(无论社会的或个人的)的人,才能具有优先成为网民的特权?凡此,都是关心当代人类社会变迁趋势的社会学者们,所需加以思虑、研究的课题。
三、个人与组织关系的重构
前面提到由于电脑之间的连锁连线,逐渐形成了电脑架构的社会网络。随著此「电脑架构之社会网络」的发展,这个由电脑架构而成的「社会网络」也浮现了至少三层的社会意义:其一、即使从未谋面,网民之间也可能因为彼此间的趣味相投、志同道合,逐渐发展出「友谊」、「伙伴」、甚至「情侣」、「配偶」等等原本只有在真实的社会网络中,仰赖面对面的互动与沟通才能建立起来的默契或亲密关系。透过这样的「默契」或「亲密关系」,「陌生」的网民之间不但可以交换讯息、互通有无,也能从中获取「社会支持」与「归属感」,甚或从中获取了「自我认同」。只是这种关系的建立,往往只是片面的,网民往往不需暴露太多的自我真实面貌,即能在网民社群中进行「社交活动」。其二、当代社会中的白领工作者,可藉此网路之便进行「电脑支持的团队合作工作」(computer-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 CSCW)而不受空间距离的阻碍。与此同时,这些白领工作所任职之企业母体,亦可藉此进行复杂工作任务分工的整合,并藉此减少营运成本与来回的旅程和时间,可谓一举数得。其三、当代社会中的各阶层的上班族或低阶工作者,亦可藉此网络而兼得工作与家务两顾之利。一方面可在近旁照顾子女家人,同时共享家园之乐趣,另一方面亦可藉网路进行日常的工作任务赚钱养家;而这些工作者的上一层管理人员亦可透过网路来进行工作品质的监控。如此一来,这些人员的企业母体,即不需费心为一名员工张罗工作场所或办公处所。因此,企业本身既可大幅降低在这方面的营运成本,同时又提高了生产力。
本文导言里所提到的:个人从其工作宿命中彻底解放出来的预言,在此「电脑架构的社会网络」中似乎见到了一些曙光。但吾人若进一步思考以上所列之三层意义,事实上,这些命题或许只是一些乐观之人在「人性乃是自动自发且积极向善向上」的假设下,过于天真的想像。虽是如此,但如果我们把这些命题当作研究假设,于此则社会学者们可以检证的是:个人与组织之间关系的重构,在「电脑所架构之社会网路」的前提下,是否真的会是如上所言的是单一向度地(Monotone)往积极正面的方向发展?还是它会朝另一个消极负面的方向进展?还是另外有一些隐匿而尚未被发掘的关键因素(结构的或社会心理的),才是主导电脑架构之社会网路的发展方向的主因。这些都是当代的社会学者所面临之最迫切的,而且必须加以解决的课题。
四、沟通方式
由网民所构成之「电脑社群」的沟通方式与一般平民所构成之「社会社群」的沟通方式,其最大的不同之处乃在于:一般平民的沟通方式是亲身参与的沟通(in - person communication),而网民的「沟通方式」则是完全依赖电脑网路传达的沟通(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电脑网路传达的沟通方式,先天上缺乏所谓的「社会面貌」(social presence)此一在传统的亲身参与沟通方式中最重要的质素。举凡沟通参与者口语的音色
、腔调、音量和非口语化的讯息如:瞪眼、扬眉、撇嘴、皱鼻等肢体语言,以及外于(但会同步影响)沟通参与者的沟通环境(例如:与会地点、座位型式、谈话气氛)等等,在电脑网路传达的沟通中都一一付之阙如。另外,参与者的年纪、性别、种族、相貌等等也不为彼此所知悉。在这种情况下,若与亲身参与的沟通方式对应比较,电脑网路传达的沟通方式有著什么样不同的特性呢?一般早期的研究多半著重在探究:由个别的电脑使用者所形成的小型沟通团体(当然是藉电脑网络而形成)之间的沟通方式特性。这些研究有一些非常有趣并且深具启示性的研究发现:首先,这些研究发现了在电脑网路传达的沟通方式之下,参与者参与沟通的频率增加了;同时所有参与者之间所占据之发言的地位,似乎也更加平等(egaliarian);而且更多的构想或观点被参与者所提出讨论;与此同时,却更少有意见领袖或主宰讨论的人物出现的情况(Kiesler et.al.,1984; Rice,1987; Weisband et.al.,1995)。
换言之,电脑网路传达的沟通方式,虽然缺乏「社会面貌的接触」此种只有在亲身参与的面对面沟通时才会有的特性;但却似乎更能够鼓励沟通参与者在参与沟通之时更为积极勇敢直言不讳、更为自由主动,甚而更有创意。但是电脑网路传达的沟通方式,真的是如此完美无缺吗?实际上却也未必见得。早期的研究往往也发现:电脑网路传达的沟通方式,常常也令沟通参与者更勇于在「大庭广众」(当然不是彼此面对面的)前互相以极端或攻击性的语言相互较量(Kiesler et. al.,1984; Keisler,Seigel,and McGuire,198 《电脑架构的社会网路:社会学研究的新领域(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