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7 五彩池
7 五彩池
一、教材分析
主要内容 这篇讲读课文讲的是“我”到四松潘去旅游,在藏龙山上看到五彩池的情景。
中心思想 课文通过对五彩池美丽、神奇特点的描写,赞美了大自然,表达了“我”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段落结构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讲五彩池在哪里。先说奶奶讲的故事神奇美妙,引起“我”无限遐想。瑶池,天池。“神仙住的地方”,本课指神话传说中王母娘娘居住的地方。“哄着我玩儿”是说这美丽的故事只是神话传说,不是确有其事,姐姐只是随便讲一讲。“当作了真的”、“真想”、“去看看”,是说五彩的瑶池对“我”有很大的吸引力。再讲“我”真的看到了五彩池。“没想到”、“真的”反映意料外的事,意思是说在一次偶然的旅行中,“我”意外地看到了一直向往的五彩池。这个长句子还交待了旅游的时间和“我”看到的五彩池在什么地方。时间是“夏天”,地点在四川松潘的藏龙山。
第二段(第二至第四自然段),具体描绘五彩池是什么样儿的以及池水为什么会呈现各种色彩。是从三个方面讲的。
第二自然段讲五彩池的数量、颜色、大小、深浅和形状。“晴朗”,指阳光普照,光线充足,这是池水呈现多种色彩的一个重要原因。“漫山遍野”、“大大小小”、“无数”是讲水池很多,不可计数。无数水池在阳光下闪耀着各种颜色的光辉,“好像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这里把藏龙山比作巨幅地毯,把闪耀着各种光芒的水池比作晶莹耀眼的宝石,形象地描绘了五彩池神奇的景色。讲五彩池的大小、深浅、形状,用了对比、比喻的手法,非常生动形象。
第三自然段讲五彩池池水的特点。“所有的池水来自同一条溪流”,说明水源相同。“流到各个水池里,颜色却不同了”,甚至一池水有几种颜色,上下、左右各不相同。一旦把水从池中舀出来看,又同清水一样。这样的池水怎能不让人“惊奇”呢!
第四自然段讲五彩池里的水为什么会显出不同的颜色。这段共有五句话。第一句提出问题,接着的四句讲了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三个原因。原因之一是“池底长着许多石笋”,并用“丘陵”、“山峰”、“宝塔”、“珊瑚”做比喻,说明石笋姿态不同,高低各异。石笋表面还凝结着石粉,这是说池底地质结构的特点。另一个原因是阳光的照射。阳光射到池底,高低不平的石笋起到折光镜的作用,把阳光折射成不同的颜色。原因之三是池边树木花草茂盛,它们在水中的倒影,使池中水更加瑰丽多彩。
第三段(最后一个自然段)肯定了五彩池就在人间。“原来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这句话意味深长。它照应了开头。现实中的五彩池比神话故事中的瑶池更美,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
.写作方法课文分三部分来写。开始作者以故事开头,讲到小时候奶奶给他讲天上的五彩池,他就幻想遇上个神仙,飞去看五彩的瑶池。接着用“没想到”把过去的传说故事变为现实,因为作者在四川藏龙山看到了五彩池。然后作者着重介绍藏龙山的水池为什么会泛出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在这里作者先介绍了水池多:“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无数”。接着说水池的大小与水的深浅:小的像菜碟,水浅到只用小拇指就能触到池底,大的水池也不足一亩,水深不过一丈,多有趣!然后再讲到这大大小小的水池的形状不一,作者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水池的样子,像葫芦,像镰刀,像盘子,像莲花,多可爱!这么多的水池的颜色不同,在这里作者着重介绍了有的水池形成的原因,原来是池底长着许多形状不一、高低不平的石笋,它就像折光镜,阳光透过池水射到池底,是它把阳光折射成各种不同的色彩。
课文的最后一段虽然只有一句话,它不仅点明了藏龙山五彩池的瑰丽,也照应了前文。
教材重点 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
二、教学建议
1.这是一篇描写自然景观的课文,描写形象、生动,文字优美。教学中要重视朗读,在反复朗读中,让学生感受到五彩池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要在理解内容、了解五彩池的特点、成因及这两部分叙述顺序的基础上,做到熟读成诵。
2.这篇课文涉及到一些科学知识,如五彩池水颜色各异的原因,就涉及到物理中光的折射原理。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感受大自然的美上,不要过多地讲物理方面的知识,有条件的可做简单的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道理。
3.课文中使用大量的比喻,要注意让学生体会。如把各种不同形状的水池比作葫芦、镰刀、盘子、莲花;把无数闪光的水池比作巨毯上的宝石;把形状各异的石笋比作丘陵、山峰、宝塔、珊瑚;把池边金黄色的石粉比作一圈圈彩带。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领会把什么比作什么;具体体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不必讲比喻的知识。同时,还要注意到作者对颜色的描写,不局限于红、黄、蓝、绿纯色,而是咖啡色、柠檬黄、天蓝色、橄榄绿的复合色,这些颜色学生缺乏感性认识,要用实物让学生感知。
4.“思考·练习”2要求学生分段、归纳段落大意,可在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后练习给课文分段,在逐段理解课文内容后再练习归纳段落大意。这篇课文从内容上讲可以分为三段,即首尾自然段各成一段,中间部分为一段。第一段主要讲五彩池在哪里。第二段讲五彩池怎么样以及为什么会这样。第三段讲五彩池在人间。如果把第二段中讲五彩池怎么样和为什么会这样分成两段,整篇课文可分为四段。分段的目的在于弄清课文的表达顺序,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因而教师指导分段可以有一定的灵活性。
5.本课生字中,“笋”和“族”是平舌音,“峻”和“陵”的右半部要区分,“仑”可以和“仓”进行比较来帮助记忆。
下面的词语解释供参考。
昆仑山:著名山脉,横新疆、西藏东延入青海。
腾云驾雾:传说中指利用法术乘云雾飞行,现在用来形容奔驰迅速。
神奇:非常奇妙。
漫山遍野:遍布山野,形容很多。
铺展:铺开并向四处伸展。
惊奇:觉得很奇怪。
石笋:石灰岩洞中直立的像笋的物体,常与下垂的钟乳石上下相对,是由洞顶滴下的水滴中所含的碳酸钙沉淀堆积而成的。
丘陵:连绵成片的小山。
险峻:山势高而险。
矗立:高耸地立着。
凝结:本课指气体变为液体或液体变为固体。
细腻:精细光滑。
折射:光线或声波在两种物质的接触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后,进入第二种物质。如光线从空气中进入水中,方向发生改变。
瑰丽:异常美丽。
【背景材料】
五彩池:在四川松潘藏龙山上。水池形状不一、深浅不同,在阳光的照射下,会闪现出各种颜色的光辉。原来池底有高低不平的石笋,阳光透过池水射到池底,石笋就把阳光折射成各种不同和色彩,景色很美。
三、素质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四川藏龙山五彩池的数量、形状、颜色及形成五彩颜色的原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 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学习作者是怎样描绘五彩池的。
知识目标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三自然段。
四、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
五、教学难点
第2、3自然段中的比喻句以及那些学生缺乏感性认识的复合色。
六、教学用具
1.生字、词卡片。
2.幻灯片。
七、教学方法循序式。
八、教学时间
三课时。
九、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解题
1.出示课题:五彩池
2.传说的五彩池在什么地方是什么颜色?作者又是在什么地方见到的又是什么颜色的呢?
(二)初读课文
1.五彩池在什么地方?
2.作者见到的五彩池是什么颜色?
语文 -《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