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平篇
治平篇
教学目的
1 了解本文所论人口问题的重大意义及其所使用的论证方法。
2 重点掌握“文言常用实词表”所列本课须注意理解的实词,复句、归纳一两个虚词的若干用法。
3 着重训练自读,提高学生自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设想
本文语言文字比较浅近,后三段虽略有难度,但也只是部分语句。本文又是一篇平实的议http://fanwen.oyaya.net/lw/Index.html>论文,所运用的论证方法,接近现代平实议http://fanwen.oyaya.net/lw/Index.html>论文所常用的方法,学生比较熟悉。因此,这篇课文的教学要注意如下几点:
1 把训练学生的独立自读能力和掌握若干常用的实词、虚词作为教学重点,论证过程、论证方法、修辞方法只适当点到为止。这些方面的点拨,目的也在帮助学生理解文句,疏通课文文意。
2 重视自读的反馈信息。主要方法是朗读检查,难句和难段的译解和词语练习。
3 积极意义和局限性,结合马尔萨斯“人口论”的简介对照分析,不泛泛而谈。
4 用两课时教完。课前预读全文(包括“预习提示”和“思考和练习”),借助工具书,给下边词语释义,加点字
注音:
不啻 一顷 代谢 繁衍 闲廛
颠踣 比比 调剂 仓廪 府库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结合预习检查解题;讲读第一段;指导自读全文,点明论证过程和论证方法。
教学过程
一、结合预习检查解题。
具体进程:先指名两个学生分别板书预习时布置的词语解释各5个。与此同时,指名一个学生根据注释①和“预习提示”介绍作者和解题,然后教师点拨、补充。补充完后,再回过头来,订正词语解释。
“不啻(chì)”:不止;“啻”,但(只),仅,止。
“一顷”:百亩为一顷;“顷”,地积单位。
“代谢”:更迭,交替,这里是“凋落”的意思。“代”,也有“更替”的意思(结合解释成语“新陈代谢”。)
“繁衍”:逐渐增多;“衍”,广布,展延。
“闲廛”:见注释。注意“廛”的写法:“广”下是___。
“颠踣(bǒ)”:仆倒;这里指倒毙。参见《〈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注意“踣”的写法。
“比比”:1、处处,到处;2、频频,接连不断。二义任取一义均可。
“调剂”:调整使之合宜。
“仓廪(lǐn)”、仓库,粮仓;“廪”,特指“米仓”。参看《论积贮疏》。
“府库”:古时国家收藏财物或.文书的地方。“府”的本义也是这个意义,后来引申为官署的称呼,再引申为对别人住宅的尊称。
关于解题的补充:
要了解这篇文章的重大意义,有必要了解点我国人口的发展情况。据有关资料:从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到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我国人口始终在六千万以下浮动着,即使在汉、唐盛世,也未超过六千万。但从康熙以后,我国人口激增,到乾隆五十七年(1792),已达“三万七百四十六万有奇”,到清末,就号称“四万万同胞”了。这篇文章的.写作缘起是这样的:乾隆五十八年,乾隆 皇帝看了前一年的人口统计册,深为人口的激增担忧,对内阁官员说:“朕查上年各省奏报民数,较之康熙年间,计增十余倍。承平日久,生齿日繁,盖藏(储藏)自不能如前充裕。且庐舍所占田土,亦不啻倍蓰(蓰,五倍)。生之者寡,食之者众,朕甚忧之……各省督抚及有牧民之责者,务当随时劝谕,俾皆俭朴成风,惜物力而尽地利,慎勿以奢靡竞,习于怠惰也”。当时作者在乾隆身边任翰林院“编修”之职,听了乾隆的“圣谕”,就写了这篇《治平论》。不用“承平”,而用“治平”名篇,意在表明,在社会安定时代,人口的激增,必然酝酿着社会的大动乱,这是治理国家者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作者的远见卓识,表现在他认为人口激增带来的危机,不是传统儒家的“施仁政”的措施所能解决的,更不是乾隆所提出的“惜物力而尽地利”,崇尚“勤朴”、禁止“奢靡、怠惰”的那套老办法所能解决的。这就突破了两千多年来传统的治国观念,看到了这种新的社会危机的尖锐性,尽管作者当时还不能提出解决的办法,却仍然是难能可贵的。特别是作者论述这个问题,比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发表还早五年,这就更难能可贵了。
二、讲读课文第1段。
讲读这一段的目的是从内容理解和结构掌握上来导路助读。具体进程是:先教师范读,接着指名学生口译,然后提出问题来研讨,并进行点拨。
启发、提问:开篇指出“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后,为什么还要重复一句来强调“治平既久”?这一段提出了全文中心论点没有?
学生回答后,点拨:重复一句强调“治平既久”,是为了点明讨论人口问题的出发点。因为“治平”虽好,但“治平既久”就会带来人口激增问题。因此作者用“然”字一转,就紧接着阐述这种人口激增的严重情况。从整个这段文字来看,表面上,似乎并没有提出中心论点;实际上已明白无误的暗示出:这种人口激增的情况,必然带来衣食住不敷的严重问题,是值得深为忧虑的社会危机。其所以不明白揭示,一是读者读了这段自然会得出这样的论断,一是留待最后作结论时再点明,以免前后重复。全文最后一句:“此吾所以为治平之民虑也”,就是全文中心论点的揭示。从这种首尾两段的安排,我们也可看出全文五段的结构思路,即:
第1段:提出问题,暗示中心论点
第2至4段:逐层深入,具体论证
第5段:.总结全文,点明中心论点
三、指导自读2至4段。
具体进程是:先指名三个学生相继朗读完三段文字,纠正读音;接着宣布以独立自读为主,要求读两遍,每一遍读前作点助读提示;最后指名学生译释三个难句以获得反馈信息,并略作点拨。
关于读音纠正:
“高曾之时”、“自此而曾焉”的“曾”,均读zēng,不读céng;“量腹而食”的“量”,读liàng,计算,不读liáng;“度足而居”的“度”,读duó,计量,不读dǜ。
关于第一遍自读的助读提示:
注意每一段的论证角度:是人口、食住还是解决办法?
注意每一段的论证方法:是“立”还是”驳”?是驳还是设疑论证?
注意论证的过程:是平列还是逐层推进?
关于难句的提问和正确译释:
“其间有户口消落之家,即有丁男繁衍之族,势亦足以相当。”——其中有户口减少的家族,却也有人丁繁衍的家族,形势也足以相抵了。两句的“家”和“族”是互文,均指高祖以来的空族。“即”同“则”,却。“敌”,匹敌;“相敌”,相当,相抵。
“然亦不过增一倍而止矣,或增三倍五倍而止矣”——(即便这样),可(田屋)也不过增加一倍就打止了,或增加三倍、五倍就打止了。这句的主语是承上文“隙地”、“闲廛”而言。“然”,转折连词,但也有顺承的作用。
“何怪乎遭风雨霜露饥寒颠踣而死者之比比乎?”——对于 受到风雨霜露饥寒的侵袭而倒毙的人到处皆是(的现象),又有什么可奇怪的呢?这是一个主谓倒置的长句,两个“乎”字,前一个,介词,对,对于。后一个,语助词,呢。
关于第二遍自读的助读提示:
先指名学生简答第一遍自读前所提出的三个注意题,略作点拨后出示如下板书助读,并要求学生边自读边思考一个问题,即:后两段的逐层推进,意在说明什么?
第二遍自读的反馈信息检查:
先指名学生简答第二遍自读前所提出的问题。明确:这后两段实际上都在谈解决方法。两段中的前一段是说开辟隙利用闲廛不能解决严重的人口危机;后一段是说天地、君相的调剂之法也都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再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简答:“君、相调剂之法”,作者列举了几项?在表述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尽地利民力、辟土移民、减赋税、禁浮靡、抑兼并、悉府库赈济,共六种办法,都是封建时代的“圣君贤相 ”经常采用的。在表述上,作者采用排偶修辞方法、交替使用四言、六言句式,最后以散句收束,声调铿锵。一气呵成,是一个写得非常精彩的长句,要反复朗读,以体味其行文之妙。
四、指导自读课文第5段。
助读方式:
自读前:教师范读,读后提出如下提示性问题助读:(1)承上总括了哪些内容?(2)补充了什么严重问题?(3)怎样收束全文?
自读两遍后:考查理解的反馈信息。方法是指名学生间答上述三个问题。
点拨:(1)承上三、四段总括天地、君相两方面均无解决方法;(2)补充申说“不率教”子弟和广大“游惰不事者”势必造成社会动乱;(3)照应开头两段,点明中心论点作结。
五、布置作业。
1 朗读全文一两遍,口译结尾一段。
2 思考:本文在认识上和论证方法上各有什么局限性?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积极意义和局限性的分析;常用实词和虚词的辨析、归纳、整理。
教学过程
一、检查上节课作业的完成情况。
指名学生朗读1、4、5段。主要看朗读的流畅性和节奏、顿挫是否合乎要求。
指名学生口译第5段。正确译释见附录的译文。
二、积极意义和局限性的分析 《治平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