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州六月荔枝丹》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的:
1. 了解引用这一说明方法作用。
2. 掌握本文从主到次、由表及里的说明顺序。
3. 了解荔枝的生态及其生产情况,丰富科学知识。
4. 品读鉴赏本文作为科学小品所具有的科学性和文学性。
二、教学重点:
1. 引用等说明方法。
2. 本文的结构方式。
三、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引用的诗词典故,结合上下文,分析它们所起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
1. 合作探究法
2. 点拨法
3. 竞赛激励法
五、教学用具:
1. 多媒体
2. 实物投影仪
六、教学步骤:
课前准备
一张白纸
一、导入
[多媒体显示荔枝特写镜头]
想必大家都看到了屏幕上的这种鲜艳诱人的水果,它被人们称为水果之王,它叫——(学生齐答:荔枝)。
请仔细观看画面,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眼中的荔枝,也可以虚拟情境,向从未见过荔枝的人介绍荔枝,或向从未品尝过荔枝的人推荐荔枝。(请同学发言)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科技说明文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贾祖璋先生的科学小品《南州六月荔枝丹》,看看他是如何介绍荔枝的。
二、作者简介
贾祖璋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科普作家。贾祖璋这个名字大家可能并不熟悉,但他的家乡大家一定非常熟悉。这个地方就是——海宁。他1901年出生于我们海宁的黄湾(在座的有没有来自黄湾的同学,你尤其应该为家乡出了这样的名人感到自豪,当然,我们每个海宁人都应该为贾先生感到自豪)。
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他就编著了60多万字的《中国植物图鉴》等专著,193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他的《鸟类概论》,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现代鸟类著作。此外他还创作了大量的科普作品,有《鸟与文学》、《动物珍话》、《生活素描》、《生物学碎锦》等,我们这篇课文《南州六月荔枝丹》就选自《生物学碎锦》一书。这些作品大多将绚烂多彩的生物作为写作对象,把丰富的科学知识、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融为一体,具有相当高的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
三、 字词正音
下面我们一起来给下面这些加下划线的字词注音,考察一下大家的预习效果。
红缯zēng 紫绡xiāo 瓤ráng 醴酪lǐlào
龟裂jūn 绛囊jiàngnáng 渣滓zhāzĭ 萌蘖méngniè
四、强调引用这一说明方法的重要性
说明文这种文体,大家以前都接触过,比如说初中第三册上的《中国石拱桥》、《祖国的大豆》、《隆冬话竹》等。请位同学用一两个词来表述一下你对这种文体最直观的感受。(平实、条理清楚、知识量大、单调、乏味、干巴巴)
那么,请大家看看我们这篇课文,你也有干巴巴的感受吗?(似乎没有)
当然,这同样是一篇如假包换的说明文,但为什么能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呢?谁能告诉我这其中的原因。或者说,文章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改变了说明文一向单调乏味的状态?
(引用了大量的诗文典故)
我们学过许多种说明方法,可已掰着指头数一数,我们学过哪些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比喻);作比较(对比);引言论(引用);列数字;下定义;分类别。引用就是其中的一种。而在我们这篇课文里,它更可谓独领风骚,大放异彩。
下面就请各位同学从课文中找出所有作者引用的诗词典故,在下面划上横线或者波浪线。(约2分钟)
总共大概有十二处之多,让我们一起来分析探讨他们的作用和妙处。
五、由引用手法的作用入手具体分析文意
1.儿时质疑白居易《荔枝图序》: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投影荔枝干、当场剥开]
作用:以此引入话题,亲切活泼,符合阅读心理。原原本本引用为后文提出不同看法提供依据。
2. 练习形式:课文中引用了许多古诗句来说明有关荔枝的知识,试指出下列引诗的具体说明对象。[见课件]
通过观看图片、原文等方式指出说明对象,进而概括出引用文字所在自然段的大意。知道了引用文字的用处,这一自然段说明的重点就自然而然展现在我们眼前了。
3. 引用的作用
这些引用确凿可信,有极富韵味,给单调的说明文增添了亮色,使其显得生动活泼,富有文采。
六、学生速读课文,筛选各段关键信息,概括段意。
接下来,请大家快速地通读全文,筛选各段关键信息,有的刚才我们已经通过引用的作用分析过了,有的还没有分析,但信息点也比较明显。请用一个词或一个词组概括出每段的段落大意,并将其用“——”串成一条直线,写在课前请大家准备好的白纸上,字写认真些,写大些。
请最先完成任务的同学举手示意,历时最短的三位同学决出之后,我们将投影他们的阅读成果,由同学们评出一名“阅读能手”,他将得到由老师我个人赞助的荔枝干若干,一饱口福。
1.[实物投影仪投影]
参考:质疑《荔枝图序》——外壳——颜色——果形——大小——膜——肉——不耐贮藏——核——花——产地——品种(图谱)——移植——发展前景
2.展示教师概括的结构图。[见课件]
3.重点考察巩固:看图(荔枝的果实)指出各部分的名称。
七、随堂练习
指出下列各段所用的说明方法。
八、布置作业(课外练习)
1. 筛选课文主要信息,把这篇文章改写成一段一百字左右的平实的说明性文字。
2. 课外阅读《语文读本》上的“生命的旋律”这一章节的数篇科学小品,(包括《螳螂猎食》、《天鹅》、《葵与向日葵》、《马铃薯》),体会其科学性、文学性。
《《南州六月荔枝丹》》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74726.html
一、教学目的:
1. 了解引用这一说明方法作用。
2. 掌握本文从主到次、由表及里的说明顺序。
3. 了解荔枝的生态及其生产情况,丰富科学知识。
4. 品读鉴赏本文作为科学小品所具有的科学性和文学性。
二、教学重点:
1. 引用等说明方法。
2. 本文的结构方式。
三、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引用的诗词典故,结合上下文,分析它们所起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
1. 合作探究法
2. 点拨法
3. 竞赛激励法
五、教学用具:
1. 多媒体
2. 实物投影仪
六、教学步骤:
课前准备
一张白纸
一、导入
[多媒体显示荔枝特写镜头]
想必大家都看到了屏幕上的这种鲜艳诱人的水果,它被人们称为水果之王,它叫——(学生齐答:荔枝)。
请仔细观看画面,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眼中的荔枝,也可以虚拟情境,向从未见过荔枝的人介绍荔枝,或向从未品尝过荔枝的人推荐荔枝。(请同学发言)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科技说明文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贾祖璋先生的科学小品《南州六月荔枝丹》,看看他是如何介绍荔枝的。
二、作者简介
贾祖璋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科普作家。贾祖璋这个名字大家可能并不熟悉,但他的家乡大家一定非常熟悉。这个地方就是——海宁。他1901年出生于我们海宁的黄湾(在座的有没有来自黄湾的同学,你尤其应该为家乡出了这样的名人感到自豪,当然,我们每个海宁人都应该为贾先生感到自豪)。
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他就编著了60多万字的《中国植物图鉴》等专著,193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他的《鸟类概论》,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现代鸟类著作。此外他还创作了大量的科普作品,有《鸟与文学》、《动物珍话》、《生活素描》、《生物学碎锦》等,我们这篇课文《南州六月荔枝丹》就选自《生物学碎锦》一书。这些作品大多将绚烂多彩的生物作为写作对象,把丰富的科学知识、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融为一体,具有相当高的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
三、 字词正音
下面我们一起来给下面这些加下划线的字词注音,考察一下大家的预习效果。
红缯zēng 紫绡xiāo 瓤ráng 醴酪lǐlào
龟裂jūn 绛囊jiàngnáng 渣滓zhāzĭ 萌蘖méngniè
四、强调引用这一说明方法的重要性
说明文这种文体,大家以前都接触过,比如说初中第三册上的《中国石拱桥》、《祖国的大豆》、《隆冬话竹》等。请位同学用一两个词来表述一下你对这种文体最直观的感受。(平实、条理清楚、知识量大、单调、乏味、干巴巴)
那么,请大家看看我们这篇课文,你也有干巴巴的感受吗?(似乎没有)
当然,这同样是一篇如假包换的说明文,但为什么能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呢?谁能告诉我这其中的原因。或者说,文章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改变了说明文一向单调乏味的状态?
(引用了大量的诗文典故)
我们学过许多种说明方法,可已掰着指头数一数,我们学过哪些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比喻);作比较(对比);引言论(引用);列数字;下定义;分类别。引用就是其中的一种。而在我们这篇课文里,它更可谓独领风骚,大放异彩。
下面就请各位同学从课文中找出所有作者引用的诗词典故,在下面划上横线或者波浪线。(约2分钟)
总共大概有十二处之多,让我们一起来分析探讨他们的作用和妙处。
五、由引用手法的作用入手具体分析文意
1.儿时质疑白居易《荔枝图序》: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投影荔枝干、当场剥开]
作用:以此引入话题,亲切活泼,符合阅读心理。原原本本引用为后文提出不同看法提供依据。
2. 练习形式:课文中引用了许多古诗句来说明有关荔枝的知识,试指出下列引诗的具体说明对象。[见课件]
通过观看图片、原文等方式指出说明对象,进而概括出引用文字所在自然段的大意。知道了引用文字的用处,这一自然段说明的重点就自然而然展现在我们眼前了。
3. 引用的作用
这些引用确凿可信,有极富韵味,给单调的说明文增添了亮色,使其显得生动活泼,富有文采。
六、学生速读课文,筛选各段关键信息,概括段意。
接下来,请大家快速地通读全文,筛选各段关键信息,有的刚才我们已经通过引用的作用分析过了,有的还没有分析,但信息点也比较明显。请用一个词或一个词组概括出每段的段落大意,并将其用“——”串成一条直线,写在课前请大家准备好的白纸上,字写认真些,写大些。
请最先完成任务的同学举手示意,历时最短的三位同学决出之后,我们将投影他们的阅读成果,由同学们评出一名“阅读能手”,他将得到由老师我个人赞助的荔枝干若干,一饱口福。
1.[实物投影仪投影]
参考:质疑《荔枝图序》——外壳——颜色——果形——大小——膜——肉——不耐贮藏——核——花——产地——品种(图谱)——移植——发展前景
2.展示教师概括的结构图。[见课件]
3.重点考察巩固:看图(荔枝的果实)指出各部分的名称。
七、随堂练习
指出下列各段所用的说明方法。
八、布置作业(课外练习)
1. 筛选课文主要信息,把这篇文章改写成一段一百字左右的平实的说明性文字。
2. 课外阅读《语文读本》上的“生命的旋律”这一章节的数篇科学小品,(包括《螳螂猎食》、《天鹅》、《葵与向日葵》、《马铃薯》),体会其科学性、文学性。
《《南州六月荔枝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