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再见了,亲人》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封锁、暂时、打糕、情谊、混进、争吵、大嫂、阻击战、捣米谣、侦察员、雪中送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课文的内容,懂得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4.了解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教学重点:
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继续学习作者是怎样通过内容表达思想的。
教学难点:
透过事情体会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封锁、暂时、打糕、情谊、混进、争吵、大嫂、阻击战、捣米谣、侦察员、雪中送炭。
2.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懂得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3.了解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上甘岭》、《英雄儿女》等电影,回忆英雄邱少云在夺取391高地的战斗中为了不暴露目标,烈火烧身一动不动,英勇牺牲。黄继光为了战斗的胜利,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这些英雄事迹,发生在什么战争时期?(抗美援朝时期)对,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打击美帝侵略者和朝鲜人民并肩战斗,用鲜血凝成了深厚的友谊。1958年当最后一批志愿军撤出朝鲜回国时朝鲜人民送了一程又一程,依依惜别,难舍难分的情景令人感动,今天,我们来学习这样一篇课文。(板书课题:9再见了,亲人)
2.介绍作者魏巍和他的主要作品。
3.师生共同交流查阅到的反映抗美援朝的资料。
4.播放《再见了,亲人》情景朗读等音像资料,感受情景。
二、布置预习
1.学习生字新词。
2.读通课文。
3.读一读课文,想一想,“再见了,亲人”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亲人”指的是哪些人。
4.讨论怎样把课文分成两部分?依据是什么?
三、检查预习情况
1.学生自由谈谈自己记忆生字、理解词语的方法,取长补短,提高自学能力。
注意“暂、谊、混”等字在文中的读音。
2.组词练习
锁( )暂( )糕( )阻( )组( )
琐( )斩( )羔( )租( )祖( )
谊( )捣( )谣( )摇( )混( )
宜( )岛( )遥( )瑶( )棍( )
耗( )嫂( )艘( )馊( )
牦( )搜( )嗖( )飕( )
3.由4名同学分别朗读第一、二部分,检查学生读书情况。教师纠正易读错的字的读音。(注意“暂时、乘机、血泊、捣米谣、混进、看守”等词语的读音。)
(1)课文是以谁的口气写的?(板书:志愿军)
(2)“大娘”“小金花”、“大嫂”分别代表着什么?(板书:朝鲜人民)
4.理清课文脉络
前三个自然段为第一部分,后三个自然段为第二部分,地点发生了变化。前三个自然段是在路上志愿军与朝鲜人民话别回忆,后三个自然段是在车站上。
四、学习第一段
1.配乐诵读(动画),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段。思考:
第一段讲的是送别路上的情景,写了哪些人与志愿军话别?
(板书:大娘、小金花、大嫂)
2.指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大娘为志愿军做了哪几件事?边听边作记号,把大娘做的几件事找出来。
3.学生思考后回答:
(三件事,一是几夜没合眼给志愿军缝补衣服;二是在一次阻击战中,冒着炮火给志愿军送打糕;三是在敌机轰炸时,为救志愿军伤员,失去惟一的小孙孙。)
(板书:送打糕、救伤员、失去亲人)
4.出示句子。
句(1)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①“雪中送炭”什么意思(“雪中送炭”指下雪天很冷,送炭去给别人取暖,比喻在别人正急需的时候,给以支持和帮助。大娘是在志愿军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的时候,送去打糕的所以说是雪中送炭。)
②用“雪中送炭”说一句话,教师给以及时指导,(天突然下起了大雨,我正愁没办法回家时,妈妈给我送来了雨伞,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句(2)“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这句话可看出什么?(看出大娘为志愿军做的不只是这三件事,而是把志愿军看作自己的孩子,八年来一直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
5.反复读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话
(1)志愿军是怎样赞扬大娘对志愿军的情谊呢?(板书:比山高海深)
(2)将反问句“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改成陈述句。体会使用反问句的好处。
五、指导朗读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语文教案-《再见了,亲人》由凹丫丫范文网教案频道http://fanwen.oyaya.net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语文 -《再见了,亲人》》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75375.html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封锁、暂时、打糕、情谊、混进、争吵、大嫂、阻击战、捣米谣、侦察员、雪中送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课文的内容,懂得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4.了解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教学重点:
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继续学习作者是怎样通过内容表达思想的。
教学难点:
透过事情体会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封锁、暂时、打糕、情谊、混进、争吵、大嫂、阻击战、捣米谣、侦察员、雪中送炭。
2.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懂得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3.了解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上甘岭》、《英雄儿女》等电影,回忆英雄邱少云在夺取391高地的战斗中为了不暴露目标,烈火烧身一动不动,英勇牺牲。黄继光为了战斗的胜利,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这些英雄事迹,发生在什么战争时期?(抗美援朝时期)对,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打击美帝侵略者和朝鲜人民并肩战斗,用鲜血凝成了深厚的友谊。1958年当最后一批志愿军撤出朝鲜回国时朝鲜人民送了一程又一程,依依惜别,难舍难分的情景令人感动,今天,我们来学习这样一篇课文。(板书课题:9再见了,亲人)
2.介绍作者魏巍和他的主要作品。
3.师生共同交流查阅到的反映抗美援朝的资料。
4.播放《再见了,亲人》情景朗读等音像资料,感受情景。
二、布置预习
1.学习生字新词。
2.读通课文。
3.读一读课文,想一想,“再见了,亲人”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亲人”指的是哪些人。
4.讨论怎样把课文分成两部分?依据是什么?
三、检查预习情况
1.学生自由谈谈自己记忆生字、理解词语的方法,取长补短,提高自学能力。
注意“暂、谊、混”等字在文中的读音。
2.组词练习
锁( )暂( )糕( )阻( )组( )
琐( )斩( )羔( )租( )祖( )
谊( )捣( )谣( )摇( )混( )
宜( )岛( )遥( )瑶( )棍( )
耗( )嫂( )艘( )馊( )
牦( )搜( )嗖( )飕( )
3.由4名同学分别朗读第一、二部分,检查学生读书情况。教师纠正易读错的字的读音。(注意“暂时、乘机、血泊、捣米谣、混进、看守”等词语的读音。)
(1)课文是以谁的口气写的?(板书:志愿军)
(2)“大娘”“小金花”、“大嫂”分别代表着什么?(板书:朝鲜人民)
4.理清课文脉络
前三个自然段为第一部分,后三个自然段为第二部分,地点发生了变化。前三个自然段是在路上志愿军与朝鲜人民话别回忆,后三个自然段是在车站上。
四、学习第一段
1.配乐诵读(动画),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段。思考:
第一段讲的是送别路上的情景,写了哪些人与志愿军话别?
(板书:大娘、小金花、大嫂)
2.指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大娘为志愿军做了哪几件事?边听边作记号,把大娘做的几件事找出来。
3.学生思考后回答:
(三件事,一是几夜没合眼给志愿军缝补衣服;二是在一次阻击战中,冒着炮火给志愿军送打糕;三是在敌机轰炸时,为救志愿军伤员,失去惟一的小孙孙。)
(板书:送打糕、救伤员、失去亲人)
4.出示句子。
句(1)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①“雪中送炭”什么意思(“雪中送炭”指下雪天很冷,送炭去给别人取暖,比喻在别人正急需的时候,给以支持和帮助。大娘是在志愿军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的时候,送去打糕的所以说是雪中送炭。)
②用“雪中送炭”说一句话,教师给以及时指导,(天突然下起了大雨,我正愁没办法回家时,妈妈给我送来了雨伞,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句(2)“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这句话可看出什么?(看出大娘为志愿军做的不只是这三件事,而是把志愿军看作自己的孩子,八年来一直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
5.反复读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话
(1)志愿军是怎样赞扬大娘对志愿军的情谊呢?(板书:比山高海深)
(2)将反问句“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改成陈述句。体会使用反问句的好处。
五、指导朗读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语文教案-《再见了,亲人》由凹丫丫范文网教案频道http://fanwen.oyaya.net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语文 -《再见了,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