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化趋势与图书馆发展观
M网络。
(3)能透过广域网设备全面支持与国家通讯网络的接连, 如公用电话网、X25、
DDN,以及未来的ISDN,国家信息高速公路网的联接,使图书馆具有开通国内、国际联
机检索和家庭服务的能力。
(4)布线系统能适应图书馆内部间隔和装修的变化, 不会因布局变化造成拆装线
路的麻烦。
(5)投资省、功能强。综合布线便于统筹规划,统一设计, 避免因分散布线造成
的重复、交叉,并能大大降低设计施工和维修成本。
深圳南山图书馆的智能布线系统包括电话、电脑、保安监控、广播等多个方面,与
基建同时进行设计,根据业务布局的需要, 预留了500多个信息接口。经使用,十分方
便与灵活, 目前已与多个网络联通。1997年12月开展的“迎新年免费咨询月”接待读
者数百,极大地提高了该馆的服务能力。
2 管理:从文献资源向网络资源转化
图书馆的虚拟与智能化,不仅扩展了图书馆内外部功能,也正改变着图书馆传统运
作的种种方式,同时,伴随信息高速公路而出现了一种全新的、具有无限生命力的网络
信息资源。由于网络的世界性与信源的
网,任何领域的封闭都将被打破。
——图书馆边界的扩大和模糊。传统的图书馆是一座建筑实体,互联技术的实现,
图书馆的藏书可以扩大到整个网络,图书馆不再局限于馆舍墙壁的范围之内。
——阅读的开放性。开放的网络使用户可以在网络中国共产党享所有的网上资料。正如美
国人迈克尔·沙利文特雷特所说的那样:“电脑空间文化最有吸引力的地方是:任何人
都可以与任何国家、任何地方的人直接沟通,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知识共享。”人们
只要打开互联网络,几千种报刊可以任意阅读。网络阅读一是大大提高了阅读的时效性
;二是较之传统的阅读更具检索功能;三是具有很强的交互性,使用者可以与机器“对
话”。
——藏书从“物质型”转向“网络型”。网络出版物是以数据库和电信网络为基础
,以计算机主机的硬盘为存储介质,可向读者提供联机在线服务和通过电信网络提供传
真出版物及电子信件和电子杂志等。图书馆只要纳入网络,其藏书量就会从有限扩大为
无限,藏书将包括馆藏和网上两部分。
——读者队伍的扩大与层次的提高。由于调阅图书馆资源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读者利用图书馆也将不受“开放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这就扩大了读者面。1997年1月
推出的《人民日报》电子版,仅11 个月内,网络版的流通总量超过4000万次,日平均
40万次,“十五”大期间,日浏览人次曾突破500万次。与此同时也提高了图书馆读者
的层次。据最新调查资料,因特网上的中国读者95%具有大专以上文化水平,这一比例
大大超过发达国家。这是因为网上大部分资料为英文,上网需要一定的语言能力。
——图书馆可以在因特网上采购图书和进行联合编目。OCLC等和国内的多家采编中
心都可以为各图书馆提供数据。数据的网上运行又极大地推动了文献共享,图书馆之间
可以十分方便地利用网络互通有无等等。
十分明显,互联网已渗透到从文献采集至流通和参考服务等图书馆业务工作和读者
服务的全过程。概言之,“Internet将把图书馆推向继联机和集成化以后的又一个新阶
段,即全方位网络化阶段。Internet把出版、发行、图书馆、用户以及整个社会紧密联
系起来。这将导致一个信息生产、传递和消费新秩序的出现。在这个新秩序中,图书馆
的业务操作、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都将发生深刻的变革。”同时,也会使传统的职业和
传统的工作方式受到冲击。
美国《洛杉矶时报杂志》1995年8月20 日题为《昔日的职业和未来的职业》一文,
介绍了未来10年可能消失和兴起的10种职业都与图书馆有关。文章认为:公共图书馆员
将逐步消失:“电脑已取代它们心爱的卡片目录,而且不久可能取代我们所知道的图书
馆。我们将把传统的图书馆忘掉,而是干脆通知图书馆管理员通过互联网络把书送过来
。”同时,电脑图书馆管理员则是正在兴起的职业,“未来的图书馆管理员将不再是在
服务中心收藏珍贵的有参考价值的信息。相反,昔日国会图书馆的藏书内容都将分门别
类予以联机,图书管理员将起到筛选者的作用,从浩如烟海的现有信息中筛选出少数人
所需要的东西。”
可以预料,耕耘信息网络领域将是图书馆人跨世纪的历史重任。
网络信息资源最大的特点是无限、无序。
社会网络化的表现之一是人类知识生产的速度、方式和传播发生了质的变化。近3
0年来人类创造的知识大概等于过去2000年的总和。预计到2005年人类知识比现在要翻
一番,到2020 年人类知识将比现在增加3倍到4倍。而到2050年,今天运用的科技知识
可能只占2050 年所拥有的1%。知识的交换可通过功能强大的信息网络, 整套信息网
络设施使图书馆与外部连接成巨大的信息库,形成一个无限的信息空间。据悉,全世界
每天约有近百亿信息单元的信息量在传递,并以年递增15%~20%的速度发展。1995年
底,在因特网发行的电子版报刊已达800家, 包括美国的《华尔街日报》、英国的《每
日电讯报》、《卫报》、《新科学家》杂志等。中国的《经济日报》等20余种报刊也已
上网。据不完全统计,至1997年12月初止,全球上网的报纸总数已超过3600家,其中1
700种是近半年内新上网的。
然而,存在并不等于垂手可得。问题也由此而产生:网上信息提供者又多又杂,加
之信息流量的增加和流速的加快,查检十分困难。如果不提高从网上获取信息的能力,
我们仍然只能徘徊于信息网络之外, 《网络化趋势与图书馆发展观(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76162.html
(3)能透过广域网设备全面支持与国家通讯网络的接连, 如公用电话网、X25、
DDN,以及未来的ISDN,国家信息高速公路网的联接,使图书馆具有开通国内、国际联
机检索和家庭服务的能力。
(4)布线系统能适应图书馆内部间隔和装修的变化, 不会因布局变化造成拆装线
路的麻烦。
(5)投资省、功能强。综合布线便于统筹规划,统一设计, 避免因分散布线造成
的重复、交叉,并能大大降低设计施工和维修成本。
深圳南山图书馆的智能布线系统包括电话、电脑、保安监控、广播等多个方面,与
基建同时进行设计,根据业务布局的需要, 预留了500多个信息接口。经使用,十分方
便与灵活, 目前已与多个网络联通。1997年12月开展的“迎新年免费咨询月”接待读
者数百,极大地提高了该馆的服务能力。
2 管理:从文献资源向网络资源转化
图书馆的虚拟与智能化,不仅扩展了图书馆内外部功能,也正改变着图书馆传统运
作的种种方式,同时,伴随信息高速公路而出现了一种全新的、具有无限生命力的网络
信息资源。由于网络的世界性与信源的
无限,任何一个国家只要与世界信息高速公路联
网,任何领域的封闭都将被打破。
——图书馆边界的扩大和模糊。传统的图书馆是一座建筑实体,互联技术的实现,
图书馆的藏书可以扩大到整个网络,图书馆不再局限于馆舍墙壁的范围之内。
——阅读的开放性。开放的网络使用户可以在网络中国共产党享所有的网上资料。正如美
国人迈克尔·沙利文特雷特所说的那样:“电脑空间文化最有吸引力的地方是:任何人
都可以与任何国家、任何地方的人直接沟通,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知识共享。”人们
只要打开互联网络,几千种报刊可以任意阅读。网络阅读一是大大提高了阅读的时效性
;二是较之传统的阅读更具检索功能;三是具有很强的交互性,使用者可以与机器“对
话”。
——藏书从“物质型”转向“网络型”。网络出版物是以数据库和电信网络为基础
,以计算机主机的硬盘为存储介质,可向读者提供联机在线服务和通过电信网络提供传
真出版物及电子信件和电子杂志等。图书馆只要纳入网络,其藏书量就会从有限扩大为
无限,藏书将包括馆藏和网上两部分。
——读者队伍的扩大与层次的提高。由于调阅图书馆资源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读者利用图书馆也将不受“开放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这就扩大了读者面。1997年1月
推出的《人民日报》电子版,仅11 个月内,网络版的流通总量超过4000万次,日平均
40万次,“十五”大期间,日浏览人次曾突破500万次。与此同时也提高了图书馆读者
的层次。据最新调查资料,因特网上的中国读者95%具有大专以上文化水平,这一比例
大大超过发达国家。这是因为网上大部分资料为英文,上网需要一定的语言能力。
——图书馆可以在因特网上采购图书和进行联合编目。OCLC等和国内的多家采编中
心都可以为各图书馆提供数据。数据的网上运行又极大地推动了文献共享,图书馆之间
可以十分方便地利用网络互通有无等等。
十分明显,互联网已渗透到从文献采集至流通和参考服务等图书馆业务工作和读者
服务的全过程。概言之,“Internet将把图书馆推向继联机和集成化以后的又一个新阶
段,即全方位网络化阶段。Internet把出版、发行、图书馆、用户以及整个社会紧密联
系起来。这将导致一个信息生产、传递和消费新秩序的出现。在这个新秩序中,图书馆
的业务操作、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都将发生深刻的变革。”同时,也会使传统的职业和
传统的工作方式受到冲击。
美国《洛杉矶时报杂志》1995年8月20 日题为《昔日的职业和未来的职业》一文,
介绍了未来10年可能消失和兴起的10种职业都与图书馆有关。文章认为:公共图书馆员
将逐步消失:“电脑已取代它们心爱的卡片目录,而且不久可能取代我们所知道的图书
馆。我们将把传统的图书馆忘掉,而是干脆通知图书馆管理员通过互联网络把书送过来
。”同时,电脑图书馆管理员则是正在兴起的职业,“未来的图书馆管理员将不再是在
服务中心收藏珍贵的有参考价值的信息。相反,昔日国会图书馆的藏书内容都将分门别
类予以联机,图书管理员将起到筛选者的作用,从浩如烟海的现有信息中筛选出少数人
所需要的东西。”
可以预料,耕耘信息网络领域将是图书馆人跨世纪的历史重任。
网络信息资源最大的特点是无限、无序。
社会网络化的表现之一是人类知识生产的速度、方式和传播发生了质的变化。近3
0年来人类创造的知识大概等于过去2000年的总和。预计到2005年人类知识比现在要翻
一番,到2020 年人类知识将比现在增加3倍到4倍。而到2050年,今天运用的科技知识
可能只占2050 年所拥有的1%。知识的交换可通过功能强大的信息网络, 整套信息网
络设施使图书馆与外部连接成巨大的信息库,形成一个无限的信息空间。据悉,全世界
每天约有近百亿信息单元的信息量在传递,并以年递增15%~20%的速度发展。1995年
底,在因特网发行的电子版报刊已达800家, 包括美国的《华尔街日报》、英国的《每
日电讯报》、《卫报》、《新科学家》杂志等。中国的《经济日报》等20余种报刊也已
上网。据不完全统计,至1997年12月初止,全球上网的报纸总数已超过3600家,其中1
700种是近半年内新上网的。
然而,存在并不等于垂手可得。问题也由此而产生:网上信息提供者又多又杂,加
之信息流量的增加和流速的加快,查检十分困难。如果不提高从网上获取信息的能力,
我们仍然只能徘徊于信息网络之外, 《网络化趋势与图书馆发展观(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