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理工论文 >> 计算机论文 >> 正文

数字视频网络间采用文件方式传输节目数据的可行性分析


作播出存储系统,使用统一的硬盘存储阵列和管理数据库系统管理节目制作、播出和存储系统,使用播出服务器替换原有制作网络的下载端口,理论上的确可以节省设备投资,减少数据流环节并提高工作效率。
    但是,从实际工程角度来看,却远远不是如此简单。比如对播出安全性的高要求使得必须给于播出系统足够的系统冗余,独立的存储系统,相对封闭的管理空间,大容量的数据吞吐能力和演播室信号的直播处理能力。完全满足以上要求会导致一个硬盘播出系统的设备预算不会比具有相应支持能力的节目制作网络低多少。同样,一个基于信息技术,满足要求的节目存储查询系统其本身也是一个完整的数字视频网络。而对于一个功能独立的硬盘播出系统或节目存储查询系统而言,它和节目制作网络的交互数据其实已经是两个视频网络之间的连接了。即使这些环节是由同一厂商开发设计,也必须面对网络间互联的问题。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考虑到远程节目网络的扩展问题。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厂商当然是希望做制播一体化网络,因为可以拿到成倍金额的合同,他们甚至希望用一个统一的、大而全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涵盖采编播的所有环节,拿下所有的订单。但从用户的角度而言,大而全的网络就意味着要对自己的设备环境进行全面的更换,并且保持一致,为了迁就某一厂商在某一领域的优势而忍受其在其他领域内的缺陷。同时一体化网络所带来的巨额设备投入也不是中小型电视台所能够承受的。
    从工程技术角度来看,在系统设计时应考虑到系统各个环节发展的不平衡性。分散的模块化的设计思路比整体统一的设计思路更加具有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并可减少工程周期过长、一次性投资过大带来的技术被动。
    所以本文希望从工程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在相对独立的数字视频网络间建立连接,便捷、高效的进行数据交互。
    从工程上看,我们有三种方法可以做到相互独立的数字视频网络之间的互联,进行节目和信息的交换:一、使用磁带或磁盘等独立存储物理介质作为网络间节目和数据交换的载体;二、使用数据流作为交换的载体;三、使用文件作为交换的载体。
以下分别说明:
    第一种方法是使用磁带或类似的记录工具作为数据交换载体,这是最简单方法也是现在最普遍的做法。在不同的视频网络之间以磁带作为中转介质。节目源使用录像带上载节目素材到节目制作网络中,经过网络编辑完成用于播出的节目成片后通过下载端口下载到录像带上,由专人送交到播出机房或者节目存档系统。播出机房将送交的节目播出带上载到硬盘播出服务器中,编目存储用于播出,节目存档系统或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将磁带信息再次数据化。
如图-2所示。

    此种工作方式的好处是各个环节在物理完全独立,通过磁带作为环节间数据传送的媒介,不需考虑不同环节设备之间的接口协议,也不需考虑各个环节内部的文件压缩格式和交换格式,只要统一磁带格式即可。各个环节相互独立的另一个好处是相互之间不会产生影响,安全性和可维护性较好。
    但这种工作方式的优点却带来了它致命的缺陷,即节目大量上下载所带来的时间浪费,多次压缩解压和设备接口带来的信号损失。
    我们举例说明。比如用户编辑一小时的节目成片,需用两个小时的节目素材,那么用户就必须按照以下工作步骤进行节目制作:首先用户需花费两个小时用于节目素材上载。编辑完成后,花费一小时的时间将节目下载到磁带上。将节目磁带送交播出机房,由播出机房花费一小时时间将节目上载到播出服务器的存储阵列中,编目用于播出。播出完成后的节目带送到节目存储系统中。不计编辑时间和节目磁带送交所花费的时间,一小时的节目从制作到播出,仅仅用于上下载的时间就需要四个小时,四倍于节目时长。如果节目存储系统也是基于数据存储技术的话,那么将花费更多的时间在磁带数据的上下载方面。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现在的有的厂商推出高速上载和传输设备,但对这种工作方式的帮助并不大。基于SDTI接口的设备提供2~4倍的磁带读取速度,实现产品化的只有2倍速传输接口,同时需要板卡或视频服务器支持。由于受到磁头技术及工艺的限制,磁带类设备的高速上载并无良好的前景,笔者认为在磁带的范畴内讨论高速上载其意义和前景不大。
    再来看看信号质量的损失,一个节目上载到非线性节目编辑网络,需要进行一次编码压缩,比如说压缩成MPEG-2全I帧50Mbps或30Mbps码流的视频文件,用于后期编辑。节目后期编辑工作完成后,需将视频文件解压缩成SDI或模拟分量\复合信号下载磁带上,由专人将磁带送交到播出机房,压缩成MPEG-2 长GOP 8 Mbps或相近码流的视频文件,上载到播出服务器的存储硬盘阵列存储,解码后用于播出。另外信号每过一次录像机设备就要经过一次编解码过程,其多次编解码和由于上下载接口所带来的信号质量下降不可避免。以使用SDI接口的录像机为例,如图-3所示。
    可以看出,在单纯的制播网络化环境中一个节目从素材到成片,从编辑到播出,需要四倍于节目时长的时间用于上下载工作,经过三次编码和四次解码,三次使用SDI信号传输数据。而这些时间、人力和设备资源投入的大量消

《数字视频网络间采用文件方式传输节目数据的可行性分析(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76389.html

  • 上一篇范文: 多屏卡编程实例
  • 下一篇范文: 虚拟演播室应用分析

  •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计算机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