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理工论文 >> 计算机论文 >> 正文

数字视频网络间采用文件方式传输节目数据的可行性分析


务器的输入通道进行节目素材上载,以视频服务器所提供的视频文件格式存储在服务器本机存储单元内。视频服务器利用千兆异步接口通过网关与千兆以太交换机连接,利用标准的FTP协议将服务器内的视频文件通过转码工作站传输至节目制作网络的硬盘存储阵列中,提供给编辑环境进行编辑制作工作。转码工作站是一台带有千兆以太及FC接口的高性能计算机,视频文件通过千兆以太接口进入转码工作站,经过处理后通过FC端口输出至节目制作网络的硬盘存储阵列。转码工作站所做得工作是在视频文件的拷贝过程中改变文件的格式,将视频文件由视频服务器所支持的文件格式转换为编辑环境所识别和可使用的视频文件格式。

    这种工作方式建立后,具有极强的灵活性。传统使用SDI、模拟复合分量接口的设备可以使用视频服务器连接上载,而对提供千兆以太接口的设备,如硬盘录像机、SONY的e-VTR及基于文件系统的蓝光盘摄录设备,都可以通过标准的千兆以太接口和集中上载系统中的千兆交换机连接,通过422控制或以太网络和控制环节连接。可以方便的利用FTP方式进行高速文件上载的工作,并且在加入这些设备时,对集中上载的系统配置和控制操作无需进行大的调整或更改。

    也许有人会问:如果大家都使用同样的压缩方式,那为什么还要使用转码工作站?使用文件到文件的直接拷贝,把视频服务器的文件拿来,直接拷贝到节目存储网络的硬盘存储阵列中使用不是更有效率?这个看似有点儿可笑的问题,却引出了利用视频服务器集中上载工程方案,或者说是使用文件方式在数字视频网络间进行节目数据传输所需面对的最大困难:即不同的厂商提供的视频文件格式互不兼容。

    所有的视频产品服务商都不买别人的帐,我的服务器有我自己的文件格式,你的板卡有你的专用板卡文件格,即使大家都具有相同的压缩方式,彼此的视频文件也互不兼容。更有甚者,有时候同一厂商不同系列的产品采用的文件格式也都互不兼容。比如上述工程如果使用的SONY的MAV系列视频服务器,采用MPEG-2 全I帧 50 Mbps码流压缩方式。编辑环境使用的Matorx Digisuite DTV系列的板卡,虽然DTV板卡本身即支持MPEG-2 全I帧 50 Mbps码流压缩方式,我们仍然需要将SONY的文件格式转换为Matrox 所支持的文件格式,。这种文件格式的转化其实并不涉及到MPEG-2的重新编码和解码,只是将文件的包装格式和标示标志进行改变,重新打包,使之可以为Matrox Digisuite DTV板卡所识别和使用。如图-9所示。

    由图可以看出,在转码过程中对视频数据部分(包括音频部分)未作任何改动,只是对视频文件的文件包装格式进行了改变。视频文件依然采用的是FTP方式进行数据迁移,在数据迁移的过程中将视频文件的一些标志性参数和格式进行了更换。这项工作从实际工程方面相当的简单,其面对的主要问题是厂商对自有文件包装格式的开放问题。我们从工程上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努力解决这个问题:

一、 建立统一的视频文件格式。

    这个方向当然是最理想的工作方式。所有的文件都采用通用的文件格式,无需转码就可以为不同厂商的设备所识别和使用。那么转码工作站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直接采用文件到文件拷贝的方式既可。但实际上这项工作的难度很大,涉及到标准的制定,厂商相互的利益因素,所以最理想的方式也是最难实现的方式。

二、 不同厂商的设备相互识别对方的文件格式。

    这是个退而求其次的方式,我们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我们可以相互识别对方的标准。你的文件可以为我所用,我的文件也可以为你所用。但这种方式依然收到厂商相互利益的制约。

    所以在现有的环境下,转码作为数字视频网络间采用FTP交互数据的中介,是解决不同文件格式的数字视频网络之间节目数据交换问题比较理想的解决方案。

    很多视频厂商也开始注意到了使用文件方式在数字视频网络间传输数据的优越性,开始考虑文件的兼容问题,并且在硬件上提供千兆以太的接口和FTP的协议。比如SONY的MAV系列服务器均提供千兆异步接口,PINNACLE 提供MediaStream connectplus设备作为MediaStream系列服务器的千兆以太接口;MPEG IMX系列录像机可通过加装备卡提供千兆接口升级为网络录像机e-VTR,e-VTR网络录像机在应用中就是在网络中使本机成为一个FTP服务器,网络上其他的节点通过FTP的方式传输节目数据。

    采用文件方式在卫星节目传输上也已经有了很好的应用,国内不少节目制作公司通过卫星将已经完成的节目视频文件传输给电视台接受终端,由终端解压缩后下载或编辑,而不是通过传统的直接解码输出流的方式经直接录制到录像带上。

《数字视频网络间采用文件方式传输节目数据的可行性分析(第6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76389.html

  • 上一篇范文: 多屏卡编程实例
  • 下一篇范文: 虚拟演播室应用分析

  •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计算机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