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晋五言诗三首》
导标显示屏幕
1.学习体会汉魏晋时期五言诗体裁式样更新、题材内容广泛、表现技巧丰
富的特点及与《诗经》四言诗和《楚辞》骚体诗的区别;
2.分析理解三首诗中的人物形象和人物感情及其表现的手法和技巧,并注
意品味其艺术效果;
3.背诵《白马篇》和《归园田居》
导学点拨窗口
【作家作品】
《古诗十九首》中国东汉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的《文》。作者为无名氏。《古诗十九首》也真实地记录和反映了失意文人仕途碰壁后所产生的
生命无常、及时行乐等颓废情绪。这类诗反映了东汉末年儒家思想崩溃,乱世人生观盛行时文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精神状态。《古诗十九首》的艺术上成就相当突出。将抒情、议论、叙事、写景融而为一,达到高度的自然和谐;善于抓取人物的典型活动来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语言浅近凝炼,自然和谐。刘勰推崇它为“五言之冠冕”。
曹植(192~232),三国时魏国诗人。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操第三子。少聪慧,“善属文”,始深得曹操宠爱 ,其兄曹丕称帝后,植名为王侯 ,实为囚徒 ,最后移封陈郡,卒谥思,故世称陈王或陈思王。
曹植是建安时期成就最高的一位诗人。他的诗现存约80首,大部分是乐府诗。曹植一生重视从乐府民歌中汲取创作养料,所不同的是,他在学习民歌的基础上进行了加工和提高,因此他的诗歌呈现出文人所特有的风格与情调,具有明朗、和谐、清新等特色。 曹植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五言诗,把五言诗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并使之达于成熟。他的五言诗,叙事与抒情相结合,格调雄浑而不卑弱,文辞华美而不雕琢,尤其是注重语言的提炼和修辞,特别留意于文句的整饬和韵律的和谐。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他被视为五言诗的一代宗匠。
陶渊明(365~427)中国 晋 宋时 期 文学 家。一名潜 ,字元亮 。浔阳柴桑
(今江西九江西南)人。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仕宦家庭 。由于儒道思想的矛盾性,时官时隐,举棋不定。后期(41岁以后)陶渊明因时局动荡,仕途险恶,以及官场政治腐败,门阀制度森严而对现实极端不满,毅然辞官归隐,与官场彻底决裂。陶渊明的创作包括诗歌和文章两大部分,而以后期的诗歌成就最高。
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陶诗今存125首 ,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 、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①饮酒诗;②咏怀诗;③田园诗。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这样的思想感情,这样的内容,出现在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在门阀制度和观念森严的社会里显得特别可贵。陶渊明的田园诗中也有一些是反映自己晚年困顿状况的,可使我们间接地了解到当时农民阶级的悲惨生活。它以纯朴自然的语言 、高远拔俗的 意境 ,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并直接影响到唐代田园诗派。陶渊明现存文章有辞赋3篇、韵文5篇 、散文 4篇 ,共计12篇。总的来说,陶文数量和成就都不及陶诗。
【探海导航】
本课学习的是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学习时要注意体裁上与《诗经》四言诗和《楚辞》骚体诗的区别。五言诗起源于西汉民间,开始不受文人重视。但五言乐府的流行推动了文人创作五言诗。两汉时期文人多写辞赋,写五言诗并不多,流传下来的就更少。但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文人五言诗最繁荣的时期,流传的作品也很多,曹植、陶渊明是当时的重要作家。
学习《迢迢牵牛星》要注意体会叠音词的运用和押韵情致,以及由此而表达出的景中情和情中景;学习《白马篇》要注意体会作者所运用的铺叙的手法的艺术效果和少年英雄的忠勇爱国;学习《归园田居》要注意理解诗人辞官归隐、重返自然的悠然自得的心态,体会其田园诗的艺术 风格。
【思路结构】
《迢迢牵牛星》起首两句描写环境,中间四句描写织女,最后四句点明离别的根源和哀怨:诗中充满着浓厚的浪漫气息,将神话和现实和谐地结合起来。全篇十句有六句以叠词起头,使诗具有很强的音乐节奏美感。结构图:
两星现状 织女的相思 分离的痛苦
《白马篇》前六句介绍游侠儿的身世和经历。中间十四句描写他高超的武艺和善战的本领。最后八句揭示英雄少年崇高的献身精神。全诗布局精巧,剪裁得当,时而紧急,时而松缓,波澜起伏夕曲折生姿,十分引人人胜,加以语言朴素优雅,用词精当,使突它成为建安诗作中不可多得的名篇。结构图:
游侠身世
边陲英雄 武功高超
为国出力 弃家保国
视死如归
《归园田居》开头八句写归田的原因,可以说是整组诗(共五首)的一篇总序,以议论出之,跌宕飞动,而结到“归园田”之上;“方宅”以下十句写田园景象,天然逼真,是一幅生动的村居图;最后两句换笔另收,与起首一段呼应。全诗以质朴真淳的语言写出,而音节铿锵,元气淋漓,得自然之美。
摈弃世俗
回归本性 田园美景
村居之乐 本性复苏
心旷神怡
【疑难指津】
·《白马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曹植在青少年时期,随其父曹操南征北战。军旅生涯陶冶了他的性格。诗中塑造了一个武艺高强的爱国壮士形象,歌颂了他的为国献身,誓死如归的高尚精神,寄托了诗人为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曹植《自试表》云:“昔从武皇帝,南极赤岸,东临沧海,西望玉门,北出玄塞,伏见所以用兵之势,可谓神妙。而志在擒权馘亮,虽身分蜀境,首悬吴阙,犹生之年。”可见诗中所云“捐躯赴难,视死如归”,正是曹植本人的一向志愿。此时年轻的诗人精神昂扬奋发,对自己的前途、对自己的事业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因而诗歌的思想感情也高迈不凡。
··陶渊明笔下的田园风光美在哪里?这里描写的一切,是极为平常的。你看: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但正是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在这画面上,田园风光以其清淡平素的、毫无矫揉造作的天然之美,呈现在我们面前,使人悠然神往。这不是有点儿像世外桃源的光景吗?这些描写初读起来,只觉得自然平淡,其实构思安排,颇有精妙。“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是简笔的勾勒,以此显出主人生活的简朴。虽无雕梁画栋之堂皇宏丽,却有榆树柳树的绿荫笼罩于屋后,桃花李花竞艳于堂前,素淡与绚丽交掩成趣。这是近景。“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这是远景,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好像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扰。从近景转到远景,犹如电影镜头慢慢拉开,将一座充满农家风味的茅舍融化到深远的背景之中。画面是很淡很淡很淡,味道却是很浓很浓,令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这景象太过清静,似乎少一点生气。但诗人没有忘记这一点,请听,“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下子,这幅美好的田园画不是活起来了吗?因为这鸡犬之声相闻,才最富有农村环境的特征,和整个画面也最为和谐统一。
【语言揣摩】
1.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评析:最后四句是诗人的慨叹。那阻隔了牵牛和织女的银河既清且浅,牵牛与织女相去也并不远,虽只一水之隔却相视而不得语也,“盈盈”或解释为形容水之清浅,恐不确。“盈盈’不是形容水,它和下句的“脉脉”都是形容织女。是形容女子仪态之美好,织女既被称为河汉女,则其仪容之美好亦映现于河汉之间,这就是“盈盈一水间”的意思。 “脉脉不得语”是说河汉虽然清浅,但织女与牵牛只能脉脉相视而不得语。 这句诗用了“盈盈”“脉脉’这些叠音词,使这首诗质朴、清丽,情趣盎然。一个饱含离愁的少妇形象若现于纸上,意蕴深沉风格浑成,是极难得的佳句。
运用:图为山东淮县民间以此诗为题材的一组年画《王母刻河,鹊桥相会》。
2.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评析:起首四句,先说个性与既往人生道路的冲突。韵、性,都是指为人品格与精神气质。所谓“适俗韵”又是什么呢?无非是逢迎世俗、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那种情态、那种本领吧,这是诗人从来就未曾学会的东西。作为一个真诚率直的人,其本性与淳朴的乡村、宁静的自然,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共通之处,所以“爱丘山”。前二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但是,人生常不得已。作为一个官宦人家的子弟,步入仕途乃是通常的选择;作为一个熟 《《汉魏晋五言诗三首》》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76868.html
1.学习体会汉魏晋时期五言诗体裁式样更新、题材内容广泛、表现技巧丰
富的特点及与《诗经》四言诗和《楚辞》骚体诗的区别;
2.分析理解三首诗中的人物形象和人物感情及其表现的手法和技巧,并注
意品味其艺术效果;
3.背诵《白马篇》和《归园田居》
导学点拨窗口
【作家作品】
《古诗十九首》中国东汉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的《文》。作者为无名氏。《古诗十九首》也真实地记录和反映了失意文人仕途碰壁后所产生的
生命无常、及时行乐等颓废情绪。这类诗反映了东汉末年儒家思想崩溃,乱世人生观盛行时文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精神状态。《古诗十九首》的艺术上成就相当突出。将抒情、议论、叙事、写景融而为一,达到高度的自然和谐;善于抓取人物的典型活动来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语言浅近凝炼,自然和谐。刘勰推崇它为“五言之冠冕”。
曹植(192~232),三国时魏国诗人。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操第三子。少聪慧,“善属文”,始深得曹操宠爱 ,其兄曹丕称帝后,植名为王侯 ,实为囚徒 ,最后移封陈郡,卒谥思,故世称陈王或陈思王。
曹植是建安时期成就最高的一位诗人。他的诗现存约80首,大部分是乐府诗。曹植一生重视从乐府民歌中汲取创作养料,所不同的是,他在学习民歌的基础上进行了加工和提高,因此他的诗歌呈现出文人所特有的风格与情调,具有明朗、和谐、清新等特色。 曹植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五言诗,把五言诗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并使之达于成熟。他的五言诗,叙事与抒情相结合,格调雄浑而不卑弱,文辞华美而不雕琢,尤其是注重语言的提炼和修辞,特别留意于文句的整饬和韵律的和谐。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他被视为五言诗的一代宗匠。
陶渊明(365~427)中国 晋 宋时 期 文学 家。一名潜 ,字元亮 。浔阳柴桑
(今江西九江西南)人。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仕宦家庭 。由于儒道思想的矛盾性,时官时隐,举棋不定。后期(41岁以后)陶渊明因时局动荡,仕途险恶,以及官场政治腐败,门阀制度森严而对现实极端不满,毅然辞官归隐,与官场彻底决裂。陶渊明的创作包括诗歌和文章两大部分,而以后期的诗歌成就最高。
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陶诗今存125首 ,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 、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①饮酒诗;②咏怀诗;③田园诗。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这样的思想感情,这样的内容,出现在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在门阀制度和观念森严的社会里显得特别可贵。陶渊明的田园诗中也有一些是反映自己晚年困顿状况的,可使我们间接地了解到当时农民阶级的悲惨生活。它以纯朴自然的语言 、高远拔俗的 意境 ,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并直接影响到唐代田园诗派。陶渊明现存文章有辞赋3篇、韵文5篇 、散文 4篇 ,共计12篇。总的来说,陶文数量和成就都不及陶诗。
【探海导航】
本课学习的是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学习时要注意体裁上与《诗经》四言诗和《楚辞》骚体诗的区别。五言诗起源于西汉民间,开始不受文人重视。但五言乐府的流行推动了文人创作五言诗。两汉时期文人多写辞赋,写五言诗并不多,流传下来的就更少。但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文人五言诗最繁荣的时期,流传的作品也很多,曹植、陶渊明是当时的重要作家。
学习《迢迢牵牛星》要注意体会叠音词的运用和押韵情致,以及由此而表达出的景中情和情中景;学习《白马篇》要注意体会作者所运用的铺叙的手法的艺术效果和少年英雄的忠勇爱国;学习《归园田居》要注意理解诗人辞官归隐、重返自然的悠然自得的心态,体会其田园诗的艺术 风格。
【思路结构】
《迢迢牵牛星》起首两句描写环境,中间四句描写织女,最后四句点明离别的根源和哀怨:诗中充满着浓厚的浪漫气息,将神话和现实和谐地结合起来。全篇十句有六句以叠词起头,使诗具有很强的音乐节奏美感。结构图:
两星现状 织女的相思 分离的痛苦
《白马篇》前六句介绍游侠儿的身世和经历。中间十四句描写他高超的武艺和善战的本领。最后八句揭示英雄少年崇高的献身精神。全诗布局精巧,剪裁得当,时而紧急,时而松缓,波澜起伏夕曲折生姿,十分引人人胜,加以语言朴素优雅,用词精当,使突它成为建安诗作中不可多得的名篇。结构图:
游侠身世
边陲英雄 武功高超
为国出力 弃家保国
视死如归
《归园田居》开头八句写归田的原因,可以说是整组诗(共五首)的一篇总序,以议论出之,跌宕飞动,而结到“归园田”之上;“方宅”以下十句写田园景象,天然逼真,是一幅生动的村居图;最后两句换笔另收,与起首一段呼应。全诗以质朴真淳的语言写出,而音节铿锵,元气淋漓,得自然之美。
摈弃世俗
回归本性 田园美景
村居之乐 本性复苏
心旷神怡
【疑难指津】
·《白马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曹植在青少年时期,随其父曹操南征北战。军旅生涯陶冶了他的性格。诗中塑造了一个武艺高强的爱国壮士形象,歌颂了他的为国献身,誓死如归的高尚精神,寄托了诗人为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曹植《自试表》云:“昔从武皇帝,南极赤岸,东临沧海,西望玉门,北出玄塞,伏见所以用兵之势,可谓神妙。而志在擒权馘亮,虽身分蜀境,首悬吴阙,犹生之年。”可见诗中所云“捐躯赴难,视死如归”,正是曹植本人的一向志愿。此时年轻的诗人精神昂扬奋发,对自己的前途、对自己的事业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因而诗歌的思想感情也高迈不凡。
··陶渊明笔下的田园风光美在哪里?这里描写的一切,是极为平常的。你看: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但正是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在这画面上,田园风光以其清淡平素的、毫无矫揉造作的天然之美,呈现在我们面前,使人悠然神往。这不是有点儿像世外桃源的光景吗?这些描写初读起来,只觉得自然平淡,其实构思安排,颇有精妙。“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是简笔的勾勒,以此显出主人生活的简朴。虽无雕梁画栋之堂皇宏丽,却有榆树柳树的绿荫笼罩于屋后,桃花李花竞艳于堂前,素淡与绚丽交掩成趣。这是近景。“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这是远景,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好像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扰。从近景转到远景,犹如电影镜头慢慢拉开,将一座充满农家风味的茅舍融化到深远的背景之中。画面是很淡很淡很淡,味道却是很浓很浓,令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这景象太过清静,似乎少一点生气。但诗人没有忘记这一点,请听,“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下子,这幅美好的田园画不是活起来了吗?因为这鸡犬之声相闻,才最富有农村环境的特征,和整个画面也最为和谐统一。
【语言揣摩】
1.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评析:最后四句是诗人的慨叹。那阻隔了牵牛和织女的银河既清且浅,牵牛与织女相去也并不远,虽只一水之隔却相视而不得语也,“盈盈”或解释为形容水之清浅,恐不确。“盈盈’不是形容水,它和下句的“脉脉”都是形容织女。是形容女子仪态之美好,织女既被称为河汉女,则其仪容之美好亦映现于河汉之间,这就是“盈盈一水间”的意思。 “脉脉不得语”是说河汉虽然清浅,但织女与牵牛只能脉脉相视而不得语。 这句诗用了“盈盈”“脉脉’这些叠音词,使这首诗质朴、清丽,情趣盎然。一个饱含离愁的少妇形象若现于纸上,意蕴深沉风格浑成,是极难得的佳句。
运用:图为山东淮县民间以此诗为题材的一组年画《王母刻河,鹊桥相会》。
2.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评析:起首四句,先说个性与既往人生道路的冲突。韵、性,都是指为人品格与精神气质。所谓“适俗韵”又是什么呢?无非是逢迎世俗、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那种情态、那种本领吧,这是诗人从来就未曾学会的东西。作为一个真诚率直的人,其本性与淳朴的乡村、宁静的自然,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共通之处,所以“爱丘山”。前二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但是,人生常不得已。作为一个官宦人家的子弟,步入仕途乃是通常的选择;作为一个熟 《《汉魏晋五言诗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