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技巧的妙用
联想技巧的妙用
作者/安徽李仰臣
联想是指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思维过程;是深化生活感受、获得写作灵感和活跃文思的重要手段。写作时善于联想,则文思泉涌;反之,则无话可说。因此要想让自己的文章胜出一筹,需要在联想与创新方面下一番工夫!
◆技巧借鉴
一、相似联想,生动形象
这种联想是指由某一事物的感知,想到与其在形态或性质上有相似之处的事物,有形似联想和神似联想之分。形似联想是从事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形状、颜色、气味等)入手,比如:柳絮与雪,形、色均相似。神似联想则依靠事物内在“精神品质”的相似性,如由白杨树联想到北方农民,联想到抗敌军民,联想到在民族解放战争血与火的洗礼中凝聚而成的民族精神。
①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光未然《黄河颂》)
②我们的扬子江、黄河,可以代表我们的民族精神,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李大钊《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运用指南】
例①中,诗人张开联想的翅膀,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生动地表明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例②用扬子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比喻中华民族前进中的艰难斗争;用“浊流滚滚、一泻万里”比喻中华民族的光明前途,表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
二、对比联想,深刻鲜明
就是把性质截然不同或情境完全相反的表象联系在一起,这是一种由对比关系的事物构成的联想,既能反映事物的共性,又能反映事物的个性,还能造成鲜明强烈的反差效果。
③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喧闹一阵,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开课桌,关课桌,大家怕吵捂着耳朵大声背书……还有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 “静一点,静一点……”
我本来打算趁喧闹偷偷地溜到我的座位上去;可是那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跟星期日的早晨一样。(都德《最后一课》)
【运用指南】
作者为了营造“最后一课”肃穆、庄严、悲愤的氛围,运用对比联想,把平常日子课前一贯的喧闹与“最后一课”前异乎寻常的安静进行比较,产生了良好的表达效果。
三、接近联想,丰富多彩
即根据事物之间在时空上的彼此接近进行联想,把原来没有内在联系的诸多事物串在一起,从而创造某种新设想的思维方式。听到打雷,想到下雨,这是时间的接近;说到“尼罗河”,想到“金字塔”,这是空间的接近。(写作技巧 fanwen.oyaya.net)运用接近联想,可以冲破时空的限制,笼大干世界于笔端。
④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北朝民歌《木兰诗》)
【运用指南】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暮至黑山头”,离乡愈远。思亲愈切。于是,黑夜来临的木兰情不自禁地想起家中的双亲, “不闻爷娘唤女声……”,细腻地表现出她的思亲之情。
四、追忆联想,意境深远
这种方式是指以某一事物为由头,对过去经历、见闻的回顾而产生的联想,追忆一系列与此事物有关的其他事物的联想。比如翻看某本旧书时,无意中发现了一片红叶,便想起了从前秋游的情景,满山的红叶,同学们欢快的笑脸等。
⑤当我回忆儿时往事时,我想起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深夜嗥鸣的蒙古狗;我听到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了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
【运用指南】
这段文字以“儿时往事”为基点,联想到关东平原的美丽景象,在读者面前铺展开了一幅生动画面,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之情。联想手法的运用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拓宽了意境。
五、因果联想,联系紧密
看到或者听到一个事物,不仅会想到与此事物发生横向联系的其他事物,还会由此事物的发生原因或发展结果想到与之有纵向联系的事物。
⑥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鸟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运用指南】
语段中三个“也许是因为……”的联想构成的排比句,强调了被送进书塾的原因,表达了不情愿不愉快的感情。
综上所述,考场作文离不开联想,只有掌握了联想的方法,并能熟练运用,才能写出动人的文章。
【佳作展示】
你是我的一本书
宁波一考生
敬畏你, 《联想技巧的妙用》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7700.html
作者/安徽李仰臣
联想是指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思维过程;是深化生活感受、获得写作灵感和活跃文思的重要手段。写作时善于联想,则文思泉涌;反之,则无话可说。因此要想让自己的文章胜出一筹,需要在联想与创新方面下一番工夫!
◆技巧借鉴
一、相似联想,生动形象
这种联想是指由某一事物的感知,想到与其在形态或性质上有相似之处的事物,有形似联想和神似联想之分。形似联想是从事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形状、颜色、气味等)入手,比如:柳絮与雪,形、色均相似。神似联想则依靠事物内在“精神品质”的相似性,如由白杨树联想到北方农民,联想到抗敌军民,联想到在民族解放战争血与火的洗礼中凝聚而成的民族精神。
①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光未然《黄河颂》)
②我们的扬子江、黄河,可以代表我们的民族精神,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李大钊《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运用指南】
例①中,诗人张开联想的翅膀,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生动地表明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例②用扬子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比喻中华民族前进中的艰难斗争;用“浊流滚滚、一泻万里”比喻中华民族的光明前途,表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
二、对比联想,深刻鲜明
就是把性质截然不同或情境完全相反的表象联系在一起,这是一种由对比关系的事物构成的联想,既能反映事物的共性,又能反映事物的个性,还能造成鲜明强烈的反差效果。
③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喧闹一阵,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开课桌,关课桌,大家怕吵捂着耳朵大声背书……还有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 “静一点,静一点……”
我本来打算趁喧闹偷偷地溜到我的座位上去;可是那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跟星期日的早晨一样。(都德《最后一课》)
【运用指南】
作者为了营造“最后一课”肃穆、庄严、悲愤的氛围,运用对比联想,把平常日子课前一贯的喧闹与“最后一课”前异乎寻常的安静进行比较,产生了良好的表达效果。
三、接近联想,丰富多彩
即根据事物之间在时空上的彼此接近进行联想,把原来没有内在联系的诸多事物串在一起,从而创造某种新设想的思维方式。听到打雷,想到下雨,这是时间的接近;说到“尼罗河”,想到“金字塔”,这是空间的接近。(写作技巧 fanwen.oyaya.net)运用接近联想,可以冲破时空的限制,笼大干世界于笔端。
④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北朝民歌《木兰诗》)
【运用指南】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暮至黑山头”,离乡愈远。思亲愈切。于是,黑夜来临的木兰情不自禁地想起家中的双亲, “不闻爷娘唤女声……”,细腻地表现出她的思亲之情。
四、追忆联想,意境深远
这种方式是指以某一事物为由头,对过去经历、见闻的回顾而产生的联想,追忆一系列与此事物有关的其他事物的联想。比如翻看某本旧书时,无意中发现了一片红叶,便想起了从前秋游的情景,满山的红叶,同学们欢快的笑脸等。
⑤当我回忆儿时往事时,我想起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深夜嗥鸣的蒙古狗;我听到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了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
【运用指南】
这段文字以“儿时往事”为基点,联想到关东平原的美丽景象,在读者面前铺展开了一幅生动画面,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之情。联想手法的运用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拓宽了意境。
五、因果联想,联系紧密
看到或者听到一个事物,不仅会想到与此事物发生横向联系的其他事物,还会由此事物的发生原因或发展结果想到与之有纵向联系的事物。
⑥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鸟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运用指南】
语段中三个“也许是因为……”的联想构成的排比句,强调了被送进书塾的原因,表达了不情愿不愉快的感情。
综上所述,考场作文离不开联想,只有掌握了联想的方法,并能熟练运用,才能写出动人的文章。
【佳作展示】
你是我的一本书
宁波一考生
敬畏你, 《联想技巧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