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案大全 >> 语文教案 >> 高二语文教案 >> 正文

《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 设计



   
 
纪勇 董吾达  

--------------------------------------------------------------------------------
 
??【自读导言】

??语言是思维的外在形式,是思想、情感的重要载体,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是一种变化万端、奇妙无比的魔方,它在准确把握了它的秘诀的人们嘴中、手上会幻化出无数奇妙的世界,达到令人惊叹的传情达意效果。

??谁不希望掌握语言的魔杖,点化出精彩非凡的语言之花呢?要掌握这根魔杖,一般而言,需要拜三个“大师”:一个是“积累”,一个是“修辞”,一个是“磨练”。“积累”使我们充实库房,柴米油盐等原料丰富,才能烹调出美味佳肴;“修辞”教给我们“烹调”的技巧,而要掌握技巧,则必须靠“磨练”。“积累”靠坚持,“磨练”要路径,“修辞”就是我们坚持磨练的路径。

??那么,究竟什么是修辞呢?语言学家、修辞学家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解释。作为现代语言学大师的张志公先生是怎样解释的呢?他说:“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他是从什么角度说的?是怎样说的?他的说法对我们有什么启示意义?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研读他的文章《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

??(解说:这个导言的设计意图有两个:第一,由语言的奇妙引出话题,暗示修辞是和语言密切相关的,而语言又是与我们密不可分的,借此调动学习修辞的积极性,引发学习兴趣,奠定学习基础。第二,提出三个问题,明确学习目标,暗示学习方法:“从什么角度说”,暗含比较的意思,学习中要参考以前的积累和其他学者的说法,从中找出角度;“怎样说”,指出要理清文章思路,找出前后联系,做到融会贯通;“有什么启示”,告诉我们学习时要运用联想,调动语言积累,填补文章“空白”或充实例证材料。)

??【自读程序】

??1.求知性探索阅读。

??通读全文,观其全貌,不求字字落实,只看作者到底说了些什么。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要点。

??(解说:文章总会告诉人们一些具体内容,读者读文章了解了这些内容,就获得了有关这方面的知识。这是探索阅读的起点,是进一步研读的前提,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文章要点很重要。理不清思路,抓不住要点,就难以准确获得知识;理思路,抓要点,必须通读文章。本文思路是开门见山提出问题,然后用实例说明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既然是选择,必然有标准,接着写选择的两个标准;既然是选择,必然要有材料可供选择,最后说选择的条件,即丰富的语言积累。要点:修辞是在运用语言时,根据一定的目的精心选择语言材料的工作过程,不是这么装饰那么装饰,不是自己造什么花样翻新的说法。选择修辞要依据两个标准,即准确、富有表现力和注意修辞的时代性、社会性,此外,修辞选择必须有丰富的语言积累。)

??2.理解性探索阅读。

??细读文章,抓重点句段、疑难句段,理解它们的真正含义。这样理解,要遵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的原则。问题示例:“自读点拨”1、2、3、4、5、6、7题,此外学生在自读中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自己的问题。

??(解说:理解性探索阅读是准确把握文章的重要一步,只有对关键句、重点句理解透彻,才能准确把握文意;只有弄清疑难句,才能扫清理解全文的障碍。这也是训练学生于无疑处质疑的问题意识的重要步骤。)

??3.联想性探索阅读。

??阅读别人的文章,总要触发自己的联想才会有兴趣,才会有更大的收获。比如,读到文章中提出的某种观点或举出的某个例子,会唤醒你的语言材料积累,把这些材料补进去,会使自己的阅读更为有趣,也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如,文章第1段在举了日常生活的例子后说,“说重要的话,讲重要的道理,发表重要的意见,也需要选择,越是内容重要,越需要选择”。由此我们可以联想起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讲话,想起有名的政http://fanwen.oyaya.net/lw/Index.html>论文的例子。学生在读文章时要尽可能多地联想起过去的语言积累,补充印证,加深理解。

??(解说:这是一个融会贯通的重要步骤,是读者逐步走近作者,与作者产生共鸣的过程,是与作者共同创造的开始。上面的联想举例:(1)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写文章作演说倒可以不看读者不看听众么?(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前两个分句是直接陈述的句子,后一个分句选择否定反问句式,形成错综变化的语气,达到了良好的正反两面论证的说理效果。(2)我们认为美国这些侵略行动应该被制止,亚洲的和平应该得到保障,亚洲各国的独立主权应该得到尊重,亚洲人民的民族权利和自由应该得到保障,对亚洲各国内政的干涉应该停止,在亚洲各国的外国军事基地应该撤除,驻在亚洲各国的外国军队应该撤退,日本军国主义复活应该防止,一切经济封锁和限制应该取消。(周恩来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上的讲话)语言排比连贯而下,很有气势;同义词的选用准确严密,说话严谨得体,达到了很好的外交效果。)

??4.比较性探索阅读。

??回忆或搜集其他书中关于“修辞”的说法,比较他们的异同,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解说:比较分析是融会贯通知识,训练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方法之一。设计这个步骤,也是为了深入理解作者的观点,为应用奠定基础。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对“修辞”作解释的资料,如《辞海》:“依据题旨意境,来恰当地表现写说者所要表达的内容的一种活动。”(从达到目的的角度解释)《现代汉语词典》:“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从目的和手段上说)《修辞》(上海教育出版社1978年版):“在说话或写文章的过程中,经常要考虑如何把词语选用得恰当些,把句子组织得好一些,使自己的语言能够准确、鲜明、生动地反映客观事物。”(结合目的和手段解释)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修辞是为了有效地表达意旨、交流思想而适应现实语境,利用民族语言各种因素以美化语言。”(从目的和凭借方面说)高名凯《普通语言学》:“修辞就是如何调整和修饰语言,把话和文章说得更正确、明白、生动、有力的方法。”(重点强调方法,也说出目的)比较而言,张志公的说法只从手段方面说,且强调的重点不同,更通俗,更接近本质。)

??5.应用性探索阅读。

??完成“自读思考”题。

??(解说: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语言现象,实现知识迁移和形成能力的目标。)

??【自读点拨】

??1.作者认为:“修辞就是在运用语言的时候,根据一定的目的精心地选择语言材料这样一个工作过程。”作者是怎样解释这个观点的?

??明确:先举非常熟悉的例子,再指出容易干扰思路的认识,接着说选择的标准,把一切手段都归之于“选择”,深入浅出地解释了观点。

??2.怎样理解“修辞不是把话这么装饰那么装饰,更不是自己制造什么花样翻新的说法”?

??明确:作者为了打消一些人对“修辞”的畏惧感而指出,这是一种偏颇认识。为装饰而装饰,便容易忘掉准确、易懂,达不到交流的目的。至于现在一些所谓新的语言,如“新新人类”的一些话,有许多是不规范的,而有些新的词汇出现,则是伴随新事物产生的,另当别论。

??3.作者提出的“选择”的标准是什么?怎样理解这些标准?

??明确:“选择”的标准,一是准确性、表现力,二是时代性、社会性。这两条标准,一是从普遍性角度看,一是从发展性角度说,联系实际,切中要害。这两条标准的关键还是准确性和表现力,第二条标准是针对实际问题强调的一个方面,仍可以归到准确性和表现力上来。而在准确性和表现力两者之间,又以准确性更为重要。

??4.怎样理解“失去了准确性,谈不到表现力”?

??明确:课文有明确回答,学生可以用联想法举例证明以加深印象。

??5.作者在举了“推敲”“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例子后,说“我们不去过多地提倡”,“这也可以认为是修辞有时代性的一个方面”,该怎样理解?

??明确:古人的做法,态度是可敬的,方法是不必普遍提倡的。毕竟社会生活节奏不同了,生活方式不同了,对大多数人来说,语言是为了交际,应适应这种社会生活节奏,大可不必把修辞看得如此艰难。从另一个角度讲,也不宜提倡这种做法,因为,这种做法很可能把人训练得说话、写文章思维迟钝,反应不快,甚至口讷于言,不善交际,特别是对青年人还是不倡导为好。

??6.作者认为“选择”的前提条件是什么?是怎样解释的?

??明确:前提条件是丰富的语言积累。只有有了丰富的语言积累,才有选择的余地。丰富的语言靠阅读,靠留心生活,靠提升思想,靠充实知识。

??7.简明、连贯、得体,是语言表述的基本要求,张志公先生在本文中是怎样论述的?

??明确:学生读课文、抓要点即可。需要注意的是:简明,要看听者(读者)对象;连贯,包孕在准确和表现力中。

??8.鲁迅在《阿Q正传》第一章中写道:“然而要做这一篇速朽的文章,才下笔,便感到万分的困难。第一是文章的名目。”接着又说明自己对“名目”的考虑。结合张志公关于“选择”的第一条标准,谈谈作者为什么会“才下笔,便感到万分的困难”。

??明确:鲁迅实际上是通过对“选择”的艰难的记写,来表现阿Q这个描写对象的特殊,实际上是在选择恰当的方式来塑造人物形象。

??9.从语言库存里找出“假大空”的例子,运用张志公先生的观点加以分析。

??明确:例子如“我不慎丢失笔记本一个,有拾到者请送学生会办公室,本人万分感谢,一定重谢!”这句话的“万分”“重谢”就显得过分、虚假。

??(解说:设计这些思考题,是为了引导学生学会读书,学会提问题,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运用课文知识分析实际问题。运用时,应尽量启发学生自己提问题 《《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 设计》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77490.html

  • 上一篇范文: 《花未眠》 4
  • 下一篇范文: 《屈原列传》 设计

  •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高二语文教案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