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记》
高中新教材第五册中出现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作品,这在教材中尚属首次。如何进行教学,这是一个值得研讨的问题。下面就《变形记》的教学谈谈教学设想。
教学设想一:变形探究
题为《变形记》,此处“变形”一词很值得探究,它至少可以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
1.小说主人公格里高尔生理上的变形。
但格里高尔虽变形为甲虫,他内心依然保留着美好的人性,仍然记挂着工作,仍然为父母和妹妹操心,是为家庭着急、分忧,他的情感中充满了对亲人的关心、体贴之情。因此,从这一点上可以说格里高尔是虫形而人心。
2.当时社会人们心理上的变形。
格里高尔形变而心未变,他的家人形未变却变了心。开始时家人对格里高尔还有所牵挂,但后来就变得十分冷漠,甚至要设法摆脱他,把他扫地出门。连身边最亲的人尚且如此,亲情变成仇情,更何况是社会上的陌生人呢?从这点上说,反映了当时的人们是人形而“虫”心。
3.卡夫卡在这篇小说中运用的变形的艺术手法。
此处“变形”是指卡夫卡采用一套有别于传统的叙述方式和技巧,通过变形把描写的客观对象加以“陌生化”的处理,让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披上一层奇异的色彩,以此来促使人们从不同角度重新思考同一事物,进而探究其本质。卡夫卡在作品中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的手法来表达他对社会、对人的思考,在荒诞的故事背后是并不荒诞的情感表达,寄寓的恰恰是卡夫卡对当时社会的深刻洞察和痛彻的思索。
在对变形作探究之后,还可联系现实,让学生在自由谈的氛围中谈谈“现实生活中有没有人被异化的现象”“怎样才能我们不被异化”这一类的话题,这也就是南京大学中文系赵宪章教授所强调的“挖掘经典作品的当代内涵”,同时也能让学生对作品加深理解。
教学设想二:比较解读
《变形记》的深刻性在于尖锐地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现象,马克思对“异化”的解释是:物对人的统治,死的劳动对活的劳动的统治,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而反映“人的异化”现象的作品绝不只有《变形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作一番比较解读。
1. 以《促织》与《变形记》互为参照,作比较解读。
《促织》是现实主义的作品,但蒲松龄在无意间已隐约触及到了“人被异化”的问题,成名之子作为人的时候没有价值,魂化为蟋蟀却有了价值,让这个山穷水尽的倒霉人家否极泰来。蟋蟀原是玩物,而作品中人却成了可怜虫,任由蟋蟀来主宰自己的命运。这种人与物间的不正常关系不也符合马克思所作的“异化”解释吗?而卡夫卡作为现代主义中表现主义的代表,是有意识地以变形手法,集中深刻地揭示了现代社会中普遍的人成为非人,人被异化的现象。
两部作品虽相隔两百多年,却遥相呼应,都揭示了在不合理的社会中“人的异化”的悲剧。
2. 以《守财奴》与《变形记》互为参照,作比较解读。
《守财奴》中的葛朗台从箍桶匠发家,到最后爱财如命,视财胜命,为财亡命,成了一个变态的吝啬鬼,这是一个人被金钱异化的典型。由《守财奴》对“人被金钱异化”的描写来切入《变形记》的教学,也不失为一种思路。
而且卡夫卡还曾说过一句颇耐人寻味的话:“巴尔扎克的手杖上刻着,我能摧毁一切障碍;而我的手杖上宁可写的是,一切障碍都在摧毁我。”比较“我能摧毁一切障碍”和“一切障碍都在摧毁我”两句话,即能发现两位作家文学观、表现手法的不同:巴尔扎克作为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他是以自己的天才之笔、摧枯拉朽的气势批判社会中的不合理存在,他的整部《人间喜剧》多是如此;而卡夫卡则以表现主义的手法来表现“现代人的困惑”,人在现实中弱小得不堪一击,这正符合米兰· 昆德拉所说的,卡夫卡所有作品都是表现“人在外部世界的规定下显得无能为力”这一主题。
若再深入一步,还可由上述的两个作品、两句话进而联系两位作家的生平、文学观、创作活动等作一番研究性阅读,那将更有收获。
《《变形记》》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80794.html
教学设想一:变形探究
题为《变形记》,此处“变形”一词很值得探究,它至少可以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
1.小说主人公格里高尔生理上的变形。
但格里高尔虽变形为甲虫,他内心依然保留着美好的人性,仍然记挂着工作,仍然为父母和妹妹操心,是为家庭着急、分忧,他的情感中充满了对亲人的关心、体贴之情。因此,从这一点上可以说格里高尔是虫形而人心。
2.当时社会人们心理上的变形。
格里高尔形变而心未变,他的家人形未变却变了心。开始时家人对格里高尔还有所牵挂,但后来就变得十分冷漠,甚至要设法摆脱他,把他扫地出门。连身边最亲的人尚且如此,亲情变成仇情,更何况是社会上的陌生人呢?从这点上说,反映了当时的人们是人形而“虫”心。
3.卡夫卡在这篇小说中运用的变形的艺术手法。
此处“变形”是指卡夫卡采用一套有别于传统的叙述方式和技巧,通过变形把描写的客观对象加以“陌生化”的处理,让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披上一层奇异的色彩,以此来促使人们从不同角度重新思考同一事物,进而探究其本质。卡夫卡在作品中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的手法来表达他对社会、对人的思考,在荒诞的故事背后是并不荒诞的情感表达,寄寓的恰恰是卡夫卡对当时社会的深刻洞察和痛彻的思索。
在对变形作探究之后,还可联系现实,让学生在自由谈的氛围中谈谈“现实生活中有没有人被异化的现象”“怎样才能我们不被异化”这一类的话题,这也就是南京大学中文系赵宪章教授所强调的“挖掘经典作品的当代内涵”,同时也能让学生对作品加深理解。
教学设想二:比较解读
《变形记》的深刻性在于尖锐地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现象,马克思对“异化”的解释是:物对人的统治,死的劳动对活的劳动的统治,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而反映“人的异化”现象的作品绝不只有《变形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作一番比较解读。
1. 以《促织》与《变形记》互为参照,作比较解读。
《促织》是现实主义的作品,但蒲松龄在无意间已隐约触及到了“人被异化”的问题,成名之子作为人的时候没有价值,魂化为蟋蟀却有了价值,让这个山穷水尽的倒霉人家否极泰来。蟋蟀原是玩物,而作品中人却成了可怜虫,任由蟋蟀来主宰自己的命运。这种人与物间的不正常关系不也符合马克思所作的“异化”解释吗?而卡夫卡作为现代主义中表现主义的代表,是有意识地以变形手法,集中深刻地揭示了现代社会中普遍的人成为非人,人被异化的现象。
两部作品虽相隔两百多年,却遥相呼应,都揭示了在不合理的社会中“人的异化”的悲剧。
2. 以《守财奴》与《变形记》互为参照,作比较解读。
《守财奴》中的葛朗台从箍桶匠发家,到最后爱财如命,视财胜命,为财亡命,成了一个变态的吝啬鬼,这是一个人被金钱异化的典型。由《守财奴》对“人被金钱异化”的描写来切入《变形记》的教学,也不失为一种思路。
而且卡夫卡还曾说过一句颇耐人寻味的话:“巴尔扎克的手杖上刻着,我能摧毁一切障碍;而我的手杖上宁可写的是,一切障碍都在摧毁我。”比较“我能摧毁一切障碍”和“一切障碍都在摧毁我”两句话,即能发现两位作家文学观、表现手法的不同:巴尔扎克作为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他是以自己的天才之笔、摧枯拉朽的气势批判社会中的不合理存在,他的整部《人间喜剧》多是如此;而卡夫卡则以表现主义的手法来表现“现代人的困惑”,人在现实中弱小得不堪一击,这正符合米兰· 昆德拉所说的,卡夫卡所有作品都是表现“人在外部世界的规定下显得无能为力”这一主题。
若再深入一步,还可由上述的两个作品、两句话进而联系两位作家的生平、文学观、创作活动等作一番研究性阅读,那将更有收获。
《《变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