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 5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2、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3、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3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疏通字词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六王毕,四海一”,在《阿房宫赋》里,杜牧用这六个字概括了秦灭六过、一统寰宇的历史进程。也许因为秦王朝过于短促,历二代便骤然灭亡,所以后人总爱在秦的暴灭上作文章,而忽视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秦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以小胜大?或,六国何以由强趋弱,转胜为败?历史学家语焉不详,文学家往往指斥不当。
贾谊《过秦论》主要指责秦之过,但对秦的胜利(六国的灭亡)之因也作了简要的剖析:在六国,“争割地而奉秦”,使秦国“有余力而制其弊”;在秦国,“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横而斗诸侯”。这种剖析顾及斗争的双方,是辨证的;但分析不尽准确,因为并非这六个国家都争着割地奉秦。
历史的年轮又增加了一千二百余年,北宋策论大师苏洵注目这个历史课题了,于是有《六国论》出。
《六国论》是历史上第一偏不鞭强秦之暴行,而剖六国之痼疾的文章,所以它具有历史的严肃性;它分析了忍辱求和、赂敌为安的悲剧结局,乃是有感而发,它具有现实批判的针对性(这一点,我们在学习课文中会进一步认识);它不足600字,言简意赅,机锋雄辩,又有很强的文学性。“三性”合一,使得本文兼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 作者简介
(学生自读注释一)补充两副写“三苏”的对联:
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
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三、 阅读课文
学生先初读,扫清语音障碍;再齐读。
四、 疏通字词
学生自译。补充(板书):
重要字词:率、厥、弥、判、速、洎、殆
词类活用:小/大则……、义不赂秦、却、礼、西向、日削月割
古今异义:其实、祖父、至于、智力、可以、故事
通假字:厌、当
特殊句式: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天下之大
一词多义:暴、与、犹、亡、始
五、 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分析课文
教学过程:
一、 检查作业
完成练习二——四
二、 分析课文
1、 齐读课文
2、 思考练习一。
3、 提名思考回答: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哪一句?两个分论点是?分别是就哪些国家而言的?文章的论证段落有哪些?哪一句是对历史教训的.总结?哪一句点明了.写作意图?
4、 教师简析(参教师用书)
5、 简介.写作背景,进一步了解作者的爱国之情
作者生于真、仁、英宗三世。其时,宋王朝虽然尚未疲弱不堪,但北有契丹(大辽),西有西夏,它们不断骚扰,国家不得安宁。1004年,大辽举兵攻宋,当时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辽在澶州打了一仗,宋军大胜。形势如此有利,真踪却一味求和,订下“澶渊之盟”,规定宋每年向辽进贡银10万两,绢20万匹,自此,抗敌卫国只气锐减,委曲求全之风日上。后辽又连连加码,宋均慨然应答。1044年,西夏元昊上书停战求和,宋却反而给西夏银、绢、茶。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苏洵是睹之心忧,忧而思救,以为这和战国六国以地赂秦相比,有国之而无不及,下场更加不堪设想,于是写下了这偏醒世文章。所以,结合背景,我们能够更加体察到作者的一片爱国之情。
三、 小结
本文立论鲜明,论证严密,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语言上,长短相间、整散交错。确如王安石云:“苏明允有战国纵横之学”。
文章字里行间包含着作者的感情,不仅有“呜呼”、“悲夫”这样感情强烈的感叹,就是在夹叙夹议的文字中,也洋溢着作者的情感,如对以地赂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的痛惜、激愤,都溢于言表,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
四、 齐读课文
五、 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比较阅读《过秦论》;
学习苏辙《六国论》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比较阅读
教学过程:
一、 检查背诵
背诵中心论点句、.写作意图句;背诵全文
二、 比较《过秦论》
1、 都是史http://fanwen.oyaya.net/lw/Index.html>论文
2、 都借古讽今,以史致用,都得源于作者的忧国情怀
《过》讽谏汉武帝施行仁政,防止重蹈秦朝施行暴政而迅速灭亡的覆辙;《六》讽谏宋王朝要以六国为鉴,奋起抵御外侮。
3、 论证方法:都云对比论证方法。
4、 中心论点的提出:《过》卒章显志,《六》开门见山。
5、 语言:同:多排偶句,句式整齐;长短相间,错落有致。
不同:《过》词采华丽,《六》浅显易懂。
三、 学习另二篇《六国论》
一是苏辙的,见教材。一是李桢的(节选)
四、 布置作业
写一篇作文,题目是“从历史看天下兴亡”
附:从历史看天下兴亡
1、 各家关于天下兴亡的观点(高一年级)
《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伶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记身
《谏太宗十思疏》: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出师表》:广开言路、亲贤远佞
《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阿房宫赋》:戒奢以俭
《邹忌讽齐王纳谏》:广开言路
《勾践灭吴》:励精图治,心忧天下,尊贤重士,法纪严明
《我们对于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针锋相对,寸利必争,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决不搞屈辱外交
《触龙说赵太后》:磨炼国君意志,培养能君主
《季氏将划颛臾》:君贤臣能且上下精诚团结
《寡人之于国也》:使百姓不饥不寒且得庠序之教,明孝悌之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方面都得到发展
《六国论》(苏辙):六国相互背盟败约而失韩魏之天下要冲
2、学生习作选读
悠悠中华经历了五千多年的风雨洗礼。中国大地上风起云涌,经历着无数次“江山不改人已换”的历史变迁。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种变化呢?或许我们可以从历史长河的流动中看出一点天下兴亡的端倪。
自古以来,一个朝代和一个国家的兴亡,首先在于为人君者自身素质的高低和行为的好坏。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一个国君无德无能,行为不正,他的臣子又能好到哪儿去呢?如此一批人去治理国家,他们的国家还能强盛吗?反之,一个国君德才兼备,则其国家之强盛就指日可待了。大家都知道,刘备之子阿斗,不仅平庸无能,而且整天不务正业,一会儿吃喝玩乐,一会儿又斗蟋蟀去了,真是枉费了他父亲白帝城托孤的一片苦心,也枉费了孔明尽力辅佐的几番汗水。后来蜀灭,阿斗难道不应该负有主要责任吗?后人称之为“扶不上墙的烂泥”,此言得之。
太宗李世民聪慧过人,一世英明,“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又得魏征等贤臣辅佐,如鱼得水,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正因为如此,才有后人盛赞的“贞观之治”。这一些都说明当神器之重者对于一个国家的兴亡起着重要作用,如果说统治者是一扇窗,那么,他的德才就是窗架,品行就是玻璃了,玻璃是否脏了,百姓一目了然,要是窗架烂了,怎么擦玻璃也是不济事的,那么,人们就要换窗户了。
民乃国之本,臣则国之柱。正所谓“得民心者昌,失民 《《六国论》 5》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81133.html
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2、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3、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3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疏通字词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六王毕,四海一”,在《阿房宫赋》里,杜牧用这六个字概括了秦灭六过、一统寰宇的历史进程。也许因为秦王朝过于短促,历二代便骤然灭亡,所以后人总爱在秦的暴灭上作文章,而忽视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秦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以小胜大?或,六国何以由强趋弱,转胜为败?历史学家语焉不详,文学家往往指斥不当。
贾谊《过秦论》主要指责秦之过,但对秦的胜利(六国的灭亡)之因也作了简要的剖析:在六国,“争割地而奉秦”,使秦国“有余力而制其弊”;在秦国,“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横而斗诸侯”。这种剖析顾及斗争的双方,是辨证的;但分析不尽准确,因为并非这六个国家都争着割地奉秦。
历史的年轮又增加了一千二百余年,北宋策论大师苏洵注目这个历史课题了,于是有《六国论》出。
《六国论》是历史上第一偏不鞭强秦之暴行,而剖六国之痼疾的文章,所以它具有历史的严肃性;它分析了忍辱求和、赂敌为安的悲剧结局,乃是有感而发,它具有现实批判的针对性(这一点,我们在学习课文中会进一步认识);它不足600字,言简意赅,机锋雄辩,又有很强的文学性。“三性”合一,使得本文兼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 作者简介
(学生自读注释一)补充两副写“三苏”的对联:
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
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三、 阅读课文
学生先初读,扫清语音障碍;再齐读。
四、 疏通字词
学生自译。补充(板书):
重要字词:率、厥、弥、判、速、洎、殆
词类活用:小/大则……、义不赂秦、却、礼、西向、日削月割
古今异义:其实、祖父、至于、智力、可以、故事
通假字:厌、当
特殊句式: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天下之大
一词多义:暴、与、犹、亡、始
五、 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分析课文
教学过程:
一、 检查作业
完成练习二——四
二、 分析课文
1、 齐读课文
2、 思考练习一。
3、 提名思考回答: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哪一句?两个分论点是?分别是就哪些国家而言的?文章的论证段落有哪些?哪一句是对历史教训的.总结?哪一句点明了.写作意图?
4、 教师简析(参教师用书)
5、 简介.写作背景,进一步了解作者的爱国之情
作者生于真、仁、英宗三世。其时,宋王朝虽然尚未疲弱不堪,但北有契丹(大辽),西有西夏,它们不断骚扰,国家不得安宁。1004年,大辽举兵攻宋,当时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辽在澶州打了一仗,宋军大胜。形势如此有利,真踪却一味求和,订下“澶渊之盟”,规定宋每年向辽进贡银10万两,绢20万匹,自此,抗敌卫国只气锐减,委曲求全之风日上。后辽又连连加码,宋均慨然应答。1044年,西夏元昊上书停战求和,宋却反而给西夏银、绢、茶。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苏洵是睹之心忧,忧而思救,以为这和战国六国以地赂秦相比,有国之而无不及,下场更加不堪设想,于是写下了这偏醒世文章。所以,结合背景,我们能够更加体察到作者的一片爱国之情。
三、 小结
本文立论鲜明,论证严密,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语言上,长短相间、整散交错。确如王安石云:“苏明允有战国纵横之学”。
文章字里行间包含着作者的感情,不仅有“呜呼”、“悲夫”这样感情强烈的感叹,就是在夹叙夹议的文字中,也洋溢着作者的情感,如对以地赂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的痛惜、激愤,都溢于言表,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
四、 齐读课文
五、 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比较阅读《过秦论》;
学习苏辙《六国论》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比较阅读
教学过程:
一、 检查背诵
背诵中心论点句、.写作意图句;背诵全文
二、 比较《过秦论》
1、 都是史http://fanwen.oyaya.net/lw/Index.html>论文
2、 都借古讽今,以史致用,都得源于作者的忧国情怀
《过》讽谏汉武帝施行仁政,防止重蹈秦朝施行暴政而迅速灭亡的覆辙;《六》讽谏宋王朝要以六国为鉴,奋起抵御外侮。
3、 论证方法:都云对比论证方法。
4、 中心论点的提出:《过》卒章显志,《六》开门见山。
5、 语言:同:多排偶句,句式整齐;长短相间,错落有致。
不同:《过》词采华丽,《六》浅显易懂。
三、 学习另二篇《六国论》
一是苏辙的,见教材。一是李桢的(节选)
四、 布置作业
写一篇作文,题目是“从历史看天下兴亡”
附:从历史看天下兴亡
1、 各家关于天下兴亡的观点(高一年级)
《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伶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记身
《谏太宗十思疏》: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出师表》:广开言路、亲贤远佞
《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阿房宫赋》:戒奢以俭
《邹忌讽齐王纳谏》:广开言路
《勾践灭吴》:励精图治,心忧天下,尊贤重士,法纪严明
《我们对于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针锋相对,寸利必争,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决不搞屈辱外交
《触龙说赵太后》:磨炼国君意志,培养能君主
《季氏将划颛臾》:君贤臣能且上下精诚团结
《寡人之于国也》:使百姓不饥不寒且得庠序之教,明孝悌之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方面都得到发展
《六国论》(苏辙):六国相互背盟败约而失韩魏之天下要冲
2、学生习作选读
悠悠中华经历了五千多年的风雨洗礼。中国大地上风起云涌,经历着无数次“江山不改人已换”的历史变迁。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种变化呢?或许我们可以从历史长河的流动中看出一点天下兴亡的端倪。
自古以来,一个朝代和一个国家的兴亡,首先在于为人君者自身素质的高低和行为的好坏。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一个国君无德无能,行为不正,他的臣子又能好到哪儿去呢?如此一批人去治理国家,他们的国家还能强盛吗?反之,一个国君德才兼备,则其国家之强盛就指日可待了。大家都知道,刘备之子阿斗,不仅平庸无能,而且整天不务正业,一会儿吃喝玩乐,一会儿又斗蟋蟀去了,真是枉费了他父亲白帝城托孤的一片苦心,也枉费了孔明尽力辅佐的几番汗水。后来蜀灭,阿斗难道不应该负有主要责任吗?后人称之为“扶不上墙的烂泥”,此言得之。
太宗李世民聪慧过人,一世英明,“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又得魏征等贤臣辅佐,如鱼得水,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正因为如此,才有后人盛赞的“贞观之治”。这一些都说明当神器之重者对于一个国家的兴亡起着重要作用,如果说统治者是一扇窗,那么,他的德才就是窗架,品行就是玻璃了,玻璃是否脏了,百姓一目了然,要是窗架烂了,怎么擦玻璃也是不济事的,那么,人们就要换窗户了。
民乃国之本,臣则国之柱。正所谓“得民心者昌,失民 《《六国论》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