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阅读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达成——以《找骆驼》教学为例
谈阅读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达成——以《找骆驼》教学为例
鲁 燕
“一堂好的语文课,在我们看来,主要的标志是教学内容正确并使学生有效地获取相应的经验。”笔者试着从王荣生教授提出的这个观点出发,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找骆驼》为例谈谈阅读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达成这一问题。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目标的确定
《找骆驼》改编自阿拉伯民间故事,故事的内容巧设悬念、引人人胜,叙述的语言生动有趣。在紧扣本单元“细心观察”这个内容主题的同时,这一课还承载着略读课文的独特功能。
据此,我们初步罗列出如下教学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丢失的骆驼的特点的;培养仔细观察与认真思考的习惯。
在进一步细读文本时,我们对本课教学内容有了新的思考:
1.《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各年段都提出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目标,具体到《找骆驼》这篇课文,何为“有感情”呢?我们发现,本文中人物对话非常多,占据了大量篇幅,那么,能够读出商人和老人说话时的不同语气,就是做到了“有感情”。二、三年级的教材中很多故事类精读课文都要求“分角色朗读课文”(如前面单元的《爬天都峰》《灰雀》《小摄影师》等),我们可以将《找骆驼》作为继续练习此项能力的绝好素材。
2.尽管一般来说略读课文的词句理解不作为重点,但是本文中有一些词语对三年级学生来说十分抽象或陌生,如“至于”“果然”“愤愤”,对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并读出人物的语气又至关重要,所以这些词语还是值得特别关注的。《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中提出“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这些都是中年级特别是三年级的训练重点。我们可以请学生在预习时圈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先自己想办法解决并记录下来,到时在组内快速交流即可;“至于、果然”等理解起来有难度的可作为疑难点提出来,用选词填句的方法突破;将“愤愤、不紧不慢”添加在“说”的前面构成短语,初步感悟其不同语气,再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进一步理解,最后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这样既能避免学习略读课文时纠缠于词句理解,又落实了学段目标,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自学能力、合作能力。
3.由于课文情节比较简单,学生初读后就能知道骆驼有哪三个特点,但是对于“老人是怎样知道丢失的骆驼的特点的”估计不能用简洁的语言清楚地表述,需要指导。《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中还提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因为是三年级上学期,可以利用本文让学生尝试练习概括文章大意。
4.读懂了课文,阅读教学的任务仅仅完成了一半,巧妙地读写结合方为上策。我们就地取材,为本课设计了“为商人写一则《寻物启事》”的小练笔,原因有四:商人走失了一匹骆驼,生活中人们丢失物品的情况也屡屡发生,《寻物启事》具有实用意义;人教版教材的习作训练中,实用文写作教学几乎销声匿迹,此次正好成为教材的补充;《寻物启事》篇幅短小,适合当堂完成;由《寻物启事》还可拓展到启事类文体的写法,具有代表性和延展性。
基于以上考虑,我们确定了《找骆驼》一课的教学目标:
(1)能分角色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2)能提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词句,并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能结合上下文理解“至于”“果然”“愤愤”“不紧不慢”等词语的意思。
(3)练习概括课文的大意,理解老人是怎样发现骆驼的特点的,从中受到养成仔细观察与认真思考的习惯的熏陶。
(4)读写结合,学写《寻物启事》。
这四条目标的拟定较为充分地考虑了课标年段目标、学生实际、教材(文本)特点,跳出了《教师教学用书》的局限。
二、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学生有效经验的获取
《找骆驼》教学为一课时完成,流程如下:
课前预习
1.读一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目标一)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目标二)
3.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做上标记,想办法解决,并记录下来。(目标三)
4.这头骆驼有哪三个特点?(目标三)
课堂教学流程
(一)回顾单元,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这个单元咱们学了哪几篇课文?你从中了解到哪些有趣的知识?(学生交流)
2.课件出示课本第61页“阅读提示”第一句,齐读。
过渡:《找骆驼》讲的也是这样一个故事。
3.板书课题,学生书空。点拨:“骆”“驼”都是马字旁。
齐读课题,点拨:骆驼luotuo(轻声)。
4.课题中的“*”表示什么?这种课文该怎样去学习?
(二)检查预习,研读重点。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余同学从是否正确、流利等方面评价。(即对预习作业1的检查反馈)(目标一)
2.指名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目标三)
3.小组内交流“预习作业2”:①说说自己弄懂了哪些词语。②提出不理解的词语,组员互助尝试解决。③在仍未解决的词语旁加上“?”。(目标二)
4.针对学生质疑的生字词语,引导理解。(目标一、二)
预设以下两组词语:
第一组:至于果然
(1)指名读。
(2)选词填空:
我还看见骆驼啃过的树叶,上面留下了牙齿印。一骆驼究竟往哪边去 《谈阅读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达成——以《找骆驼》教学为例》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83106.html
鲁 燕
“一堂好的语文课,在我们看来,主要的标志是教学内容正确并使学生有效地获取相应的经验。”笔者试着从王荣生教授提出的这个观点出发,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找骆驼》为例谈谈阅读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达成这一问题。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目标的确定
《找骆驼》改编自阿拉伯民间故事,故事的内容巧设悬念、引人人胜,叙述的语言生动有趣。在紧扣本单元“细心观察”这个内容主题的同时,这一课还承载着略读课文的独特功能。
据此,我们初步罗列出如下教学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丢失的骆驼的特点的;培养仔细观察与认真思考的习惯。
在进一步细读文本时,我们对本课教学内容有了新的思考:
1.《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各年段都提出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目标,具体到《找骆驼》这篇课文,何为“有感情”呢?我们发现,本文中人物对话非常多,占据了大量篇幅,那么,能够读出商人和老人说话时的不同语气,就是做到了“有感情”。二、三年级的教材中很多故事类精读课文都要求“分角色朗读课文”(如前面单元的《爬天都峰》《灰雀》《小摄影师》等),我们可以将《找骆驼》作为继续练习此项能力的绝好素材。
2.尽管一般来说略读课文的词句理解不作为重点,但是本文中有一些词语对三年级学生来说十分抽象或陌生,如“至于”“果然”“愤愤”,对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并读出人物的语气又至关重要,所以这些词语还是值得特别关注的。《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中提出“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这些都是中年级特别是三年级的训练重点。我们可以请学生在预习时圈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先自己想办法解决并记录下来,到时在组内快速交流即可;“至于、果然”等理解起来有难度的可作为疑难点提出来,用选词填句的方法突破;将“愤愤、不紧不慢”添加在“说”的前面构成短语,初步感悟其不同语气,再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进一步理解,最后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这样既能避免学习略读课文时纠缠于词句理解,又落实了学段目标,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自学能力、合作能力。
3.由于课文情节比较简单,学生初读后就能知道骆驼有哪三个特点,但是对于“老人是怎样知道丢失的骆驼的特点的”估计不能用简洁的语言清楚地表述,需要指导。《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中还提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因为是三年级上学期,可以利用本文让学生尝试练习概括文章大意。
4.读懂了课文,阅读教学的任务仅仅完成了一半,巧妙地读写结合方为上策。我们就地取材,为本课设计了“为商人写一则《寻物启事》”的小练笔,原因有四:商人走失了一匹骆驼,生活中人们丢失物品的情况也屡屡发生,《寻物启事》具有实用意义;人教版教材的习作训练中,实用文写作教学几乎销声匿迹,此次正好成为教材的补充;《寻物启事》篇幅短小,适合当堂完成;由《寻物启事》还可拓展到启事类文体的写法,具有代表性和延展性。
基于以上考虑,我们确定了《找骆驼》一课的教学目标:
(1)能分角色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2)能提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词句,并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能结合上下文理解“至于”“果然”“愤愤”“不紧不慢”等词语的意思。
(3)练习概括课文的大意,理解老人是怎样发现骆驼的特点的,从中受到养成仔细观察与认真思考的习惯的熏陶。
(4)读写结合,学写《寻物启事》。
这四条目标的拟定较为充分地考虑了课标年段目标、学生实际、教材(文本)特点,跳出了《教师教学用书》的局限。
二、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学生有效经验的获取
《找骆驼》教学为一课时完成,流程如下:
课前预习
1.读一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目标一)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目标二)
3.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做上标记,想办法解决,并记录下来。(目标三)
4.这头骆驼有哪三个特点?(目标三)
课堂教学流程
(一)回顾单元,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这个单元咱们学了哪几篇课文?你从中了解到哪些有趣的知识?(学生交流)
2.课件出示课本第61页“阅读提示”第一句,齐读。
过渡:《找骆驼》讲的也是这样一个故事。
3.板书课题,学生书空。点拨:“骆”“驼”都是马字旁。
齐读课题,点拨:骆驼luotuo(轻声)。
4.课题中的“*”表示什么?这种课文该怎样去学习?
(二)检查预习,研读重点。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余同学从是否正确、流利等方面评价。(即对预习作业1的检查反馈)(目标一)
2.指名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目标三)
3.小组内交流“预习作业2”:①说说自己弄懂了哪些词语。②提出不理解的词语,组员互助尝试解决。③在仍未解决的词语旁加上“?”。(目标二)
4.针对学生质疑的生字词语,引导理解。(目标一、二)
预设以下两组词语:
第一组:至于果然
(1)指名读。
(2)选词填空:
我还看见骆驼啃过的树叶,上面留下了牙齿印。一骆驼究竟往哪边去 《谈阅读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达成——以《找骆驼》教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