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8页例5,第69页“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十四的第l、2 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把下面复习中的口算写在卡片上;在一张纸条上面5个白色的正方形和3个红色的正方形,如:□□□□□■■■,共做4条。
教学过程(fanwen.oyaya.net):
一、复习
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如:(36+64)×8,20×5+50×2,60×10+10×10等,计算每一题时,第一个学生回答“先算什么”,第二个学生回答“再算什么”,第三个学生回答“接下来算什么”。
二、新课
1.教学例5。
教师让学生摆正方形,先把5个白色正方形摆成一横排,接着摆3个红色正方形与白色正方形在同一行上,教师同时贴出一张画有正方形的纸条,先只显示5个白色的正方形,然后再显示3个红色的正方形。接着教师说明要摆4行这样的正方形,边说边贴出另外3张画着正方形的纸条。教师指着图形提问:
“图中一共有多少个正方形?你是怎样想的?”先请一个学生回答.教师把学生所列的算式写在黑板上。
“还有别的算法吗?你是怎样想的?”再请一个学生回答,如果这个学生说出另外一种算法,教师再把这个学生所说的算式也写在黑板上。如:
”(5+3)×4 5×4+3×4
教师:第一个算式是先求出每一行有多少个正方形,再求4行一共有多少个正方形。
第二个算式是先求出白正方形和红正方形各有多少个,再求出一共有多少个正方形。这两个算式的计算方法虽然不同,但是都可以求出于共有多少个正方形。下面我们大家一齐来计算,看一看这两个算式的得数怎样。学生口算,教师板书。然后再提问:
“这两个算式的计算结果怎样?”
“这两个算式的计算结果相等,说明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这两个算式的计算结果相等,我们就可以把它们用等号连起来,板书:
(5+3)×4=5×4+3×4
“等号左面的算式是什么意思?”(5与3的和乘以4。)
“等号右面的算式是什么意思?”(5与3先分别乘以4,然后再把两个积相加。)
教师:这两个算式相等,说明了5与3的和乘以4等于5与3先分别乘以4再相加。
教师:下面我们再看两组算式,先看:(18+7)×6 18×6+7×6
“左面的算式是什么意思?”(18与7的和乘以6。)
“右面的算式是什么意思?”(18与7分别乘以6,再把两个积相加)
“算一算左面的算式等于什么?”(18加7是25,25乘以6是150。)
“算一算右面的算式等于什么?”(两个积分别是108和42,它们的和等于150)
教师:左右两个算式都等于150,所以这两个算式相等,可以用等号把它连起来,教 师边说边在两个算式中间画一个等号。
“这两个算式相等。说明18与7的和乘以6等于什么?”说明18与7的和乘以6等于18与7先分别乘以6再相加。)
教师:我们再来看两个算式 20×(15+9) 20×15+20×9
“先来计算一下这两个算式各等于多少?”
“两个算式都等于多少?”
“这两个算式相等,说明20乘以15与9的和等于什么?
2.进行抽象概括。
教师指着上面的算式提问:
“仔细观察上面的三个等式,你看出了什么?先看等号左面的三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 地方?”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第一、二两个等式都是两个数的和乘以一个数;第三个等式是一个数乘以两个彩的和。)
教师指出:两个数的和乘以一个数或者一个数乘以两个数的和,我们可以用一句话表示,就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
“再看等号右面的三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讨论后,教师指出:都是先求两个乘积,再把两个积加起来。
“等号左面与等号右面相等是什么意思?”学生发言后,教师概括:上面三个等式等号左面分别与等号右面相等说明,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等于这两个数先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我们把乘法运算的这个规律叫做乘法分配律。同时板书“乘法分配律”。让学生看教科书第68页下面的方框里的结语,全斑齐读两遍。
教师:如果用“a、b、c“表示三个数,乘法分配律可以写成下面的形式:
(a+b)×c=a×c+b×c
“等号左面(a+b)×c表示什么意思?”(表示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
“等号右面“a×c+b×c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
三、巩固练习
教师在黑板上写算式:(200十3)×27,提问:
1.“这个算式中是哪两个数的和乘以哪个数?”
“根据乘法分配律,这个算式等于哪两个乘积的和?”
教师在黑板上再写算式:185×27十15×27,提问:
“这个算式中是哪两个数分别乘以哪一个数?”
“根据乘法分配律,这个算式等于哪两个数的和乘以哪一个数?”
2.做第69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先让学生读题,再想一想每个方框里应该填什么数。
四、作业
练习十四的第1、2题。
《乘法分配律》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83182.html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把下面复习中的口算写在卡片上;在一张纸条上面5个白色的正方形和3个红色的正方形,如:□□□□□■■■,共做4条。
教学过程(fanwen.oyaya.net):
一、复习
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如:(36+64)×8,20×5+50×2,60×10+10×10等,计算每一题时,第一个学生回答“先算什么”,第二个学生回答“再算什么”,第三个学生回答“接下来算什么”。
二、新课
1.教学例5。
教师让学生摆正方形,先把5个白色正方形摆成一横排,接着摆3个红色正方形与白色正方形在同一行上,教师同时贴出一张画有正方形的纸条,先只显示5个白色的正方形,然后再显示3个红色的正方形。接着教师说明要摆4行这样的正方形,边说边贴出另外3张画着正方形的纸条。教师指着图形提问:
“图中一共有多少个正方形?你是怎样想的?”先请一个学生回答.教师把学生所列的算式写在黑板上。
“还有别的算法吗?你是怎样想的?”再请一个学生回答,如果这个学生说出另外一种算法,教师再把这个学生所说的算式也写在黑板上。如:
”(5+3)×4 5×4+3×4
教师:第一个算式是先求出每一行有多少个正方形,再求4行一共有多少个正方形。
第二个算式是先求出白正方形和红正方形各有多少个,再求出一共有多少个正方形。这两个算式的计算方法虽然不同,但是都可以求出于共有多少个正方形。下面我们大家一齐来计算,看一看这两个算式的得数怎样。学生口算,教师板书。然后再提问:
“这两个算式的计算结果怎样?”
“这两个算式的计算结果相等,说明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这两个算式的计算结果相等,我们就可以把它们用等号连起来,板书:
(5+3)×4=5×4+3×4
“等号左面的算式是什么意思?”(5与3的和乘以4。)
“等号右面的算式是什么意思?”(5与3先分别乘以4,然后再把两个积相加。)
教师:这两个算式相等,说明了5与3的和乘以4等于5与3先分别乘以4再相加。
教师:下面我们再看两组算式,先看:(18+7)×6 18×6+7×6
“左面的算式是什么意思?”(18与7的和乘以6。)
“右面的算式是什么意思?”(18与7分别乘以6,再把两个积相加)
“算一算左面的算式等于什么?”(18加7是25,25乘以6是150。)
“算一算右面的算式等于什么?”(两个积分别是108和42,它们的和等于150)
教师:左右两个算式都等于150,所以这两个算式相等,可以用等号把它连起来,教 师边说边在两个算式中间画一个等号。
“这两个算式相等。说明18与7的和乘以6等于什么?”说明18与7的和乘以6等于18与7先分别乘以6再相加。)
教师:我们再来看两个算式 20×(15+9) 20×15+20×9
“先来计算一下这两个算式各等于多少?”
“两个算式都等于多少?”
“这两个算式相等,说明20乘以15与9的和等于什么?
2.进行抽象概括。
教师指着上面的算式提问:
“仔细观察上面的三个等式,你看出了什么?先看等号左面的三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 地方?”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第一、二两个等式都是两个数的和乘以一个数;第三个等式是一个数乘以两个彩的和。)
教师指出:两个数的和乘以一个数或者一个数乘以两个数的和,我们可以用一句话表示,就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
“再看等号右面的三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讨论后,教师指出:都是先求两个乘积,再把两个积加起来。
“等号左面与等号右面相等是什么意思?”学生发言后,教师概括:上面三个等式等号左面分别与等号右面相等说明,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等于这两个数先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我们把乘法运算的这个规律叫做乘法分配律。同时板书“乘法分配律”。让学生看教科书第68页下面的方框里的结语,全斑齐读两遍。
教师:如果用“a、b、c“表示三个数,乘法分配律可以写成下面的形式:
(a+b)×c=a×c+b×c
“等号左面(a+b)×c表示什么意思?”(表示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
“等号右面“a×c+b×c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
三、巩固练习
教师在黑板上写算式:(200十3)×27,提问:
1.“这个算式中是哪两个数的和乘以哪个数?”
“根据乘法分配律,这个算式等于哪两个乘积的和?”
教师在黑板上再写算式:185×27十15×27,提问:
“这个算式中是哪两个数分别乘以哪一个数?”
“根据乘法分配律,这个算式等于哪两个数的和乘以哪一个数?”
2.做第69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先让学生读题,再想一想每个方框里应该填什么数。
四、作业
练习十四的第1、2题。
《乘法分配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