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国际社会
关于“国际法及其作用”的教学,应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因为这是本框题的教学难点,学生欠缺这方面的知识,讲解中要注意三点:
一是:国际法的概念。这一概念要从内涵及外延上讲清楚;
二是:国际法的产生。对于这部分内容,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所给出的小字部分的内容进行教学。教师要重点讲清楚国际法的产生是国家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交往发展的必然结果;国际法不是一国单独指定的,而是世界各国在相互交往中通过协议方式制订的;
三是:国际法的作用。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为了便于学生接受,可采取由具体到抽象的方法,具体操作如下:
教师投影《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内容;
学生自由讨论发言;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材料进行归纳。
三、 国际组织:
本课可采取直接导入法或设问导入法:通过学生列举自己知道的国际组织的名称、从事的活动、发挥的作用等,进入本框题的内容。
关于“当代国际组织的概况”,这部分内容采取“自学阅读——简单分析”法。具体操作如下:
1)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当今国际组织概况是怎样的?什么是国际组织?它的活动依据是什么?国际组织是怎样产生的?
2)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注意帮助其区分几个关键问题:
国际组织的含义及国际组织的活动依据;国际组织的产生是国际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关于这一问题,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第4自然段的内容,通过对这一材料的分析,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明白国际组织的产生是国际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另一方面还可以加深学生对“国际组织的建立都有特定的目的和任务”的理解)。
关于“国际组织的分类”的教学,本内容可采取图表讲解罚法。教学步骤:
1)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列出图表并用投影展示:图表如下:
2)教师结合教材对图表进行简要分析;
3)课堂讨论教师给出的练习题:下列国际组织属于哪一类?
联合国 世界贸易组织 欧洲经济共同体 国际红十字会 阿拉伯国际组织
关于“国际组织的作用”的教学,可通过典型事例分析法。具体操作如下:
1)投影显示几则关于国际组织活动的典型事例;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材料,并让学生发言;
3)教师通过分析教材引导学生归纳出对国际组织的作用的认识。
四、关于“联合国”的教学可参考设计示例。
《当代国际社会(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