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体诗八首
一、课文悟读
唐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最大贡献就是创造了两种新的诗体:律诗和绝句,通称近体诗。唐代近体诗之美,美在意境,美在气象,美在诗眼。遗憾的是唐诗的这三大美到了宋代则大为减弱,于是有人慨叹宋代有词无诗。其实也不然,陆游的诗就与他的词一样的出色,堪与李、杜、白相媲美。因此,要体悟唐诗及部分宋诗的美感,就必须牢牢把握个中三味。
王昌龄《诗格》中说:“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日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这里说的物境、情境和意境,其实说的都是意境,只不过把偏重于写山水的称为物境,偏重于抒情的称为情境,偏重于言志的称为意境。王国维《人间词话》里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这里讲的有我之境,即情境或意境;无我之境即物境。如果以此观照,则《山居秋暝》《越中览古》《石头城》偏重于物境,《登高》《蜀相》《锦瑟》《临安春雨初霁》偏重于情境,《书愤》偏重于意境。但是,这样的划分实在太过机械琐碎,因为在一首诗中,三境常常是浑然一体的,我们不可能在具体品读诗歌的时候作如此理性的条分缕析,否则诗趣尽失。其实,我们在吟诵近体诗时,如果能够把握作者是如何在客观景物中投射自己的主观感情色彩,或者说是如何做到境意相合情景交融,我们就算品味到了一首诗的意境。
例如,《越中览古》描写的都是,客观景物,但除了最后一句,其他三句所写景物并非作者眼前所见之景,而是作者的推测想像之景,这本身就带着作者浓重的主观色彩;而“只今惟有鹧鸪飞”虽为眼前景,却与前三句所写之景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一繁华,一凄凉,作者的感慨与婉叹饱含其间。这就是景、情、意的结合,就是我们所要品味的意境。
再来看“气象”。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里说:“诗之法有五:曰体制,曰格力,曰气象,曰兴趣,曰音节。”郭绍虞先生《校释》引《诗说杂记》:“气象如人之仪容,必须庄重。”讲景物用“气象万千”,指自然景物的多种变化;讲人物用“仪态万方”,指人物风貌的无美不备,并不限于“庄重”。但无论是“气象万千”,抑或“仪态万方”,都有一个适宜的问题,只有适应不同场合的不同风貌,才是美好的。用周振甫先生的话来说就是:“那末用气象来论诗,不光指描写景物,也指描写人物和社会各种情态,要写出无美不备的情状,写得光彩照耀,气势飞动。”总之,诗中的气象,既可以看作是一个作者的品质风格,也可以看作是诗歌的时代风貌。不同的诗人其诗具有不同的品格,不同时代的诗也具有不同的风貌,从而构成不同的气象。一个成熟的读者,在诵读近体诗时,应当能够品出诗中的气象,而这自然需要有一番比较的功夫。
例如,当我们诵读杜甫的《登高》时,我们应当感受到其中的沉郁顿挫,深广雄浑的气象:那肃杀惨淡的秋景图,让我们体味到诗人内心的那种伤时的凄凉;那无边无际的落木,那滚滚不尽的长江,为我们营造了一种广阔绵远的境界,让我们感受到诗人那种韶光易逝的感叹和壮志难酬的苦痛;而“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更是写尽了作者心中的艰难悲苦,有人指出,这一句14个字,共写了8层悲愁:他乡作客之悲愁,经常作客之悲愁,万里作客之悲愁,在萧条的秋季作客之悲愁,亲朋不在独自登台之悲愁,登台远眺更惹愁思,带病登台愁更愁,百年易尽、自感来日无多,由此我们不难感悟到本诗雄浑的笔力及其万千气象。
最后来说说“诗眼”。所谓诗眼,就是一首诗中的关键词句,有了这一个词(这个词可能是一个字)或这一个句子,全诗境界尽出。诗眼如何来,靠的是炼字(包括炼词、炼句)与炼意。正因为反复的锤炼,才产生了千百年来为人称道的妙词佳句。如果诵读诗歌,不能发现、把握诗篇的“点睛之笔”,那么我们就算不得真正读懂了一首诗。
例如,读杜甫的《蜀相》,很多人往往忽略“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自”与“空”两个字,然而这两个字恰恰是本诗的诗眼,只有悟懂了它们,我们才能够深切地体验到祠堂凄凉冷落的气’氛,而诗人的万千感慨也正是由此而生发的,假如我们不能理解这一点,我们就体验不到诗人表现出来的感伤叹婉的情调。当然,也有人认为此诗的诗眼当是结句,认为“武侯壮志未酬而身先亡,诗人饱经丧乱而屡失意,经历虽各有不同,可就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这一点来说,他们的命运是颇有相似之处的。正因为如此,诗人落笔沉挚,力透纸背,写得苍凉悲壮,催人下泪”(盛广智《古典诗词名篇鉴赏集·献给壮志未酬者的颂辞和挽歌》中华书局1984年版)。如果从影响力来说,尾联自然远胜于颔联,它已成为对赍志而殁的仁人志士寄予痛惜与同情的格言警句;但就尾联在全诗中的作用来看,它们是对“自”与“空”的具体阐释和升华,如果我们忽视“自”与“空”,那么对尾联内涵的感悟就会大打折扣。因此,我们认为把“自”与“空”作为诗眼来理解,更易把握此诗的深刻意蕴。
二、亮点探究
1.“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一句的词序还可作怎样的排列?诗人为何作如此排列?
探究学习:还可有两种排列:①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②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
与上两种排列相比,诗人的排列有五个作用:①与第一种排列相比,它是为了押韵的需要,“舟”与“秋”“流”“留”押韵,符合近体诗的格律要求。②将“归”与“下”作使动用,使句子更为活泼。③与第二种排列相比,它反映了一种生活的真实: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④“竹喧”“莲动”置前,可以突出山间景物的神奇美妙。⑤这样写可以产生“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艺术效果,更添情趣。
2.“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一句中连用了几个并无多少诗意的数量词,但我们读来不但不觉得枯燥乏味,反而会产生一种神奇的美感,请分析其中的缘由。
探究学习:数量词本身确实难有诗意,但如果将数量词作恰当的组合,就会造成一种强烈的艺术效果。如庾信《小仙园赋》中的“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前人就称之为“读之骚逸欲绝”。“五十弦”“一弦”“一柱”作为一种写实,十分平常,但其中却蕴涵着年华易逝,难以言说,往事如烟,不堪回首的情思。而且诗人既不指明弹奏者和听众是谁,也不说明弹奏的曲目和现场的氛围,从而使“一弦”“一柱”获得了一种朦胧之美与多义之美。
3.“宫女如花满春殿”一句中,诗人为何用“春”来修饰“殿”?
探究学习:“春”可使我们联想到阳光明媚、繁花盛开的春天,但这里不一定是指春天,而是为了与“宫女如花”相对应,使读者感受到越王周围宫女之多,越王游乐之甚。一个“春”字,十分形象地刻画出越王当时得意淫逸的心理状态,同时也表明,此时的越王早把卧薪尝胆的往事忘得干干净净了。这就为结句的转折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4.根据你的理解,“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英雄指什么人?
探究学习:首先是指诗人自己,诗人拜谒武侯祠,回顾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和他未竟的事业,不由得引发诗人崇敬、叹惋之情,再联系自己许身社稷,志在匡国,却是一腔热血,报效无门,于是更产生了壮志难酬的痛苦,不由得泪湿衣襟。其次是泛指,包括三国以来的一切志士仁人,那些为国为民,大智大勇的人。
5.白居易在读了刘禹锡的《石头城》后曾赞美道:“我知后之诗人无复措词矣。”试以“潮打空城寂寞回”一句,对本诗的措词作简要分析。
探究学习:此句表面写潮,实为写人,写人的心境,写人的感慨。潮水拍打着城郭,仿佛也觉察到石头城的荒凉,碰到冰冷的石壁,又要带着寒心的叹息默默退去。可是想当初,这里曾经过六代豪奢,曾经是那么的繁华富贵。而如今山川依旧,金陵城昔日的繁华却难觅踪影。城空空,心空空,潮寂寞,人寂寞。一切都是那么的悲怆,那么的凄清。面对着这荒芜冷落的景象,不禁引入深思:为何当年的繁华留不下一点痕迹?可以说,诗人在貌似平实的写景中,却饱含着多少难言的情怀,多少深刻的历史教训。可谓字字千钧,撼人心魄。
三、选题设计
1.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李杜诗风比较。
研究方法:
(1)李白诗歌的主要艺术风格。
(2)杜甫诗歌的主要艺术风格。
(3)“李杜”的友谊与相互影响。
(4)两种不同的诗风撑起巍巍的唐诗大厦。
(5)自古以来对“李杜”诗风的评价。
参读书目:
(1)郭沫若《李白与杜甫》,人民文学出版社1971年版。
(2)《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 《近体诗八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