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教案-做个快乐守信人
我把“换位教学”这一设想告诉学生,让学生自己申请当“老师”,话音刚落,有三个学生举手要求当“老师”。学生的“胆量”超过我预料。
我请三个“小老师首先熟悉本框的教学内容,领会本框的教学目的,然后写出各自的教案。
我认真阅读了三个“小老师”交来的教案。其中,张赫是教师子女,交来的教案比较规范,也比较详细,有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重点,教学过程(fanwen.oyaya.net),板书设计。另外两位同学,孙得比较简略粗糙,郑伟主要是从网上下载的有关资料。
我通过学生的“教案”,了解到张赫写了小品“军训”的小剧本,并组织三个同学排练。郑伟从网上下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世界各国兵役制度(美国.法国.英国.日本),我国兵役制度法规的历史沿革,我国的征兵流程图等资料。
学生的这些“创举”又一次超出我的预料。我为之高兴,她们备课的过程,也就是她们自主学习的过程;我的心灵也为之震动,我隐隐地感到了一种来自学生的“压力”。
在进行教案讨论时,我提议:按你们各自的教案试讲一次,她们一致拒绝“预演”,表现出一种从容与自信,我尊重她们的决定。提醒她们注意与同学沟通,鼓励她们成竹在胸,预祝她们上课成功。
㈡学生上课
我先作了一个简短的开场白后,请张赫上台讲课。
她落落大方,娓娓到来:首先,感谢老师.同学给我这次锻炼的机会,请大家翻开书,今天我们学习第十四课的第三框体“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
她没有照本宣科,她是这样引入课题的:“天下虽安,忘战必危”,那些保卫国家的人应是我们心中最可爱的人,可在一些人的眼里,军人是一些没有思想.不懂生活的人。记得瑞士军事理论家约米尼说过:“假设在一个国家里,那些牺牲生命.健康和幸福去保卫国家的勇士们,其地位反而不如大腹便便的人商人,那么这个国家的灭亡就一点儿都不冤枉。”这段话应引起我们的深思。当前,我国虽然处于和平时期,但霸权主义亡我之心不死,战争也可能爆发,因此,我们应爱我国防,护我国防。那么,请问:国防指的是什么?
张赫的教学过程(fanwen.oyaya.net)是:①导入主题;②介绍我国“兵役法”;③观看小品——军训;④请同学们谈观后感;⑤展示姨夫的军人形象(照片)⑥讲拒绝服兵役要负法律责任⑦带领全班同学集体朗读“军人誓词”。
在充满激情的朗读声中,张赫的讲课嘎然而止。
郑伟在讲课中,结合教材内容介绍。
1.在我国古代,兵役是臣民对君主应尽的军事义务。早在西、东周时代就规定,凡有受田权利的成年男子,都有服兵役的义务。平时耕牧为民,战时出征为兵。这说明在我国古代,就体现了权利与义务的对等性与一致性。
2.西周规定:每家出一人为“正卒”,随时准备出征,其余为“羡卒”,即服后备兵役。这说明:在我国古代就有预备役。
3.西周规定服兵役的年龄是“国中六乡之民,七尺之童年二十者始征,至六十乃免”,这是我国古代最初的兵役法规。这说明我国的兵役制度源远流长。
郑伟还介绍了我国征兵流程图:
兵役登记→初检、初审→确定预征对象→体检检查→政治审查→部队家访→新兵审定→服装发放→新兵运输→跟踪了解→总结验收。
郑伟的讲课,让学生们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国防知识,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孙 采用提问式的方式,让学生回答了本课的几个基本知识概念。
即:“两个结合”的兵役制度,我国基本兵役制度,义务兵、志愿兵、民兵、预备役等基本知识。
孙 的讲课虽然要平淡一些,但好讲解的内容正好填补了前两位“老师”留下的知识漏洞。
㈢学生评价
三位“小老师”讲完后,我请学生发表意见,发言很踊跃。学生欧正扬发言说:听了三位同学的讲课,给我的印象十分好。我觉得她们在课前作了充分准备。她们过人的胆识,值得我学习。她们讲的课联系很紧密,相互补充。她们的上课我比较满意,我相信也会得到其他同学的好评。如果还有这样的机会,走上讲台的第一个人一定是我。
㈣老师小结
看得出这三位“小老师”作了精心准备,也为我们上了一堂十分精彩的课,她们的讲课各有侧重,各具特色,形成互补,丰富了本课的教学形式和内容,锻炼和培养了同学们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懂得:
1.关注国防,就是关注我们的家园,热爱祖国。
2.光有国防意识还不够,还要掌握国防本领。现代战争是高科技战争、军事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希望同学们立志成才,报效祖国。我特别给同学们介绍两位从我校毕业、现在还在军事院校就读的“国防生”。
㈤布置作业
甲午战争、伊拉克战争告诉我们………
作业提示:甲午战争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伊拉克战争告诉我们,这是一场“非接触战争”,即利用高科技手段实行空中精确打击,也是一场实力悬殊过大的“非对称战争”。伊拉克战争硝烟未尽,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思考与回味。最近,胡锦涛
《政治教案-做个快乐守信人(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