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届高考总复习第二轮专题复习(学与教案)
2005届高考总复习第二轮专题复习(学与教案)
专题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热点追踪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意义
和谐社会是指整个社会处于顺和、协调、稳定的状态。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基于对自己执政经验进行全面总结和对国际经验进行深刻反思,在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执政理念的一次升华,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中国共产党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在开班式上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中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说:“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执政党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胡锦涛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3日至5日在北京召开)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积极扩大就业,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理顺分配关系,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是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三)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做好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一个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蓬勃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同时也出现了城乡及地区差距扩大、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等问题。妥善处理和逐步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够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消除不稳定因素,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合力。从当前来看,积极扩大就业,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理顺分配关系,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是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重要方针,必须把促进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当前我国面临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再就业压力也相当突出。要坚持在发展中解决就业问题,逐步确立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模式,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加快发展就业容量大的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成更多的就业增长点。要继续落实就业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强政府就业指导和服务,抓好就业培训,鼓励各类下岗失业人员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再就业。要高度重视大学毕业生就业,认真解决就业困难人群的就业问题,进一步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努力创造更加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
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促进发展和保持稳定的重要条件。我国人口众多,社会财力并不充裕,社会保障水平和保障方式要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从实际出发,既要逐步扩大保障的覆盖面,又要合理确定保障水平,实现社会保障的可持续性。要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的覆盖面,进一步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高度重视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困难问题,继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试点,有条件的地方可继续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要通过改革税收制度、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等措施,支持和扶助欠发达地区和困难群众。要加强对过高收入的税收调节,规范垄断行业收入,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取缔非法收入。
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社会发展和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完善社会事业投入机制,增加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加大对重点领域的科技投入。要加快普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加强基层群众文化阵地建设,建立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努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
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作为我们的工作重点,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通过坚持不懈的工作,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胡锦涛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2.胡锦涛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3)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4)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5)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6)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切实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做好保持社会稳定的工作。
(四)从较高的理论高度来把握构建和谐社会
㈠ 我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符合马克思主义原理,符合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要求。
㈡ 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任务,同时既是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前提。
㈢ 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概念的提出,表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样的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
㈣ 我党明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反映了我们党在把握执政规律、提高执政能力、完善执政方略、改进执政方式、巩固执政基础、完成执政使命等重大问题上有了更为自觉的认识,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㈤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也是历史的主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力量。
㈥ 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各级领导要学会在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
㈦ 重大意义:有利于化解矛盾,稳定社会,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的历史任务。
㈧ 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一致性。要求我们用发展求和谐,在和谐中发展。
(五)结合我国发展现状,构建和谐社会主要体现在:
一、经济发展的和谐
1.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3.绿色GDP和循环经济
二、经济利益的和谐
1.努力缩小不断拉大的贫富差距
2.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3.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三、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
1.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保持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
3.以人为本,实践党的宗旨
4.走群众路线,依法行政
5.完善监督机制,建立源头反腐制度
四、加强诚信建设,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构建和谐社会
结合知识点解读
从《政治常识》角度思考:
1.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需要依靠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统一战线具有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社会功能,可以协调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以及各方面成员之间的关系,及时消除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增强各方面的团结。统一战线各方面代表人士与各自所联系群众有着密切的关系,能够及时掌握和反映所联系群众的思想动态,使各界群众的意见能够充分表达出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构建社会和谐社会,必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3.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充分发挥和调动两个积极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当前必须加强中央的统一领导,维护中央权威。宏观调控权必须集中在中央,中央在制定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地方合理的利益和要求,地方要自觉服从和顾全大局,正确运用国家赋予的必要权力,调节好本地区的经济活动。只有把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都发挥好,才能建立起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由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我们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客观上要求我们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体现了我们党的执政宗旨。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创造良好的环境,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促进入的全面发展。
5我国的公民与国家是和谐统一的关系。
6.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和谐社会必须是一个法治社会。
7.我国国家机构贯彻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8.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9.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请参阅《中学生时事政治报(高中)》2004年10月18日
从《经济常识》角度思考: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关系,做到“两个毫不动摇”。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应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伟大进程中,二者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共同发展。让各种所有制经济发挥自身优势,以平等的身份、同样的机会和相同的起点参与竞争,将更加充分地调动和发挥好各自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从而使得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改革开放初期针对当时的实际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政策,是邓小平理论在中国的成功实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味着今后在继续坚持效率优先原则,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进发的同时,将合理兼顾效率与公平,努力抑制地区发展不平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趋势,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让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坚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当前我国正处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的关键时期,这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突显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经济富有效率,同时科学地实施宏观调控,使经济有序发展,从而使宏观经济运行走上持续快速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