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这条毛巾看起来很普通,跟大家平时用的好像没有什么区别,但我把他拿出来讲就肯定不是一条普通的毛巾。你们知道他的售价是多少吗?他的价格是八万八,为何它能卖这么高的价钱呢?关键就在于上面的这朵花,这朵花是用水晶镶嵌起来的。大家都知道水晶石比较贵重的东西,他的生产比较复杂,要经过切割打磨才能完成,需要花相当长的时间。也就是说生产这一条毛巾所花费的劳动时间要比普通的毛巾多得多。根据前面我们学过的知识,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一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那么这一条毛巾的价值就比普通的毛巾大。价值规律有两个要点,这就是第一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一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接着我们将价值规律的另一个要点。首先提个问题。
(提问)古今中外,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要想买卖双方都满意而归,必须遵循什么原则?
买卖公平。所谓买卖公平,就是商品交换中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否则,一方占便宜,一方吃亏,商品交换或者不可能进行,或者不可能持久。
教
学
过
程
及
内
容
那么,怎样说明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的商品是等价的呢?我们说,只要两种商品都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交换,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商品交换就是等价交换,交换遂成互利的事。所以,千百年来,隐藏在商品经济背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就是: “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正确理解价值规律的内容,应把握它的几层含义:(1)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2)等价交换原则。商品交换的比例,要以双方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提问)请回答第25页“想一想”所提问题:“货币出现以前的物物交换是否是等价交换?为什么?
货币出现以前,在物物交换的早期阶段,买卖双方考虑的主要是自己的需要,而把自己多余的产品与对方交换,此时不大在乎是否等价。后来的物物交换,则是等价交换。因为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只有它们都按照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进行交换,交换才是公平合理而互利的,否则,一方占便宜,一方吃亏,商品交换就无法长期进行下去。例如,2只羊=1把斧子,说明生产2只羊与1把斧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相等,二者的交换是等价交换。举例:一支铅笔和学生的一支钢笔交换能否进行
(提问)货币出现以后,等价交换的原则又是怎样贯彻的呢?
举例:冲马桶用海水 广东拟推行分管供水按质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