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案大全 >> 政治教案 >> 高二政治教案 >> 正文

高二教案(第一课《一切从实际出发》复习教案 )



 

第一课《一切从实际出发》复习教案

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复习使学生识记的知识

(1)物质概念的基本含义;
  (2)宗教观念的本质;
  (3)哲学的基本问题;
  (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2.通过复习使学生理解的知识
   (1)用科学研究的成果说明自然界不是神创的,也不是人的意识的产物;
   (2)从利用自然物、改造自然物两方面列举实例,说明人们必须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
   (3)结合基本史实,阐释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4)通过阐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客观性,概括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5)分析意识的不同类型,说明意识根源于物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6)用实例表明,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方法不同,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客观事物的反映会出现正确与错误的差别;
   (7)列举社会生活中的实例,或联系个人经历,比较不同性质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不同的反作用;
   (8)列举实例表明,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动正确与否,取决于主观是否符合客观;
    (9)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观点,说明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3.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初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下列问题
   (1)运用意识反作用原理结合我国现代化建设,说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
   (2)用主观必须符合客观的原理分析党的基本路线与我国基本国情的关系;
   (3)联系个人成长讲述在实际生活中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的体会。
     4...通过复习使学生提高能力的方面
   (1)学习第一节时要着重训练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通过对基本事实的分析,能逐步抽象出“客观性”的含义,要培养辩证思维能力,既要肯定自然和社会的客观性,又要承认意识在改造自然社会中的作用,即用辩证思维理解世界的客观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思维的能力;
  (2)学习第二节要着重辩证思维训练,既要承认意识内容的客观性,又要看到意识形成是主观的,在看到主观性时,又要承认它仍根源于客观物质性。还有既要承认物质决定意识,也要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3)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使学生能分清段意、框题中的层次、框、节的联系;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如“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的分析思路,要帮助学生领悟“要从实际出发”的分析叙述,要了解为什么要这样叙述;
  (5)通过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又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分析,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
     5. .通过复习使学生提高能力的方面
    (1)进行无神论教育,鲜明地反对宗教神学与封建迷信;
  (2)进行国情教育,引导学生要将思考问题的基本点放在国情之上;
  (3)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主要是让学生明确党的基本路线是根据我国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提出来的,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要求,因而是正确的。
复习重点
   (l)自然界、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2)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必须符合客观,说明党的基本路线与国情的关系;
   (3)用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原理说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复习难点
  (l)人们能够有意识地改造自然,但自然界仍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2)生产力的发展是客观的;
  (3)关于未来的正确判断与预测也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4)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教学课型:

    复习课。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 本课在全书中的地位和逻辑结构

   (这个问题由老师讲述)

1.本课在全书中的地位

本课是全书理论的逻辑起点和基点。第一,从哲学的基本问题来说,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所有哲学遇到并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本课则首先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人手,阐明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以后又讲了意识能正确反映物质。第二,从哲学的基本派别来说,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大基本派别,必须划清其界限,而这正是本课在理论上要划清的根本界限。第三,从对世界的本质、状态、规律的认识顺序说,首要问题是认识世界的本质,才能谈论世界的状态和发展规律问题,所以作为教材第一课,理当奠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根基。而状态、规律是二、三、四课的内容。第四,从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人的活动来说,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问题是要明确人们活动的立足点、出发点问题,即想问题、办事情是从客观实际出发,还是从人们的主观愿望出发。
  总之,本课的基本内容就是从哲学的基本问题人手,讲述世界的本质,明确办事情的出发点是从实际出发,所以讲好本课对全书教学起着打好根基的作用。
  2.本课的逻辑结构
  本课共三节。第一节,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第二节,人们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这两节讲的是世界观道理。第三节主要讲的是方法论——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还是意识,这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因此教材的逻辑起点,即第一节首先讲“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这个最基本的观点,世界是由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三部分有机构成,因此第一节的一、二框就分别讲 “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和 “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在此基础上概括出第一节的中心观点:整个世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那么意识是什么呢?从而引出第二节的内容:意识的本质和作用。第一框题“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既说明了意识的起源和本质,又进一步完善了第一节的内容 “世界本质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第二框题“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明确回答了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为了较完整表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教材第三框题阐述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因此,第三节前两框题讲的就是方法论。第一框题“主观必须符合客观”是最一般的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从实际出发。而对青年学生来说,坚持“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最重要的是 “了解国情,立足国情”,这就是第二框题,它是第一框题的深化和具体要求。第三框题则带有总结的性质,从世界观上概括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和观点。
    二、本课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这部分内容由学生归纳后教师小结)

1. 本课的基本概念

①物质P13    ②意识P14    ③宗教P16    ④感觉P16    ⑤抽象思维P17       ⑥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P24      ⑦一切从实际出发P29     ⑧唯物主义P37       ⑨唯心主义P37-38  

2. 基本原理

①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P6—13;     

②     人们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P14­—28;

③     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P28;

④     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必须符合客观P29—3

《高二教案(第一课《一切从实际出发》复习教案 )》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88947.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高二政治教案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