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册时事热点分析,学习方法指导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辨析在练习中出错的知识点,熟记有关十六届三中全会的时事热点,能用所学到的基础知识对这些人点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做题方法
能力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思想觉悟目标
通过了解国家的重大政策,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从而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努力奋斗。
教学重点
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相关重点内容
对材料分析题的分析和总结
教学难点
材料分析题的分析和总结,方法指导
教学过程
在前面我们复习课本基础知识时,同学们作了一部分练习题,在做题的过程中,许多同学遇到了一下难题,不知如何解决。下面我们一块来解决一下这些问题。同学们看下发的材料。(同时出示投影)
第一个选择题,请同学讲一讲正确答案是什么?为什么?(A、B、D选项本身说法太绝对化,是错误的,排除错误选项,应选择C。用排除法)
排错法是选择题中常用的方法,需要在对课本知识掌握较熟练的情况下应用
(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说明了什么)
第二个选择题,请同学们思考答案,说说这种类型题目最大的陷阱是什么?类似答案再一起,特别注意审题、检查,对比材料做出选择
第三个选择题,选什么?应注意的问题:在选项中遇到课本没涉及的选项,选自与否的标准是什么?(①先判断选项说法是否正确②再联系材料看是否符合题意)
第四个选择题答案选什么?为什么不选C?做这类干扰性选择题应注意问题:先排除错误选项,然后在审题,选择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如本题,材料说的是国家政策,选项C说的是作用,所以不选C)如果本题把“这表明”改为“原因是”,应该选什么?
第六题应选什么?为什么?做这类问题应注意的问题:在选项都正确的情况下,一定要带入材料一一对应,材料中没有涉及的问题,即使答案本身是正确的,也应排除
我们学知识,不仅仅为了做题,还要学会用政治的眼光观察身边发生的事件。2003年10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又一次重要会议。现在,让我们走进新闻会客厅,了解这次会议的一些重要问题。
(出示相关问题,订正答案)
五分钟时间掌握,互相提问检查
这里面涉及到国家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而这些问题,都可以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释。接下来,让我们点击重要新闻,探讨国家大事(大屏幕)
例题1:全会认为,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加快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
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
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
请同学讨论、查书,写出要点
下面我们看一下正确答案(大屏幕)
1、我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基本国情决定的
2、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国有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3、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4、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还会有所增长,但不会改变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5、国有、集体、个体、私营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是平等的
我们来总结一下,做简答题有什么方法?
学生总结:(1)看材料,找出关键词(2)把关键词与课本内容知识相结合,找出包含关键词的一句话重点(3)简答题要面面俱到,不要展开论述(4)看清分值,安排要点
如果我们遇到的是材料分析题,又应该怎么办?
学生总结:(1)其他都与简答题一样,但在每一个要点上都要结合材料进行解释
(2)语言要简练,全面,分清主次
同学们总结的很好,下面我们运用这些方法做一个材料分析题(大屏幕)
例题2:全会认为,要深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制改革,创新工作机制,营造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体制环境,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构建现代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
学生做题:
交流答案:
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我们要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经济建设转移到……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一定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要优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