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案大全 >> 政治教案 >> 高三政治教案 >> 正文

在奋斗中实现理想 教学设计示例


在奋斗中实现理想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理想的实现要靠艰苦奋斗;

教学难点: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艰苦奋斗过时论”是错误的;

教学目标:

⑴知识方面:

 识记:理想与现实关系原理;艰苦奋斗含义;

 理解:理解理想在一定条件可以转化为现实;

 运用:运用理想与现实关系,说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完成十五计划理想,要艰苦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将理想变成现实;

⑵能力方面:

 通过学习理想产生于现实的需要,源于现实,但又比现实高远,是现实的发展方向;理想可以在一定条件转化为现实。通过学习比较,可以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⑶觉悟方面: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在今天仍然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并在学习、生活中逐渐培养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

复习提问

上节课我们留了一个问题,即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区别和联系,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同学们归纳得怎么样了,哪位同学愿意把你归纳的说给大家听一听呢?

(设计此问题的目的一为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主要还是通过复习引出无论哪种理想的实现都要经过艰苦奋斗)

导入新课

理想——无论是最高理想还是共同理想,都是关于未来的蓝图和设想,为了实现共同理想并为最终实现最高理想打下基础,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懂得只有在奋斗中才能实现理想。

三、在奋斗中实现理想(板书)

1.理想和现实的关系(板书)

首先,理想源于现实、高于现实(板书)

提问: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根据这一点,理想属于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因此它也是对现实的反映。无论是原始人求温饱,还是奴隶要争取人身解放、农民向往自给自足的太平盛世,以至无产阶级渴望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都产生于现实的需要,是时代的产物。因此我们在树立自己的社会理想、职业理想……时,也要从现实出发,要符合现实的需要。那么,到了我们走向社会的时候,现实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请同学们看投影片,有人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在21世纪取得成功,学生们必须知道什么?”

(出示投影片)

下个世纪需要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应当具有知识能力、个人能力和国民能力。知识能力:除了应掌握读写本领,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学科,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和实际操作能力之外,还应当学习并掌握信息收集和处理技术,同时,还必须对本国和世界的历史现状和地理情况有所了解,并掌握若干门外语。

个人能力:能够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具备独立思考、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自律意识,有责任感、道德标准和个人目标;具备适应环境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国民能力:理解多种文化,理解并尊重与己不同的宗教、风俗和道德观;具备解决冲突和协商对话的技巧,对自己的行为应高度负责。

从中,我们可以大略了解未来社会对人才能力要求的基本内容,因此,我们在编织自己的未来蓝图时,就要顺应它的要求,并开始从现在做起,打下良好的基础。理想源于现实,但理想不就是现实。它比现实更高远、更美好,因此理想又高于现实。比如关于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请同学们翻开书第92页,再读一下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社会的描述。

(学生看书)

刘少奇同志作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也在他的文章中这样描述过:“在那种世界里,没有剥削者、压迫者,没有地主、资本家,没有帝国主义和法西斯等等,也没有受压迫、受剥削的人,没有剥削制度造成的黑暗、愚昧、落后等等。在那种社会里,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都有高度的蓬蓬勃勃的发展,能够满足所有社会成员的各方面的需要。那时,人们都是具备高等文化程度和技术水平的、大公无私的、聪明的共产主义劳动者,人们之间彼此相互帮助、相互亲爱,没有尔虞我诈、互相损害,互相残杀和战争等等不合理的事情。”

正因为如此,它才鼓舞千百万共产主义者抛头颅、洒热血地投身到了这项伟大的事业之中。因此,理想越美好、越崇高,对人的激励作用、鼓舞作用也就越大。为什么我们要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道理就在于此。鲁迅先生几次易志,就是寻求一种崇高的理想。

从这个意义上看,理想不等于现实。现实中既有光明的一面,又有阴暗的一面;既有善的一面,又有恶的一面,它是光明与黑暗、善与恶、美与丑的统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在人的一生中始终存在不能因此就悲观失望,相反更应努力去把理想转变为现实。

其次,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板书)

理想和现实是一对矛盾,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今天的现实就是过去的理想,今天的理想,也可以转化成明天的现实。要把理想转化为现实,需要多方面的条件,其中特别重要的,就是艰苦奋斗。

2.艰苦奋斗实现理想(板书)

艰苦奋斗是个古老而悠远的话题,早在生产力十分低下的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了与大自然艰苦奋斗的伟大斗争。由于我国是典型的农耕经济,所以与天斗、与地斗、与水斗,就成为我们一代代祖先的生存主题。得到最广泛流传的是大禹治水,风雨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

可以说中华民族的历史,凝聚着炎黄子孙世代勤劳的艰辛汗水,同时也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融注在了我们民族的血脉之中,所以,艰苦奋斗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1)艰苦奋斗是优良传统(板书)

同样,中国共产党也是领导着全国人民,通过不懈地艰苦奋斗,才终于使革命走向胜利。但是,当农耕社会已消逝在历史的尽头,世界将要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我们还需不需要“艰苦奋斗”?难道90年代的今天,还要提倡“南京路上好八连,一条裤子穿九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吗?所以,有人说,“艰苦奋斗”已经过时了,你认为呢?你能用我们学过的哲学观点对这种观点进行评析吗?

(学生议论、发言,教师注意引导①运用哲学观点②以1998抗洪救灾为重点)

教师归纳:说到底,这种观点对艰苦奋斗的理解过于偏狭了,或者说用现象代替了本质,现象可以是多样的、变化的(比如穿什么裤子、穿几年?)现代化的生产虽然再也不需要像大禹治水时那样肩拉担挑,虽然再也用不着像愚公一样移山,但区别只在于抡锄头的艰苦与开推土机的艰苦而已。因此,奋斗是永远需要的,它只是随着生产工具的不断革命而不断改变其形式而已。在特殊情况下,90年代也依然需要肩拉担挑,需要舍生忘死。江总书记在全国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同洪水的搏斗中,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展示出了一种十分崇高的精神,这就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

所以,这种观点没有抓住艰苦奋斗的本质、实质问题,那么艰苦奋斗的实质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看书第96页最后一段。

(学生看书)

(2)艰苦奋斗的实质(板书)

通过看书,我们了解到,艰苦奋斗并不仅是一种模式化的生活方式,从古到今,从大禹治水,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建设,到1998万众一心战胜洪魔都强调的是一种精神岁月和道德品质。抓住艰苦奋斗的实质,我们就可以看到,艰苦奋斗是有志者应有的精神境界。

(3)艰苦奋斗是有志者应有的精神境界(板书)

请同学们看投影片:

(出示投影片)

马克思
《资本论》
40年

达尔文
《物种起源》
28年

王充
《论衡》
30年

司克迁
《史记》
13年

古今中外,一切有成就的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政治家、历史学家、医学家都是经过了艰苦奋斗甚至于流血才创造出了伟大业绩。

每位同学也都有自己的美好理想,而且有的同学的理想,也是成名成家,那么,要使自己的理想能够变成现实,只有具备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百折不挠,才能实现。今天,我们提倡艰苦奋斗,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

(4)提倡艰苦奋斗,是由我们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板书)

提问: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

中国有两大,一是资源储量大,二是人口数量大,资源之大比较人口之大,得出的结论便是,众所周知的、引以为豪的“地大物博”变为“资源相对短缺”。

再从人民生活水平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由1949年的人均50美元到80年代的300美元,到今天的620美元,但和世界其它国家相比,我们仍处于低收入国家行列。请同学们看投影片:

(出示投影片)

1995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

中国
620

世界平均水平
4880

发达国家
24930

所以,正如教材所引毛泽东同志的一段话所说:“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其中包括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

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到了下个世纪中叶,我们走了现代化道路,那时,可不可以提倡艰苦奋斗了呢?

(学生讨论、发言)

正如同学们所说的,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风貌、价值取向和伦理观念,具有永恒的价值和意义,永远不会过时,也不能丢掉。

无论是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还是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人个理想,都要走过艰苦奋斗的桥梁才真正实现。

巩固新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理想的和现实的辩证统一关系,并认识到要实现理想,必须要艰苦奋斗,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至此,第七课的全部内容我们就学习完了。请同学们按下面知识结构体系表进行复习巩固。


《在奋斗中实现理想 教学设计示例》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92880.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高三政治教案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