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生命》 11
3、生命 生命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2、在阅读课文时,能手脑并用,及时划出关键词语,理解课文“由事悟理”的.写作思路。
3、了解比较阅读的一般方法,在实践中体会“比较是最好的鉴赏”。
4、因文悟道,引导学生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一切生命,进而思考如何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
二、教法和学法分析
(一)教法
1、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朗读时,除了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还应对学生进行正确处理句内停顿、正确处理轻重音等朗读技巧层面的指导。这是因为,有效的朗读不仅能使学生更准确地感知课文,拉近读者与文本、读者与作者的距离,而且能使学生的语感在实践中得到培养,为感悟文本打下必要的基础。
2、相机组织课堂讨论,在讨论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文的讨论建议抓住以下两点:①三个事例蕴含的意思分别侧重哪一方面?对人生的三点思考分别侧重哪一方面?设计这一讨论题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读懂课文,理清文章由“所见”到“所想”、“所悟”的思路。②组织学生开展课文与课文练习二所附克伦·沃森一文的比较阅读。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所面对的是刚升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他们对比较阅读还是很陌生的,因此,教师应该对“比较”的切入点作必要的指导。学生在研讨过程中,如果能对比较阅读有所了解,能够在比较阅读的基础发表自圆其说的观点,那么,应视为达到了教学的目标。
(二)学法
1、 掌握一些用普通话朗读的技巧。
2、通过划、注关键词语,快速筛选有效信息,把握文章思路。
3、在发表自己的观点时,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表达完整。
三、教学过程设计
以两教时安排本课教学。第一教时侧重指导学生研读课文,第二教时侧重课文与课文练习二所附文章的比较阅读。
(一) 导入课文,引起注意,催动兴奋:
在大千世界里,我们面对一件事、一种物、一个景、如果能静下心来,细加咀嚼、品味,说不定能有一种别样的感悟。比如,人体自身坚硬的牙齿,往往早早掉下,于是制造假牙成了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一个行业,而柔软的舌头却能与人的生命共始终。这看来是一种十分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有人却因此引出了对“刚”与“柔”辩证关系的哲学思考,发出“至柔者至刚”的感慨。
要求学生说说类似的体悟事例,先小组交流,再推选代表课堂发言,教师在此基础上导入新课。
(二)朗读课文,感知文本,走近作者。
先教师范读,在范读课文后三节时,语气语调应有从舒缓到略显高亢的变化过程,以反映作者经历了凝重的思考而顿悟的心路历程。再学生仿读,这既是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文本的需要,也是让学生在情感上走近作者的需要。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本文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引导学生通过圈划“那种生之欲望令我震惊”、“常常想”“擎天撼地的生命力”、“心跳”“给我极大的震憾”、“有意义的人生”、“活得更为光彩有力”、“绝不……绝不……”等词句,理清本文的思路,并明确:呼唤生命、思考生命的意义,抒写自己“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价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的人生感悟,这是全文的重心所在。
(三) 品味课文,探究研讨,走进文本
分组品读课文,并让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教师筛选归纳共性问题后板书:
1、对待“骚扰”“我”的飞蛾,“我”由“原想弄死它”到“忍不住放了它”,促成这一变化的关键是什么?
2、写小瓜苗是“茁壮成长”、“昂然挺立”却“仅仅活了几天”,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3、第二段文字中,“竟然”、“竟”、“仅仅”等文字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4、第三段中,“沉稳”一词能换成“沉重”或“稳重”?为什么?
5、概括三个事例并归纳其各自蕴含的意思。
6、三个事例中,其中两个都涉及小生命,这样安排有何用意?
7、作者静听心脏的律动,引出了对生命的哪三点思考?这三点思考呈怎样的关系?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思考?
学生围绕上述问题展开研讨,然后课堂发言,最后或由学生、或由教师归纳明确:
1、促成变化的关键在于“我”感受到了飞蛾的“生之欲望”。生命都是自我珍惜的,飞蛾如此,何况人呢?全文所写的是生命本身,作者开笔就扣住了题目。
2、这样写并不矛盾。这从小瓜苗恶劣的生存环境(砖缝中、没有阳光、没有泥土)可找到答案。也正因为生存环境如此恶劣,而小瓜苗却能生长出来,让人不能不被它的顽强的生命力所震撼。
3、“竟然”、“竟”的运用,反映小瓜苗出乎意料的生命力。
4、这是一组近义词,以置换辨析的方法体 《《生命、生命》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