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迎新生活》
(1)“夸夸我的班集体”:引导学生回顾小学的班级,讨论良好的集体与个人成长的关系。
(2)“展望新班级”:在上述讨论的基础上,描述出心目中的班集体形象,概括出本班同学的共同期望,作为大家的奋斗目标。
(3)“我来露一手”;学生尽情展示各自特长优势,为班集体建设添砖加瓦。(可以在课前作好准备,如画、书法等,也可以当场即兴表演或介绍)。
(4)“小小设计师”:作为课外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设计班级的班徽。
第二部分(第三目题)
1、教学重点:让学生意识到不仅要在集体中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且相互间的团结协作至关重要。
2、教学难点:正确处理班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矛盾。
3、教学设想:鉴于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在此阶段随着自主意识的不断增强,学生很难正确认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在班级建设中也往往会夸大自己个人的作用,而忽略他人的力量。所以通过一些活动、情景设计安排,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并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感悟到班集体的建设需要全体成员的团结协作。比如:
(1)“班徽展示”:在学生的自我创作和相互展示中激发对新集体的热爱,介绍班徽中各部分组成及所含的意义。
(2)“光彩背后的故事”:引导各小组分析班徽制作的成功原因——只有团结协作,才能获胜。
(3)“我该怎么办”:通过学生小品表演,展示两难情景(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组织大家讨论分析,寻求良好对策。
第二课 把握学习新节奏
作为初中生,所面临的学习任务、特点与小学相比,都有一个较大的转变,面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新问题,学生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也有可能产生畏难情绪。而学生能否在这个转折点上把握好自己的学习生活,这对他们的学习信心有很大的影响,让学生全面地认识初中阶段的学习特点并给予一些学习方法和策略的建议,让他们学会学习是很必要的。
“终身学习”是未来学生必须面对的现实,只有具备正确的学习观,学生才有可能不仅仅把学习当作一项任务,而把它作为伴随自己一生的追求。因此,本课中对为什么要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怎样珍惜自己的学习权利等进行了探讨,通过体验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第一框的主题是让学生“学会学习”,首先从学生面临的最实际的问题引入,即通过体会初中学习的一些新特点,然后针对这些新特点,提出一些具体的学习方法、策略的建议,引导学生“做学习的管理者”,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了深入这个主题,进而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的学习方式,正确地看待教师的教学方式,增进对教师的工作的理解,从内外两个角度使学生对学习更有信心。
第二框的主题是让学生认识学习、感受学习,从而领悟到学习带来的快乐,能够喜欢学习。先从学生已有的学习感受出发让学生体会学习中的快乐,进而让学生感受到享有学习的权利本身就是一种快乐,从探索世界奥秘的角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体会学习的快乐和初中三年的学习对其一生发展的意义。
整合本课的两个框题内容,将它分为三课时学习,其中把第一框题中的“做学习的管理者”这一目题单列为一个课时。
第一课时:我的学习生活
1、教学重点:让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到初中的学习生活,并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
2、教学难点:帮助引导学生找到合适自己的学习方式。
3、教学设想:作为初中生,所面对的学习任务、特点与小学相比,都有一个较大的转变,面对学习中出现的新的问题、困惑,学生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也有可能产生畏难情绪,而学生能否在这个转折点把握自己的学习生活,这对他们的学习信心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让学生全面地认识初中阶段的学习特点并给予相应的帮助是十分必要的。为此本节课将设置以下三个活动环节:
(1)“学习会诊室”:让学生对比初中和小学学习的不同处,提出自己的困惑,并在生生互动中解决困惑。
(2)“我的学习方式我知道”:从第一环节引出学习个体性,“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引导学生完成P14-P15的活动,并总结出自己的学习方式。
(3)“夸夸我的老师”:引导学生完成P16的活动,让学生将自己任课老师的教学风格写出来,然后列出一个优点清单。
第二课时:学会学习
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了解初中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有效方法和策略。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在学习中灵活运用上述有效方法、策略。
3、教学设想:伴随着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学会学习”已经成为任何一个学习者都必须具备的素质,而这种素质应从学生的基础教育阶段就着手培养。一方面,需要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反思,逐渐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有效的调控,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需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作为以后学习的基础。因此,给予一些学习方法和策略的建议是十分有必要的。本课时的设计思路:
(1)进行一个关于学习能力的心理测量。
(2)“我的学习小窍门”:让学生结合自身学习经验,相互进行交流。
(3)教师归纳引导:学会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如记忆巧方法等);科学安排时间(让学生设计双休日的安排,制订学习计划等)。
《《笑迎新生活》(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