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高中化学教案 第一部分化学
培养思维能力。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96464.html
【演示】电泳实验(见课本77页)
【提问】1.通电后,U形管里阴极附近的红褐色逐渐变深,阳极附近的红褐色逐渐变浅,这表明阴极附近什么微粒增多了?
2.Fe(OH)3胶粒向阴极作定向移动,说明它具有什么样的电性?
【小结】电泳概念: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体微粒在分散剂里做定向移动的现象,叫做电泳。
产生电泳现象的原因:因为胶体的微粒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了定向移动,产生了电泳现象。
【板书】3.电泳现象
观察后叙述实验现象:阴极附近颜色变深,阳极附近颜色变浅。
思考、得出结论:
1.通电后,阴极附近Fe(OH)3胶粒增多了。
2.说明Fe(OH)3胶粒是带正电荷的。
利用实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
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逐步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向学生渗透分析问题的方法。
【指导阅读】课本第77页第二段至第三段,思考:1.为什么胶体微粒带有电荷?
2.哪些胶体带正电荷?哪些胶体带负电荷?
自学、思考、总结出结论:
1.胶体微粒带电荷的原因:表面积大,吸附力强,吸附阴离子的带上负电荷,吸附阳离子的带上正电荷。
2.带正电荷的胶体: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
带负电荷的胶体:金属硫化物、非金属氧化物。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3.胶体分散系稳定的原因?
【板书】带正电荷的胶体: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
带负电荷的胶体:金属硫化物,非金属氧化物。
《数学教案-高中化学教案 第一部分化学(第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