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进行中学政治“行动研究”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进行中学政治“行动研究”
吴江松陵第一中学 沈建中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行动研究被广泛运用于教育领域,并将教师研究的重要性推到十分醒目的位置。由于它是一种非正规的实验研究方法,因此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行动”和“研究”一直处于分离状态,教学研究者缺乏实践而凭假设搞研究,其研究结果因不结合教学实际而满足不了教学的需要,而一线学科教师能针对实际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但因得不到专业理论研究者的帮助,缺少理论的指导而未能进行卓有成效的教学行动,同样对教学起不到促进作用。因此,理想的研究应该是行动与研究互相结合,应该是“没有无研究的行动,也没有无行动的研究”。而建构主义理论则为中学政治教师开展行动研究提供了一把钥匙,建构主义既是一种学习理论,又是一种教学理论,建构主义的核心是强调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教师灌输的对象,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要让学生去主动发现,去主动探索。真正让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一、问题的提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通过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也就是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是取决于学习者的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该理论强调:①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②强调“学习情景”对意义建构的重要性,认为学习总是同一定情景相联系的,学习者在实际情景下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顺应当前学到的新知识,并赋予新知识某种意义。③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④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多种工具和信息资源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建构主义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它强调“情境”、“协商”、“会话”和“意义建构”,人最有效果的学习是在特定情境下通过相互协作主动进行意义建构。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国内外大量的教学实践和研究表明,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
行动研究是指教育情境的参与者基于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与有关专家、学者及组织中的成员共同合作,将问题发展成研究课题,进行有系统、有目的的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行动研究强调的是教育实践与科学研究的动态结合与反馈,它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克服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的脱节现象。实践告诉我们,要解决中学政治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要进行科学研究,而且只有通过政治理论工作者与政治实际工作者的密切合作,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才能实现,才能在素质教育发挥应有的作用!
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的,它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素质教育具有四个基本特征:一是主体性。素质教育要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广泛地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自实践。要培养学生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要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二是全体性。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它要使每个在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全面发展。它与选择性、淘汰性的应试教育和“英才教育”是截然不同的。三是全面性。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四是发展性。素质教育是侧重未来的教育,它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的,追求教育的长效性。
二、建构主义与行动研究结合的优点
1、针对性强 行动研究是应教学实践中问题需求面进行的研究。要真正推动中学政治教育的现代化,促进政治学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需要政治教师以改进自身政治教学工作为首要目标,以建构理论武装自己,要对自己从事的政治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反思,要及时收集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反馈信息,找出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策略,优化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2、实用性大 研究建构理论是在教学实践行动中进行的。行动研究是政治学科教师和建构理论研究人员的共同协作,以解决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只有在政治教学实践中,才能有针对性进行研究,以解决相应的问题,脱离实践、不深入实际的研究,只能是空谈,而没有实际意义。
3、参与面广 在行动研究中,专家、学者及组织中的成员必须从始至终全程参与行动。从研究课题的选题到课题方案的制定实施及最后结果的研究评估,所有专家、学者及组织中的成员都得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以保证相互间的配和研究的顺利进行。
4、反馈及时 由于行动研究的全过程是在特定的环境、具体动态的教育实践中进行的,它始终能对行动予以诊断和干预,根据实验进行情况,不断收集反馈信息,评价阶段性成果,及时调整实施方案,这对于素质教育来说,更能实现政治教过程的最优化。
三、运用行动研究在政治教学中推进建构主义
行动研究如何运用建构主义去开展政治教学,以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呢?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要提高政治教师的素质。素质教育最核心的部分还是在政治课程、教材以及政治教育过程的优化上。作为政治教师,是政治课程的组织者、规划者,也是实施政治素质教育的第一线,在建构主义实验过程中,政治教师是关键,政治教师的现代教育意识的强弱、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高低,都制约着政治行动研究实验的顺利开展。因此,培养和训练一支具有现代教育意识、能充分掌握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行动研究的政治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建构主义的根本保证。面对新世纪的需要,继续加强政治教师的培训工作,尤其要以提高政治教师队伍的行动研究素质为重点,建立优化政治教师队伍的有效机制,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大力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促进建构主义全面实施,以此培养自然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学生。政治教师是教学工作第一线的主导者,对于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如何才能有效的处理存在的问题,只有政治教师能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结合理论知识进行解决。因此,政治老师在实际教学中进行行动研究无疑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教育技术是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而自觉的被应用到教育领域中,它的内涵不仅仅是技术的结晶,同时也融纳了理论的指导,是在理论指导下的有效技术的应用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因此在政治环境下的行动研究,要求政治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现代教学媒体的操作、开发能力与技能以及课堂电化教学设计与评价能力。政治教师要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稳定的、高层次的现代教育教学品质。因为中学政治学科开展行动研究的主体是政治教师,所以教师素质的提高培训则是避免不了的。要想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优秀政治教师,必须要有创新思想,才能对学生学习成长产生终生受益的良好影响。在行动研究过程中,政治教师一定要有创新意识,走出思维定势的限制,在教学实践和具体问题的解决中,探索出新的教学模式和优化教学环节的途径,作为教学成果由点到面的辐射向其他班级、年级,最终整体推进政治教学效率的提高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进行中学政治“行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