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参考材料
第七,关于教师的培养问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老师,才能有好的教育。要建设一支献身教育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教育规划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个重要内容,要采取有力措施吸引全社会最优秀的人才来当老师,提高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要创造一种社会氛围,让尊师爱生的传统美德在社全社会蔚然成风。中华民族素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在老师面前,做学生的不论走到哪里,做出什么业绩,对老师的感激和爱戴之情永远不会改变。对老师来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两者必须结合,这和我们的宣传很有关系。按说,一个孩子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最难忘的应该是老师,特别是启蒙教育的老师。
长期以来我国广大教师,特别是广大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的教师,在艰苦清贫的条件下,恪尽职守,默默耕耘,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先进人物,充分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当年倡导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这种平凡而伟大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我想借这个机会,也给老师提几点希望:一要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就是传授知识,传承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为祖国和人民培养合格的人才。教师要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以培育人才,发展先进文化和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积极引导和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二要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教师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对学生有重要的影响。教师要注重言教,更要注重身教。教师的日常工作虽然是平凡的,但教育工作的意义却是不平凡的。教师应该自觉地加强道德修养,率先垂范,既要有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工作态度,又要有淡泊明志、甘为人梯的精神境界。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青少年学习的良师益友,成为全社会尊敬的人。三要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教师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教师应该具备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努力发扬优良的学术风气和学术道德。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连接着文明和进步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更应该与时俱进,不断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
第八,关于教育发展的保障问题。在教育投入上要强调政府的责任。这几年,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增加较快,将来教育投入还要进一步增加。同时也要深入研究怎样使教育资金更加合理使用。要重视教育投入的绩效,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财政的钱要用好,惠及更多的学生和群众。
在制定规划中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不少。只有把这些重大问题研究透彻,找准问题所在,提出解决的思路和办法,规划才能看得远,同时又有针对性,有现实感,真正成为管用的规划。
制定教育规划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社会系统工程,难度大、任务重,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完成。要组建跨部门的工作班子,建立强有力的、有广泛代表性的专家咨询队伍。工作班子和咨询专家的挑选要公开透明,体现规划制定工作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教育是重大民生问题,全社会都很关心。规划的制定要开放,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特别是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意见。每一类规划和一些重大问题,都可以拿到全社会讨论,在争论中求得共识,得到认同。要使规划的编制过程,成为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成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这样,规划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同,在历史上站得住。(本文是温家宝在国家科技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发表时作了修改和补充。)
摘自:中国政府网 2009年1月4日
刘延东在江苏调研时强调
强化科技支撑作用 建设高水平大学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江苏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围绕当前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要求,大力推动产学研用结合,加强科技研发和成果转换,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
刘延东来到科研院所、国家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企业,了解科研和生产情况。她强调,要全面推进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创新体制机制,整合科技资源,着力突破核心技术,推动产业升级和产品更新,促进形成新的消费需求。要组织科技人员深入企业,帮助企业创新技术、开发产品、战胜困难。要发挥国家高新区示范和辐射作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和特色产业基地发展,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在联创软件、南京高速齿轮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刘延东勉励企业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把握市场机遇,加大研发投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不断增强产品竞争力。
刘延东在考察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时指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归根结底靠创新、靠知识、靠人才。她要求高等院校切实承担起培育人才、传播知识和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责,努力建设成为高水平大学。一要形成鲜明特色,在综合分析社会需求、学校传统、资源条件和学科特点的基础上,科学定位,突出优势。二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增强社会责任、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三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批知识渊博、有人格魅力、能让学生终身铭记的学术大师和教学名师。四要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探索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五要注重培育大学文化,倡导追求真理、诚信治学、志存高远、奉献社会,形成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文化氛围。刘延东希望高等院校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积极建言献策,提出真知灼见,为制定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作出贡献。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省长罗志军,教育部部长周济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调研。(新华社南京2月15日电)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9年2月16日
刘延东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十九次全体会议上强调:
坚持改革创新 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2月16日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十九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加快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努力满足国家现代化建设重大战略需要,努力提升中国大学在世界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刘延东指出,世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科学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引领国家未来发展走向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是国家强盛长久持续的巨大推动力,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依托。建设世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关系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长远利益。
刘延东强调,要系统总结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高等教育的成就和经验,把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战略重点抓紧抓好。一要坚持科学定位,鼓励不同类型大学根据各自历史传统、学科特色和资源条件,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和路径。二要建设优势学科,集中力量发展重点学科,整合学科资源,创新学科交叉融合机制,建设跨学科、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新的学科生长点,形成一流的学科群体。三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加快教育教学改革,优化质量评价体系,注重大学文化建设,形成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四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把发现、培养、引进杰出人才作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战略任务,营造激励人才成长的有利环境。五要提升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围绕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高校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发挥思想库、智囊团作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为党和国家决策、提升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服务。六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深化学校内部管理制度改革,积极探索依法自主办学和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七要拓展对外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和高水平科研合作,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她还要求高校书记校长提高领导能力和治校水平,成为讲政治的教育家、懂教育的政治家。
刘延东强调,2009年高校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和安排,认真组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重大纪念活动为契机加强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优势为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贡献,认真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她要求高校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时代背景、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立足实际,发挥优势,积极参与,建言献策。(记者 赵超 新华社北京2月16日电)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9年2月17日
全国教育纪检监察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切实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2月15日至16日,教育部党组在京召开全国教育纪检监察工作会议,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和第十七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研究部署2009年教育系统反腐倡廉建设工作。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周济要求教育系统认清形势,高度重视,明确责任,狠抓落实,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进一步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周济指出,这些年来,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把党风廉政建设与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紧密结合,与从严治教、规范管理紧密结合,与培养建设者接班人、优化教书育人环境紧密结合,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推进有教育系统特点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消极腐败现象得到了一定遏制。但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当前国际国内环境、教育改革发展稳定的形势任务和教育系统反腐倡廉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都对进一步做好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责任,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
周济要求,要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弘扬良好作风,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在增强宗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强化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利益观、增强纪律观念方面取得新成效。要全面落实《中央纪委、教育部、监察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反腐倡廉建设的意见》,把维护政治稳定放在突出位置,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主动权;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加强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坚持重大事项集体讨论决定,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既互相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扎实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要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和完善反腐倡廉的责任体系建设,落实2008-2012年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工作规划,深入推进以治理教育乱收费为重点的行风建设,切实抓好纪检监察队伍建设,为教育纪检监察工作提供坚强保障。
中央纪委常委、监察部副部长王伟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充分肯定了党的十七大以来教育系统反腐倡廉建设取得的成效,同时要求进一步增强做好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他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系统反腐倡廉建设要突出抓好以下工作:加强监督检查,确保中央科学发展重大决策部署在教育系统的贯彻落实,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深化专项治理,着力解决教育收费中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教育系统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带头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努力做弘扬优良作风的表率。
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袁贵仁传达了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和第十七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部党组成员、中央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组长王立英总结了教育系统2008年纪检监察工作,对2009年任务进行了部署。
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陈希主持会议,在京的部党组成员出席会议。教育部直属高校党委书记、校长、纪委书记,机关各司局、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各省(区、市)教育(高校)纪工委、教育厅(教委)纪检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计划单列市教育局纪委以及省部共建高校纪委主要负责人300余人参加了会议。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9年2月16日
※学习贯彻全校干部教师大会精神 ※
[编者语] 2月19日下午,学校召开了全校干部教师大会。会上,郭荣校长代表校党委、校行政全面总结了2008年的工作,具体部署了2009年的工作任务。校党委书记陈章龙就做好2009年的各项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会议科学分析了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学校改革面临的新挑战和新的发展环境下的新任务;明确了2009年度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主要措施和工作要求。会议强调,要认清形势,理清思路,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积极的工作状态;要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今后一段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将学习实践活动体现在促进发展上、体现在实践特色上、体现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上,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要把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纳入到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中,教育领导干部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和政绩观,以更积极的姿态、更有效的举措、更有力的作为,推动全年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会议号召全校干部教师发扬争先创优的进取精神、攻坚克难的拼搏精神、敬业爱校的奉献精神、协力同心的团队精神,兢兢业业,踏实工作,推动学校事业又快又好地发展,加快实现“两个转变”。现将陈章龙书记、郭荣校长的讲话节选如下,请各单位组织大家学习讨论,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陈章龙书记在全校干部教师大会上的讲话
(节选)
(2009年2月15日)
各位老师、同志们:
……(略)
前天,校党委常委会专题研究了今年的工作安排。今天,我们又在这里召开全校干部教师大会。刚才,郭荣校长根据党委常委会的精神,代表校党委、校行政全面总结了2008年的工作,具体部署了2009年的工作任务。希望大家会后组织学习讨论,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下面,我就如何做好2009年的各项工作提几点要求:
一、着眼于形势发展,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已处在一个新的历史方位,正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迈进。受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影响,加上我国经济生活中尚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目前我国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依然十分严峻,处于本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困难的时期。但困难中蕴含着重大发展机遇,面对困局,正是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大好契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局面和长期趋势不会改变。复杂多变的形势和日趋激烈的竞争,使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
(一)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党的十七大对教育工作作出了战略部署,为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人民群众对教育非常关心和重视,教育需求不断增长,为高等教育发展创造了巨大空间。但新的形势也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高等教育发展已进入新的阶段。2008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由1998年的9.8%提高到23%,高校在学总人数超过2700万人,居世界第一;江苏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37%以上,在校大学生167.7万人,全省高校数121所,均位居全国第一。中国已经从人口大国发展成为教育大国,正在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江苏也由人口大省发展为教育大省,正在向高教强省迈进。在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之后,高等教育的发展重心必须转移到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上来。这是实现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高等教育发展已形成新的格局。我国高等教育已置于一个开放的环境之中,国际高等教育不断进入,民办高校逐步崛起,高校在人才、市场、资源和生源等方面的竞争更趋激烈。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可大致分为几个层次:“985”工程学校40所、“211”工程学校112所、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260多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400多所和其它普通高校;江苏有本科院校44所,其中“985”工程学校2所、“211”工程学校11所。学校层次不同,分工各异,教育资源投入的差异较大。从高等教育格局可以看出,国家对高校实行的是非均衡发展战略,可以预见,伴随着“211工程”和“985工程”三期工程的实施,高校之间强弱差距拉大的“马太效应”日益凸现,学校发展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办学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决定学校未来发展的命运。
——对高等教育发展已提出新的要求。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快速发展阶段,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人才培养与储备越来越成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迫切需要发挥高等教育的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作用,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进程中,迫切需要高校建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增强科技服务能力,大力推进自主创新;面对人民群众希望接受更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拥有灵活多样的教育途径的新期盼,高校迫切需要大力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迫切要求高校肩负历史使命,承担社会责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服务经济发展,促进文化繁荣,维护社会稳定。在这种情况下,“有为才能有位”、“以服务求支持”成为高校紧迫的现实任务。无特色的学校难以有优势,无优势的学校难以有地位,无地位的学校难以有大发展。“创造特色、形成优势”是对创建“高水平大学”的必然要求。
(二)学校改革面临的新挑战
经过合并办学10多年的改革发展,经过历任领导班子和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我校走出了一条管理体制改革和加强内涵建设的成功之路,开创了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各项工作跃上了一个新平台;“九五”、“十五”和“十一五”期间,省委、省政府均将我校列为重点建设高校,参照“211”工程学校进行建设,为学校今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影响学校更好更快发展的一些制约因素依然存在,改革和建设进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依然存在。受办学基础、办学条件和区位条件的影响,我校的综合实力还不强;虽然构建了综合性大学的框架,但综合性大学的整体优势还有待于进一步发挥;学科建设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但发展差距大、水平不平衡的问题一定范围内存在,一些学科的潜力尚未充分挖掘;我们的管理水平与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还有一定的距离,工作作风还有待改进;我们在大学文化建设方面有相对滞后之处,校园精神有待进一步凝练;少数干部的思想面貌、精神状态和工作干劲还存在问题,往往抱着一种小胜即满、小富即安的心态,缺乏强烈的忧患意识、进取意识和争先意识等。就目前学校的发展环境而言,国家和全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制订,参照“211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为我校“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但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态势和新格局,给我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压力和困难,面对提升教育质量的社会需求,面对高校之间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学校的发展步伐还不够快,教育质量还不够高,服务能力还不够强。同时当前经济环境的变化,也给学校工作带来了不利影响: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经济困难学生数量会有所增加,影响稳定的因素将会增多等等。这些都是学校面临的新的困难和挑战。
(三)新的发展环境下的新任务
在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历史条件下,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新时期,在我校奋力推进“两个转变”的新阶段,需要我们进一步认清形势,创新思路,培养良好的精神状态,保持积极的工作状态。
一是科学研判形势。对于学校面临的发展环境,对于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和科学的判断,以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努力克服不利影响,认真研究思路对策,推动各项工作取得进展,推进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良好的精神状态。学校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尽管面临着各方面的压力,但希望与困难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要努力调整心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对于学校发展中的问题和困难,第一,不能抱一种无动于衷、无所事事的态度,如果安于现状,漠然处之,势必无所作为;第二,不能自我满足、不思进取,应该看到我们在发展、但人家发展更快,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一定要增强争先进位意识;第三,也不能有一种浮躁心态,急于求成,发展需要日积月累,工作需要稳步推进,夯实基础,有序前行。
三是积极的工作状态。我们要保持踏实的工作作风、饱满的工作热情、振奋的工作状态,奋发有为, 勇于探索、永不自满、永不懈怠,永不停步,在新的起点上不断地向更高目标迈进,努力推进“两个转变”,早日建成高水平的地方综合性大学。
二、着眼于事业发展,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按照中央的安排和部署,从2008年9月开始,用1年半的时间,自上而下地分三批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高校作为第二批活动单位,将于今年3月至8月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我们要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今后一段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我们要将学习实践活动体现在促进发展上。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总结过去、规划未来,立足实际、放眼长远,用战略眼光聚焦事关学校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比如,如何进一步明晰发展目标定位的内涵、选准选好发展路径;如何探索既符合高等教育规律又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探索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规范和完善学院党政共同负责制的运行机制;如何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发展需要,提高本科生、研究生培养质量;如何抓住省重点高校建设和参照“211工程”建设的机遇,搭建多学科交融的创新平台,提升整体学科水平;如何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更好地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如何提升科技服务能力,支撑区域经济发展,引领社会文化等等。我们要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动力,探寻破题的方法,谋划工作的举措,推进事业的发展。
我们要将学习实践活动体现在实践特色上。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这一要求,紧密联系学校改革发展实际,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解决师生反映强烈、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办好一些让师生员工满意、给事业发展增添动力的大事难事。
我们要将学习实践活动体现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上。学校发展中遇到的很多新情况、新问题,解决起来不可能有现成答案,必须拿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视野,打破常规,努力克服以往工作的思维定势,推进机制创新、方式创新,增创发展的新优势。
开学之后,我们要及时做好思想上、组织上和工作上的准备,扎实深入地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为推动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提供强大的动力。
三、着眼于工作大局,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
2009年学校的工作任务已经明确,能不能做好全年的工作,取决于广大党员干部、全体教职工特别是在座的各位。参加今天会议的都是副处级以上干部、正高职称人员、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代表人士。你们是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中的骨干力量,是推进学校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大家的工作状态如何直接影响到工作的进展和事业的成败。要完成全年工作任务,必须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
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