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发展的一面旗帜
优化服务,塑造广电新形象。2003年以来,西峡广电局多方筹资257万元,购买了8套数字化摄、录、编、播设备,全部更换了陈旧的模拟设备,画面清晰度实现了质的飞跃,彻底告别了电视图像不清、色彩失真的历史。在县台节目制作上,实行精品化、栏目化,开设了“请您欣赏”、“电视散文”、“农民之友”、“卫生与健康”等16个专题,提升了节目品位,增强了节目深度和广度及节目的可视性、实用性。还先后推出9个片花、新闻片头和播音员背景画面,使《西峡新闻》成为全县干部群众每天最关心和必看的节目。增强了电视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号召力。
为拓宽宣传形式,西峡广电局先后举办了2004年、2005年两场大型春节电视文艺晚会,在全市县级台开了先河。两台晚会规模之大、品位之高、特色之浓,在南阳市引起了强烈反响。今年6月,又举办了“西峡县乡村广播电视联网开通庆典”文艺晚会,营造了浓厚的村村通发展氛围。
为服务好用户,西峡县广电局和18个乡站分别成立了安装维修服务中心和维修站,制订了《服务承诺》,公示了服务、举报电话。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城区2小时服务到位,乡村12小时服务到位。县局还从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执法执纪部门、社会知名人士中聘请了10名行风监督员,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西峡县广播电视村村通带来的启示
西峡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的探索和实践,已成为全市、全省广电系统产业发展的参照,带给我们的是理性的启迪。
不等不靠,自力更生,是加快发展的根本。该县克服山区面积广、联网战线长、人口分散施工难、投资大的诸多困难,千方百计谋发展,没有钱,自己想办法,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为节约资金,凡是自己能干的活,一律自己干。在设备购置上,做到货比三家“阳光采购”,县乡村联网工程,原测算工程投资830万元,通过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和义务劳动,实际投资675万元,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减少了开支,又锻炼了队伍,增强了实力,用三年时间实现了县乡村广播电视光缆联网,拉动了村村通工程,全县新增用户3万多户。实践证明,只有发展才是出路,只有发展才能克服困难,只有发展才能凝聚人心。
高标准规划,高标准施工,是搞好事业的基础。提升广电竞争力,网络建设是关键。西峡县广电局对联网工程高标准一步规划到位,分期分批实施,做到统一标准、统一施工、统一验收、统一管理。在施工中,局班子成员轮流值班,白天黑夜连轴转,做到指导在工地,督查在工地,开通一个村,见效一个村,图像清晰一个村,确保每项工程都成为精品工程和“民心工程”。
强化管理,激活内力,是做好事业的保障。西峡广电局引进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明确提出“网络建设没位次,干部使用没位置,能干会干给位置”。推行规范化管理模式,增强内部活力和发展动力。“广电兴衰,我的责任”、“广电是我家,发展靠大家”和机关化、军事化、企业化“三化”管理及广电政策法规宣传教育等一系列活动,提高了员工素质;给职工加入医疗保险,给线务维护员办理人身保险,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全系统干部职工精神饱满,越干越有劲,越干越有奔头。
出成绩,出效益,有为就有位。西峡广电局通过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全方位提高服务质量和加快有线电视发展,实现县乡村广播电视光缆联网,使全县广播电视事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凝聚了人心,赢得了县委、县政府和社会各界群众的好评。两年来,凡是县委、县政府的重大表彰和奖励,都有广电局。去年,在全县万人行风评议活动中,广电局名列十佳优质服务单位。今年,县委、县政府又把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列为全县七件大事之一,并在资金上给予扶持,各乡镇和县直有关单位也积极配合,为西峡广电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未雨绸缪,超前应对,是发挥喉舌作用、做大做强产业的关键。广播电视既是事业,又是产业,既担负着传播先进文化、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任务,同时又是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是一种文化生产力,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缩影。伴随着我国加入WTO和行业竞争的加剧,整合广播电视资源优势特别是网络优势,实施集团化、一体化战略,已成为广电行业提升竞争实力、迅速膨胀自身的重要选择。西峡县实施县乡村广电光缆联网,正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
西峡广播电视村村通的实践证明,只有广播电视网络畅通了,电视节目办好了,服务质量提高了,电视用户才能不断增加,党和政府的声音才能真正传遍千家万户,网络发展的后劲才能凸现,群众才会真切感受到广播电视带给他们的诸多实惠,广播电视才能拥有持久旺盛的生命力。
《广播电视发展的一面旗帜(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