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社会调查
竞争有利的一面是,它能激发个人的努力和提高工作效率,能进一步提高个人志向水平,以及能缩小能力与成绩之间的差距。有研究表明,学生在竞争的条件下往往能更加努力地学习与工作,而且,他们对男女生之间、小组之间、班级之间的比赛等竞争情境都能做出积极的反应。他们在与其他同学的竞争中,通过比较,获得了对自己能力实际的估价,并能较好地发现自己的局限性和尚未显示出来的潜力。竞争还可以使集体的生活变得更富有生气,增强学习与活动的乐趣。
竞争也有有害的一面。在某些情况下,竞争可能会引起学生过分地紧张和焦虑,从而抑制学习。当竞争走向有害于身心这一极端时,它可能会引起能力差的学生的不能胜任感,从而迫使他们从不能胜任的活动中退缩出来,降低他们在集体中的地位以及他们的自尊水平。竞争也可能导致紧张、敌对、报复等消极的集体气氛,在这种气氛中,争胜并获得教师的欢心成了学生证明优异的惟一标准和个人自尊心的惟一源泉。相反,活动的内在价值和人的真正价值却受到忽视,而且学生会把别人的成就看作是一种威胁和挑战,于是出现要么胜过别人、要么否认别人成就的现象。在一个强调个人竞争的班级中,学习上的收获往往只限于那些受到奖励的学生,而且其益处可能为其他学生的损失所抵消。在一个个人竞争颇为激烈的班级,学生似乎更感到受到贬抑,而不是受到鼓励,因为无论他们做得怎样好,教师总是暗示或干脆明说他们能做得更好。那些成绩中等甚至中等以上的学生,常被弄得很不自在;因为他(们)没有在班上夺魁。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下,甚至那些在正常情况下是忠实可信的学生,也可能出现欺骗或作弊行为。由于竞争具有两面性,所以教师如何处理竞争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竞争确实是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合作也是学校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为了适应社会,为了在社会生活中更顺利地发展,学生既需要学会竞争的技巧,也需要掌握合作的本领。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应当强调真正的有价值的目的,强调两者之间的相互补充,不能让不适当的竞争方式破坏了合作,使人们彼此对立。
处理竞争与合作的适当方式之一,可能是采用集体性的竞争,如小组之间、班级之间的竞赛。这样可以同时唤起竞争与合作的行为,并使之相互补充。许多心理学研究表明,集体性的竞争能促进合作行为,而个人新的竞争则会干扰合作行为;确立共同的目标有助于合作,确立个人目标则不利于合作。
案例1:父母偷看我日记——隐私侵犯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案例的分析与讨论,认识导致两代人之间心理矛盾的主要原因。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学习与父母沟通的正确方法。
老师:
您好!我很气愤地写信向您反映一件事,我的日记本被人偷看了,而且偷看的人居然是我的爸爸、妈妈。更让我气愤的是:他们是撬开我的抽屉的呀!
我喜欢写日记,我把自己内心深处的话都写在日记里,这是我的秘密。但是爸爸妈妈他们这样不尊重我!我气极了,质问他们,他们居然说:“看看有什么了不起的,你人都是我们生养的。”我真的很生气!
对了,差点忘了告诉你,我是初三学生,我总感到进了初三以后,我已经长大了,成熟了,有好多事我不再愿意像以前那样都告诉父母了,而是倾诉在日记本中,而且我越来越感到日记本、抽屉是自己的领地,我把它们全锁了起来,可想不到爸妈妈他们居然会那样!
老师,你说我该怎么办?
老师:
您好!我是初二学生,我有一个很大的烦恼,那就是妈妈经常私拆我的信件。
我有不少朋友,比如小学里的、外面辅导班里认识的、一起排练节目的,等等。平时学习太紧张了,我们就写信联系。可是信一寄到家,我妈妈就要拆开来,先看看,然后才肯给我。我说了她好几次,她就是不听。我感到自己已经不再是过去的小孩子了,应当拥有自己的交友领域了,所以我感到妈妈这样做是不尊重我。
那天,妈妈拆看了我的来信后,一边把信扔给我,一边说:“哼,你现在什么也不告诉我了,我看你瞒得了我。”天哪!我有什么东西要瞒着她呀!
老师,您说我妈妈这样做,我该怎么办?
——摘自两位中学生心理咨询的来信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老师经常收到中学生类似的来信,而且同情、体谅他们在信中表露的那种无奈、委屈、愤懑、茫然的复杂心情。
处于十四五岁花季的少男少女,为什么十分反感父母偷看他们的日记、私拆他们的信件,为什么总爱在家中自己使用的抽屉上锁上一把锁?似乎有什么不宜公开的秘密,或者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家长正是因此而担心。其实,这是他们独立意识和自尊意识的一种体现。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心理上出现了一些新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父母的依赖减少,独立意识强烈,成人化倾向明显,希望别人尊重他们的自主性、独立性;随着生活领域的扩大,知识信息的增多,他们的内心变得敏感起来,感情变得细腻起来,许多想法开始在内心翻腾,原先敞开的心扉开始渐渐关闭,有了自己的隐私;而且,即便有不少话想说,但观点已经与长辈不一致了,于是他们与父母的心理沟通明显减少,转而向“心爱的日记本”大量倾诉内心的“秘密”,或者在信件中诉说内心的感受。因此,他们往往会把日记本视为不许别人染指的珍宝,并用“锁”勾划出他人不可随意进入的内心世界的“警戒线”。这种独立意识和自尊意识的体现,是少男少女走向社会的前奏曲,对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孩子的身心健康关系重大。然而,有的父母往往出于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千方百计地窥视、探测孩子的隐私,没想到这种“爱心”却侵犯了孩子的隐私权,成为阻碍其心理健康成长的绊脚石。
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呢?问题发生的关键,在于孩子与父母都没有把握好随着成长而带来的一些新情况,因此双方必须共同做出努力,妥善处理这一家庭交往问题。
请同学们分别从父母和孩子的角度思考并讨论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
参考提示:
——理解父母的苦衷。中学生对父母偷看他们的日记或私拆他们的信件感到十分气愤,是可以理解的,但决不能因此将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搞得“水火不相容”了。如果站在父母的立场上想一想,就会发现父母这种做,也有他们的苦衷。作为父母的,发现本来肯与他们说心里话的孩子,现在与他们的心理沟通越来越少了,而且开始大量地写日记,抽屉居然还上了锁!他们会是什么心情?他们在感到深深的失落的同时,对此感到大为疑惑并大为担心。他们疑惑自己是不是什么地方做错了,更为担心甚至怀疑孩子“是不是学坏了”、“会不会出事情”。当然,我们并不认为父母因为这些理由就可以未经允许看孩子的日记或信件,我认为你父母那样做,尤其是撬开抽屉的方法,很不明智,对孩子的权利、隐私都是不够尊重的。但是我们必须认真分析产生事件的一切缘由,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整个事件中,孩子对父母的态度的突然改变,即从原先肯说心里话,发展到不说心里话,这在很大程度上诱发了事件的发生。即使父母不撬抽屉,不看日记;难道他们心中就会没有疑虑了吗?为了避免类似事情的发生,孩子应该像以前那样经常与爸爸妈妈说说心里话,什么都可以说,反正要让他们觉得你还是信任他们的,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要“瞒着”他们。而且,在这种交流过程中,相信你也会从父母那里获得社会经验,即便你们的观点不一致,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更何况这还可以让父母进一步了解你,理解你,是不是?也就是说,你要不断地向他们传递一种信息,使他们意识到,孩子正在长大。
——尊重孩子的隐私。孩子大了,心中自然会有不愿告诉他人的秘密。尽管孩子内心世界的秘密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东西,但毕竟是孩子成长成熟的表现,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父母对此应该予以尊重,千万不能因为子女不再像以往那样和自己
《案例1:社会调查(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