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案大全 >> 物理教案 >> 初二物理教案 >> 正文

第一章第一节:长度的测量 —— 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


端时,也要按这一规则去做。

 让学生把三角尺翻过来,重复上面的测量,这时身体偏左、偏右的两次读数基本一致。由此得到,测量时刻度尺的正确放置方法是:让刻度尺刻度紧贴被测物体的始、末两端。如果刻度尺不透明(如钢尺、木尺)应怎样放置?利用课本图1-6总结出刻度尺使用中的放置规则:刻度尺应"立"着放正,不能歪斜。(应使刻度尺面垂直被测物体表面,学生还不理解这些立体几何术语,改用"立"着的说法。可通过示范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

要求学生按上述放置和视线规则,正确放置刻度尺,并将零刻度对准纸条的一个边,看纸条的另一条边靠近那一条刻度线,读取这一刻度的数值,就是纸条的宽。如果要求测量更精确些,则应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这就是刻度尺使用时的估读规则。

4.正确记录测结果

列举几个无单位数字,说用这组数是无用的。测量结果的记录应由数字和单位组成。对于任何物理量的测量结果,只有标明单位数据才有意义。

5.误差

测量时,要用眼睛估读出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数字,是估读就不可能非常准确,测量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着差异,这个差异就叫误差。

误差跟错误不同。测量中,由于视线的偏斜而导致测量的错误,这是由于没有按规则去做而造成的。错误是应该而且可能避免的。

测量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除了估读的误差外,还有其他原因造成的误差。如仪器本身不准确,环境温度、湿度变化的影响等,这都是造成误差的原因。误差不可能消除,只能尽量的减小。减小误差的措施比较多,其中求平均值的方法,简单而有效。

测量中有时估计偏大,有时会偏小,这样多次测量值的平均值更接近于真实值。

小结:(从板书中小结)

 

 

归纳

 

 

 

 

 

 

 

 

 

 

 

 

 

 

 

 

 

 

 

三.思考与作业

 

四板书

第一章    第一节 长度的测量  误差

一.认识测量

二.长度单位

  1国际单位:(主单位):米(m)

  2 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3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1米=1000毫米;1毫米=1000微米;1微米=1000纳米;1米=10分米=100厘米。

三.长度的测量

  1测量工具:刻度尺(实验室常用)

2刻度尺正确使用

①     使用前认清零刻线、量程、分度值

②     使用时,尺要沿所测直线,并使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③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④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四.误差

   1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2产生原因:人为因素和测量工具本身。

   3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常用)和用较精密仪器。

五简要说明

 



《第一章第一节:长度的测量 —— 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99213.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初二物理教案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