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步应用题
第一组应用题
(第75~81页)
教材说明
这一组应用题是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是求比两个数的和多(少)几的数的两步应用题;例2是比较两数差与倍数关系的复合应用题,需要用两步解答。每个例题之后,将例题扩展到其他情况,使所出现的例题能覆盖更多的、含有三个条件的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通过教学,使学生对应用题的结构、数量关系以及应用题之间的关系理解更深,培养学生灵活地运用解题方法。适当增加应用题的变化,还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1,教学求比两个数的和多(少)几的数的两步应用题。显然,它是学生过去学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简单应用题的发展。即由原来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引申到比两个数的和多(少)几的数。因此,要先算出两数的和,再求比“和”多(少)几的数。
例1所给的条件中,“红花比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少3朵”。集中地反映了三个数量间的关系。教材借助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数量关系,并启发学生想,要求做了多少朵红花,需要先算什么?解答完了,教材提出两个问题,都是改变例题的第三个已知条件,不改变问题,形成一个新的应用题,启发学生思考该怎样解答,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灵活的解题能力。
例2,教学比较两数差与倍数关系的复合应用题。这种应用题是三个量之间关系,要用两步解答,但实际上仍是求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为了加强两步应用题与一步应用题的联系,教材首先通过复习题出现一步应用题,随后出现例2,把复习题的第一个条件“商店有红气球8个”,改变成:“商店有黄气球17个,红气球比黄气球少9个”。这样,把复习题变成了先要求出比一个数少几的数,再求出这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教材借助线段图分析了思路,没有完全解答出来,要求学生自己完成。接着,与例1相同,教材提出问题:如果把例2中的第三个已知条件或问题改变了,该怎样解答?让学生自己想出解答方法。
“做一做”和练习二十所编排的含有三个条件的两步应用题,注意反映各种类型的数量关系,并且注意通过改变应用题的条件、给应用题补充条件和问题等练习,加深学生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理解,培养灵活的解题能力。
教学建议
1.这部分内容可用3课时进行教学。教学第75~78页上的内容,完成练习二十中的第1~13题。
2.例1的教学。
(1)出示复习题后,可先让学生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再让学生自己解答。
(2)教学例1时,可以直接给出例题,引导学生审题、分析。也可以从复习题出发,增加条件和改变问题,使之变成例1。这样引入,可以降低分析思考的难度,便于学生看清两步应用题与一步应用题的联系。在学生读题后,可以让他们说说题目说的是一件什么事,同学们做了哪几种花,进而分清条件和问题。教师可加以摘录。再引导学生弄清三种花的朵数有什么关系。可以根据本班的具体情况,直接提出这一问题,或者再作些启发:黄花、紫花的朵数知道了,要求红花有多少朵,红花的朵数和黄花、紫花的朵数有什么关系?然后,还可以画出线段图表示这一数量关系。可以先让学生说说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或者先由教师画出表示黄花、紫花朵数之和的那条线段,再问:表示红花的那条线段怎么画?总之,应让学生也参加到画线段图的过程中来。之后就可提问学生:“要想求出红花多少朵,需要先知道什么?要想求出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应该知道哪两个条件。在线段图上是哪两段?”再进一步提问知道了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又知道红花比这个总数少3朵,又该怎样算?可以边提问边列出算式。
(3)在此基础上,提出“想一想”中的两个问题。使学生看到,改变例题中的第三个条件,就使例题变成了另一道题。再引导学生想,现在的题目和刚才学的例1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线段图该怎样改?引导学生想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列式计算。
(4)先让学生独立做“做一做”中的两题,做完之后可引导学生小结一下解题思路,再让学生做练习二十中的第1~2题。
3.教学例2。
(1)出示复习题后,要着重让学生复述题意,分清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再让学生自己解答。
(2)教学例2,可放手多让学生分析,在让学生说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时,教师可在黑板上画出线段图,帮助学生了解题目的数量关系。再把此题跟复习题对比,让学生说一说:这两道题相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地方是什么?再启发学生想:要求花气球有多少个,必须先算什么?为什么?怎样求红气球有多少个?指名让学生列出算式。再提问:求出红气球有8个,怎样求花气球有多少个?让学生把算式写在自己的书上。
(3)“想一想”中的两个问题,第(1)题只改变第三个已知条件,比较简单,可让学生直接列算式解答。第(2)题,不仅改变了第三个已知条件,而且也改变了问题。改变之后,可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把改变了条件和问题的题目与例2进行比较,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怎样用线段图表示,解题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列式解答。
(4)“做一做”中的题目,可以让学生独立解答。对解题有困难的学生,可针对具体问题给以帮助。
4.关于练习二十中一些习题的教学建议。
第12题,难度较大。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提出用两步计算的问题。而不要提出诸如“唱歌组有多少人(用一步计算)?”“一共有多少人(用三步计算)?”这样的问题。可以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如:“唱歌组的人数是书法组人数的几倍(24×3÷9)?”、“唱歌组的人数比书法组多多少人(24×3-9)?”等等。
第14*题,比较复杂。与例1相比,表面上都是要先求出总数是多少,再求第三个量是多少。实际上,解法大不一样。第一步先求总数是多少,但这里要求的总数不是求两个数的和,而是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用减法计算(与例1的第二步相同)。第二步是已知总数和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也用减法计算。因此,指导学生做这题时,要让学生认真读题,分析清楚三个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如果学生理解题意有困难,可以适当加以提示。
第15*题,要让学生认真读题,如果学生理解题意有困难,可以适当给以帮助,但要让学生独立思考。
练习二十后面的思考题。做这道题可以先让学生通过画图,弄清数量关系。黄鸡比黑鸡多13只,黄鸡的只数就是黑鸡的只数加13只;白鸡比黄鸡多12只,白鸡的只数就是黑鸡的只数加25只,又知道白鸡的只数是黑鸡的2倍,所以黑鸡的只数就是25只。由此可知黄鸡是38只,白鸡是50只。
(人民教育出版社)《两步应用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