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册伶官传序
如果说阅读如同解牛,那么就应该是那位庖丁。
自渎课文《伶官传序》,头绪复杂,史实众多,在一节课里处理难度很大,必须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翻阅《疱丁解牛》,目光扫过其中的语句:“依乎天理,批大窽,导大卻,因其固然……”我的心忽然一动,我不也应该找准一个进刀的窽卻,才能在复杂的“牛体”中运用自如、游刃有余吗?
一丝灵感的火花从我心头闪过……
踏着铃声,我走进课堂。
我在《疱丁解牛》的标题下写了几个年代:公元908年、912年、926年。提了第一个问题:主人公李存勖在这几年里,年龄分别是多少岁?
莫名其妙,怎么出这样怪问题?学生多少有点奇怪,有人脸上露出惊疑之色——我要的正是这个效果。
学生紧张着看书,可有几个人看着我,书上没有现成的答案。
我请学生看注释,再请他们推算。
虚惊一场,原来是一道简单的小学算术题。结果很快出来了:908年是17岁,912年是21岁,923年是32岁,926年是35岁。
我提出第二个问题:这几年里,在李身上分别发生了什么事?尽可能用书上的原句来回答。
学生在字句中寻觅,时而低声交换着意见。气氛紧张而不乏活泼,热烈而不失秩序。
一切都在预想当中,我似乎看见那把无形的牛刀正顺利地运行。
一学生指出了:17岁时,接受三矢,继父遗志。我立即让学生齐声朗读:“其后用兵……负而前驱。”铿锵的节律中,一位胸怀大志、雄姿英发的年轻统帅形象,清晰地浮现在我们眼前。
结合注释,又有学生指出:21岁时“系燕父子以组”(灭燕);32岁时“函梁君臣之首”(亡梁),然后“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建立了后唐。从受命到立国,经过了整整15年。
这里,我简单地插说庄宗宠信伶人使朝廷上下离心的情况。让大家接着找出35岁时发生的事。
一学生完成了任务: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我请一位声色淳厚的学生,用缓缓的节奏,读:“及仇雠已灭……何其衰也!”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